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为期21天的美国康涅狄格州之行,不论是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校园环境,还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课堂教学,都让我深切感受到中美教育的差异与差距。通过本次考察活动,作为中国教育者应该看到我国基础教育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学习美国中小学教育中值得我们借鉴的理念与做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断促进教育方式的创新,不断保证教育内容的丰富。笔者对信息技术在中美两国教育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刻分析了两国信息技术在教育运用中的差异,最后结合美国信息技术在教育运用中的成功之处,探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经济、科技实力居于世界一流的美国一直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的比较对象。作为科技人才培养主渠道的美国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中国教育的参照系。众多的中美基础教育比较中,褒美贬中成了主流。在综述这类言论的基础上,讨论造成中美教育差距和现状的深层文化、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中美教育。  相似文献   

4.
讨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站在更客观的视角来观察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中美教育如果比较的是数理课程的学术难度,中国的基础教育肯定超过美国;如果比的是教育的效果、学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则美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是我们难以否认的。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是进度快、难度高、知识点多。在同样的教育时间里,我国学校教的知识难于、多于美国,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必然比美国教育省略了很多东西。省略的是什么,与创造力有何关系。这需要我们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譬如,美国小学四年级的课本中涉及热空气上升原理的课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美国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的介绍 ,引出中美教育的比较 ,对中美两国不同教育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得出对于美国教育不能盲目崇拜、照搬照抄、要取长补短的结论。同时指出 ,我们应不断转变观念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美两国幼儿教育的主要差异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系的曼西女士曾来华考察中国的幼儿教育,并从比较教育的角度指出了中国与美国的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差异:1.在幼儿教育的侧重点方面,美国重视唤起幼儿的自尊心;中国侧重知识教育与智力开发。2,...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 五、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性 比较中美基础教育.我们深知.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既有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有经济发展的支撑.更有制度设计的不同。与美国教育相比,中国教育应该更具有独特的政治与文化优势。但仔细琢磨.却又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黄俭 《湖北教育》2011,(2):58-59
有人问,苹果和香蕉哪个更好,不同口昧的人有不同的回答.苹果和香蕉都是营养丰富的水果,各自都有独特的营养成份,无所谓谁好谁不好.喜爱吃香蕉的人也要适当吃吃苹果,均衡搭配,才有利于身体健康.我先后两次考察美国教育,在比较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时,强烈地感受到美国教育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我国教育的巨大优势.中美教育的差异就像苹果和香蕉的差异,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和认识美国教育,将美国教育中一些可取的经验很好地为我们自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所用.  相似文献   

9.
我曾在国内从教45年(前28年在东北师大附中任教,后17年在东北师大教科所、吉林省高教所和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从事教育科研工作),1991年与1996年两次近两年时间去美国考察教育,2001年退休后定居美国,继续进行中美教育比较研究,重点是中美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10.
王婷婷 《湖南教育》2003,(10):12-13
中美艺术教育标准比较 1994年,美国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2001年,为配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教育部制定颁发了《艺术课程标准》(试行稿)。通过对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和中国《艺术课程标准》的分析和研究,不难发现,中美艺术教育标准有不少共同点。 1.人文主题 两者都是从完善人文素质的高度,全面考察了不同艺术形式的特殊作用后,通过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①必修学科教育的教学,达到艺术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郭秉文先生是推动中美教育交流的近代巨擘,也是全面学习美国教育的先驱:作为哥大师院的第一位中国博士,他深受斯特拉耶、孟禄两位大师的教诲,其毕业论文也创下以中、英双语出版的先例;他还将考察美国教育的经验付诸其东南大学校长任上的实践.他是在美国广泛宣传中国教育的先驱:他以大学校长身份担任讲座教授,宣讲现代中国学,并确立其研究范式;在杜威、孟禄与中基会的支持下,他在纽约创建了常设性机构华美协进社,并代表中国主办费城博览会中国展.他率团参加国际图书馆会议暨美国图书馆协会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万国教育会议,在当选临时副会长后又连任三届正式的副会长.从学员到观察员,从社长到副会长,郭秉文先生逐渐成为资深的国际教育界领导人,不仅树立了自身良好的国际形象,更持续增进了中美的互相理解,不愧为中美教育交流的先驱.  相似文献   

12.
美国特教印象及思考——中国特殊教育代表团访美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美官方互换教育代表团协议和教育部决定,中国特殊教育代表团于2002年10月对美国进行了为期15天的访问。该团先后访问了波士顿、华盛顿、明尼苏达、旧金山四个城市与地区的22个特殊教育机构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考察是比较全面的。就考察学校的层次而言,从残疾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机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直至为成年残疾人服务的职业培训机构;就学校的类别而言,既有实施融合教育  相似文献   

13.
校长选拔培训的分析与思考——从中国和美国比较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长的素质对学校的发展举足轻重。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培训各具特色。中国校长的产生主要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考察任命 ,校长们视工作为事业 ;以本科学历为主 ,年龄较长 ,以男性为主。美国校长则大多是自愿进入教育管理行列 ,视工作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以硕士学历为主 ,年龄较轻 ,男女比例较为均衡。中国校长培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格教育 ,注重教育管理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 ;美国校长培训重视实践精神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强调信息技术与管理。两国校长都希望有更多的调查研究作为校长培训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与美国教育的影响、美国教育家来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教育界人士的探索;各平民教育社团的宣传与实践;杜威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把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站在平教运动最前沿,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写下最辉煌篇章就是晏阳初.把晏阳初和杜威的平民教育思想进行比较,透析中国平民教育运动中的美国因素,可以更清晰的反思中美教育交流的历史,理清中美教育交流中的矛盾,预测中美教育交流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记者:您在考察美国的教育过程中,您认为美国教育体系(社会、家庭和学校)中的哪一种教育形式对您触动最大? 不同的中美选择 苑立新副主任:一天,我们在加州州立大学听一位教授的讲座时,这位美国教授给访问团的老师们出了一道这样的测验题:在儿童品格的形成过程中,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项,你认为哪个或哪些因素更为关键?教授要求我们中国的老师把自己的选择项贴到相对应的标签上.访问团的绝大部分老师都把标签贴在了"学校"和"社会"两项上.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对美国进行教育考察,进一步认识美国的基础教育,比较了中美基础教育,经过思考,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此次赴美教育考察中,长期研究中美教育的美国加州大学教授AndyGe博士对我们说:“以人为本,‘本’在哪里呢?应落实在机会上,对美国来说,打造机会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7月24—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与美国中小学校长协会合作主办,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协办的"2015中美校长高峰论坛:美国荣誉校长北京行"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活动期间,我们有幸采访到了美国宾  相似文献   

19.
胡适在中美文化教育交流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把美国的怀疑精神、实验主义、改良主义、教育思想、科学的方法与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结合,又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毫无保留地介绍到美国.作为哲学家,他吸收了杜威哲学中经验主义、科学实验的态度、教育的民主化等全新的理念.作为思想家,他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中西文化的冲突和对比中去批判和创新.作为教育家,他致力于把美国教育融入中国的教育中,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掀起了一场中国教育的"文艺复兴"运动,谱写了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1月上句,在中央教科所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中美探究式科学教育研究”项目组的精心组织下,我们二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项目实验教师,在郁波老师的带领下,有幸前往美国阿拉巴马州享茨维尔市考察小学科学教育。带着近6年实施美国STC课程对科学教育形成的新认识和产生的新问题,我希望在10天的考察中得到求证或回答。匆匆1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