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超然 《宁夏教育》2003,(11):38-3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21世纪是信息时代,谁最先掌握和拥有了先进、可靠的信息,谁就拥有优先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可见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为一个人有效地进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从小抓起。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呢?一、搜集自然存在物,将直接经验、情感体验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教材并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生活…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时,在各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又提出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培养的具体阶段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也就成了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呢?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一、创设民主的新环境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放松性警觉状态”下的潜意识的诱发。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的开发和创设也就成了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也强调小学生要"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虽已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倡学生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为此,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有机渗透,适时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搜集资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收集的资料内容单一、质量差,甚至有些学生还不曾参与,搜集资料已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精心组织,巧妙引导,让搜集资料变得更有实效,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 ,学生处在这个信息社会里 ,应广泛地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可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说来 ,课文是唯一的信息源 ,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 ,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因此 ,学生的知识面狭窄 ,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弱。在全球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 ,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相关资料 ,处理信息。如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 ,处理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资料搜集 ,…  相似文献   

7.
王慧 《广东教育》2008,(3):25-2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实施"谈天说地"校本课程过程中,我们在学生  相似文献   

8.
吴惠芳 《快乐阅读》2011,(20):125-126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最丰富的是信息,而学生最缺乏的也是信息,因此重视学生信息的存储,培养学生信息搜集技能,拓展他们的大脑空间,正成为学生成长的需要。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利于学好语文,就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引发探究兴趣,确定学习专题,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素养兴趣是学习的本原性动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内在要求出发,精心设计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其将学习内容引发的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确定能力。教师要知晓学生想了解哪些问题,或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查找哪些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时代。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研究性学习”就是为适应信息社会需要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新型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在于关注探究、统整,强调过程取向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成为关键。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要“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1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传递信息的能力,这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其途径有:1.1指导课外阅读,丰富知识我曾经在班上做过一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是基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求。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我们越来越重视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并积极地将课外资料性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深化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然而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认真的倾听、及时的评价等原因,学生在进行资料的搜集和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一、缺乏深化的任务式搜集和交流教师让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耗时耗精力,效果甚微,语文课变成了资料交流课。如《介绍一个  相似文献   

14.
张保勇 《新课程研究》2009,(11):154-156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课本,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搜集资料,再带着有价值的资料走进课堂、走进课本,从而有效地把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搜集资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收集的资料内容单一、质量差,甚至有些学生还不曾参与,搜集资料已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精心组织,巧妙引导,让搜集资料变得更有实效,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合作精神显得很重要。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阔视野以及运用现代化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是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英语学习颇受重视。从小培养学生外语学习能力已成为一种时代的呼唤。新课标指出:"要改变英语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探索如何使学生在自信中快乐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为了培养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我们必须重视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倡导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学习中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学生学会自由学习、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在这些能力中,信息搜集能力是基础。只有掌握了信息的搜集能力,其他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是相对于接受学习的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试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过程。通过探究让学生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