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学生需要活动、喜欢活动。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中有权去设计活动方案。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及活动材料。能够自己控制活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既包括外在的实践活动。更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有所发现,有所领悟.甚至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2.
<正>新的课程思想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写话与习作明确提出了"对写话有兴趣"和"乐于书面表达"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指导写话的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好奇、好表现、爱活动、爱想象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引导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北师大版三年级上  相似文献   

3.
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本第五册第三课《果实卜—’_《走进种子的世界》活动目标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研究的习惯,给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2.让学生面向完整的生活领域,帮助他们获取丰富的过程性体验。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表达、沟通、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相似文献   

4.
刘娟 《天津教育》2003,(1):38-40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养成,在活动中促进养成教育。通过活动创造一个意境,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事情,了解自己的班集体,了解自己的家庭,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精神和热爱劳动的品质。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认为,品行是一种很复杂的成果,是意识和知识、力量、习惯、技能、适应、胆量、健康以及重要的社会经验的成果。一个人理想信念的确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必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在活动中进行养成教育,就是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以自己的行…  相似文献   

5.
课标在第一学段写话方面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能从写话中体验到快乐的少之又少,他们普遍对写话兴趣不浓.一听到写话就蹙紧了眉头,不知如何下笔。为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了低幼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活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交流活动.让学生多接触英语.多使用英语: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拓宽学生的视野.刺激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怎样让学生读中积累、看中发现,结合活动,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和景有所发现、有所启发,用细腻的笔,记下自己生活中有感触的文章,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看、说、想、写,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语言运用的平台,让作文成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介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怎样让学生读中积累、看中发现,结合活动,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和景有所发现、有所启发,用细腻的笔,记下自己生活中有感触的文章,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看、说、想、写,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语言运用的平台,让作文成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介质.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临城县第二小学是一所县直小学。学校有34个教学班,学生2000人,教职工100人。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幸福奠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多措并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上午第三课增设五分钟演讲。学生可以演讲身边的所见所闻。2.三至六年级学生各自编辑三本书。即:“演讲集、日记集、优秀作文集”,并且配上插图,内容必须是学生自己写的。3.学校留假期拓展性作业。如: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社会,增强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许多国家的语文教学都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写作课、语言知识课还是阅读课,课堂教学皆偏重于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以及语文学习方法、策略的教学。读了一些国外语文教师的授课计划,比如日本的、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笔者发现他们预写的教学计划似乎很简单,有时十几个课时的教学计划只有薄薄的一页纸,像我国教师那样一两个课时写上好几页的教学设计很难找到,而内中透露的教学理念却值得我们思考。授课计划尽管简单.  相似文献   

11.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创新的肥沃土壤,积极开展班集体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是一株株嫩绿的禾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沃土.我积极开展了“手拉手”、“新世纪我能行”、“绿色的呼唤”、“向科技进军”等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临近毕业,同学们都在写毕业留言。我在报纸上看到过学生写毕业留言有几个误区。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审美情趣、人文素养,我在班级开展了“读临别语,写临别言”的心与心交流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了写好毕业感言,同学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广泛阅读,收集资料,积累语言.我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材料,感悟理解。我们的学习实践不仅有传承也有创造,在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孙瑾 《生活教育》2014,(17):50-51
本文用一些经过课堂实践验证的事例,阐述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活动设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梯度、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课程兴趣和多元学习能力。通过有广度的活动内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挖掘和提升。在活动中,通过引领、讨论、肯定、表扬、激励等方法,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对课程形成自己的深层思考,让学生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深处,一个特别强烈的希望是,感觉到自己属于一个发现、研究、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已完成的科学知识在儿童的心目中是“未完成的科学”,需要他们去探索、选择与判断.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是,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为学生构筑开放的研究通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陶雅珍 《广西教育》2005,(7A):40-41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语文实践活动首要内容就是读书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自己的语文能力7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开展“读书活动”“信息交流”“自编小报”等实践活动,町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首创性、新颖性,二是价值性.对于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某些发现并不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但对智力的发展是有价值的,其思维过程是创造性的.解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探索问题的非常规解法,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新编英语教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根据农村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单单依靠课堂教学活动是不够的,新编英语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这些贴近生活的语言材料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通过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思、乐中用,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场所,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拓宽知识面.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使用价值。我在八年级英语活动课中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活动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教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节约用水”。活动目的:1.通过调查水价、自己和学校每月的用水量及水龙头的数量,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及统计的方法;2.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计算水龙头的滴水速度,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锻炼人际沟通的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将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打好扎实的基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孟庆梅 《语文天地》2009,(10):18-19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韵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就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练笔的积极性。诱导他们对写作感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把自己所熟悉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