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服阅读理解中平均用力、面面俱到弊端的方法,是找准突破口。通常,教师多注意在课文题目中找,在关键字、词、句中找,在开头或结束语中找。其实还可以: 1.在细节描写中找。写人、写事、写景,通常都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我教《李闯王渡黄河》一课,以人物肖像的细节描写为突破口,分三步设计教学。首先提问学生:当黄河挡住农民军前进的道路时,闯王在两天内容貌发生了什么变化?接着指导学生议论:仅两天时间,闯王的容貌为什么发生这么惊人的变化?这说明什么?最后,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课文中  相似文献   

2.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环境、物件等方面所作的具体细致的刻画。真实、典型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丰富情节、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可是学生在阅读时常常忽视了细节描写 ,因而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先得从阅读的过程中找出细节来。例如 :《同志的信任》一文中 ,就有一段很好的细节描写 ,但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阅读 ,则学生是很难意识到的 ,即使是意识到了 ,也不会对它有很深的理解。那么老师在这时就要注意引导 ,运用启发式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向目的地。老师问这篇课文交代了一件什么…  相似文献   

3.
王尚文教授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指出,细读、朗读、背诵是语文学习最基本、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以细读为基础,分析文本,挖掘言语意涵,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一、粗读“识细”处,奠定基础粗读是细读文本的前提,因为粗读可以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粗略的认识,跨越词语障碍,落实通读任务,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的主要内容上。粗读可以梳理课文脉络,捕捉全文的细节和亮点,可以让学  相似文献   

4.
针对语文学科讲读课文的课型特点,本文大致谈了初读课文、粗读课文、品读课文、研读课文、自读课文、回读课文等“多读六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5.
现场点评     
孙红侠老师“感知人物形象”这一模块,有这么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孙老师从引导学生粗读课文,到细聊课文,始终坚持整体把握。同时,孙老师抓住文本各自的特点,有的侧重服饰的描写,有的侧重语言的描写,层层深入地引领,让孩子感受人物形象,牢牢地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做到了重点突出。  相似文献   

6.
《猫》     
教学目的1.了解文中借事喻理的写法。2.掌握课文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3.体会家庭生活的健康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析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和细节描写,表现3次养猫的乐趣和痛惜之情。2.感受作者在文中提倡明辨是非,反对主观武断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运用析读法,按“粗读—细读—精读”三个步骤组织教学。2.运用程序教学法,按“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三步组织教学。3.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按“自读—质疑—释疑—练习”的过程组织教学。媒体设计课前制作好《猫》的光盘或投影片,准备好…  相似文献   

7.
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无话可写,教师指导空泛的困境,我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课文为例,第一步:联系学生生活,激发习作兴趣;第二步:抓细节描写,用文字为生活拍照;第三步:抓文字表达,强化语言训练;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写,有章有法练,让学生喜欢习作,有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文,提炼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借此概括故事大意。2.关注细节描写,发现孩子是怎么一步步陷入险境的,能联系故事中的关键因素说出船长的做法好在哪里。3.在三篇课文的比较阅读中,能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展现人物思维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五单元选编了四篇课文,三篇记叙文,一篇古诗;还有一篇读写例话《注意文章的细节》。这个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注意文章的细节,懂得细节描写的好处,并能作点初步尝试。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我们先分析一下课文。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注重了细节描写,具有细致、真实、恰到好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读促写,让学生知道写什么,以读引写,让学生知道怎么写。读写结合理念,既是新颖的教学理念,也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渊源。本文以"精读课文抓细节描写"作为切入点,首先阐述如何在精读中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彩,让学生明白作文要写什么,继而阐述如何让学生在静思中体会细节描写的感情表达,让学生理解作文应该怎么写,最后论述如何综合细节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展开习作训练,希望可以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1.
占新海 《语文天地》2012,(16):72-73
所谓细节,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或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情感体验能力和知识迁移拓展能力,均有益处。一、品味细节,突破教学重难点有的细节描写虽然质朴无华但却蕴含深意,饱含感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揣摩课文中的细节描写,透过字面去体会、品味其中的深刻内涵,来达到突破文本教学重难点的目的。如《一夜的工作》中: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相似文献   

12.
细节描写是文章中能够突出表现中心思想,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部分。它和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相辅相成的。主要内容好比是血和主干,细节好比肉和枝叶。因而,理解课文内容,对文中细节描写部分不可忽略。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抓细节描写理解课文的:一、多读。在学生读通课文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找出有关的细节,熟读精思,以求明意。例如在教《金色的鱼钩》时,根据文后问题找出  相似文献   

13.
五步式思路《核舟记》的教学就是这样。导读的主要内容如下:一、粗读课文,正音上口布置学生限时阅读,要求粗略地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学生参照注释,读顺课文,教师巡视、答疑,出示小黑板(难字正音)。二、二读课文,激发兴趣导读题:1.核舟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说他...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充满了细节,细节描写的使用范围也很广泛。从表面上看,细节描写无足轻重,但实际上是小中见大。它能使文章有血有肉,更富有感染力。那么,什么是细节?细节就是细枝末节,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对白、一次心理活动、一个印象等,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细节。在习作教学中,我十分强调细节描写,使学生知道从何下手把作文写得有血有肉。一、研读课文片段,揣摩细节描写的方法"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大多具有生命力的作品都有精致的细节描写,都为我们提高写作水平提供了一个很  相似文献   

15.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环境、物体等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其特征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语文课堂教学在抓重点抓主干的基础上,不可小视的另一方面,就是别把细节当“细节”。教师讲好细节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好细节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当代作家孙犁在他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话别”一场,就用了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当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细节描写,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读几遍,从读的情调情感中,让学生从中体会水生女人内心复杂…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通过粗读能感知课文大概内容;通过细读能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研读能理解文章思路和中心。因此,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多层结构体系,必然要有一个与之相辅的目标训练体系。一、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概内容,既是阅读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又是理解书面语言的必要前提。怎样让学生获得这个能力,这里面有个方法问题。因为文章中语言文字所负载的信息,对于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非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生在粗读课文时,要学…  相似文献   

17.
小学高年级课文里有很多细节描写,教学时,提示学生注意体会,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中心思想,提高作文水平。 一、人物肖像的细节描写 肖像细节描写是对人物外貌、神情、姿态和服饰等外部特征的描写。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篇末,作者这样写:“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  相似文献   

18.
刘贱敏 《教师》2012,(3):63-64
在新课标理念下指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着重从“课文、课堂和生活”中引导学生注重人物的细节描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阶段学生对于记叙文的创作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少学生依然不懂得如何安排文本中的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而"文之有描写,犹画者之描写人容也",若能用细节描写令文本更加丰满,则文本能增色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初中学生尝试运用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等描写,令文章升格,令细节描写更加鲜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0.
<正>习作是语言、表达、思维、想象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习作中的细节描写更是重点和难点。笔者从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出发,让学生去感受细节描写对于推动情节发展和凸显人物形象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教学细节描写的策略。一、细节描写的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场景、细节的运用能更好地推动情节的发展,并能深入揭示人物的品质和境界,有助于课文主题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