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殷宁 《科教文汇》2008,(22):256-256
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认为句子结构或构式是多义的,并决定动词的及物性用法。在她的理论下,英语双及物动词构架的中心意义是施事论元有意愿并通过某种行为使客体向接受者成功地进行转移,除了其基本用法以外还常用隐喻和转喻用法产生引申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本文具体分析了构式中的论元结构、论元的连接及相互关系;探讨了论元在句法和语篇层面上的语义功能。以大学英语四级填空题为例,研究了运用论元分析法从词库中选词填空的过程,采用了比较、描述和定义的方法进行分析,指出通过构式语法中的论元分析,可以提高答题的效度。  相似文献   

3.
蒋荔 《科教文汇》2012,(31):72-73
构式“被+XX”近来十分活跃,它仿拟于传统的“被”字句,能产性很高,并且具有独特而完整的构式义:表示主体被称为实施了某种行为或主体被迫实施了某种行为.本文将从其语法特征、语义特征和构式语法三个维度来谈论构式“被+XX”.  相似文献   

4.
董凤艳 《科教文汇》2013,(14):90-91,119
本文尝试用构式语法理论和标引假设对新创名转动词句的解读进行探讨。本文认为,论元结构构式为新创名转动词句提供了一定的框架意义,而可供性为新创名转动词句的解读提供了更为详尽的信息。二者的结合可帮助中国学生更好地解读新创名转动词句。  相似文献   

5.
贺龙平 《内江科技》2010,31(5):198-199
知觉动词后的不定式省略to是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被动句的特点可以简单地证明省略了“to”,知觉动词的语义特征是唐略“to”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赵宇欣 《百科知识》2023,(12):75-76
<正>根据构式的抽象程度将构式分成实体性构式、半图式性构式和图式性构式。半图式性构式的组成部分有实体成分和空槽成分。“原来X,所以Y”因对使用语境有限制,外国留学生又难以体会该构式对语境的要求,常常会产生偏误。本文将简要分析该构式和留学生的偏误,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动词不定式由“to+动词原形”构成,非谓语动词基本形式之一,无人称和数的变化,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等成分,是初中英语重要的语法内容,也是历年中考的考查热点。本文分析了动词不定式的常见考点,以期能够助力同学们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8.
动词不定式与动名词都属非谓语动词,用法复杂且灵活,不受人称和数的限制.都可充当主语、表语、宾语、定语等,但也有不同,动词不定式还可作补语、状语,而动名词可作介词宾语、短语动词等.本文就它们在语法、词法、句子结构中的异同作了详尽的比较,提出此看法.  相似文献   

9.
动词不定式与动名词都属非谓语动词,用法复杂且灵活,不受人称和数的限制。都可充当主语、表语、宾语、定语等,但也有不同,动词不定式还可作补语、状语,而动名词可作介词宾语、短语动词等。本文就它们在语法、词法、句子结构中的异同作了详尽的比较,提出此看法。  相似文献   

10.
张青  张华民 《科教文汇》2011,(8):126-128
英语口语语法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口语语境、即时产生话语的限制以及口语的交互性/人际性.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口语语法呈现出如下主要特征:省略、代词、小品词、名词短语、相邻语对、共构单位、问句以及祈使句的高频使用;词汇密度小;有限的词汇使用量;话语不流畅以及语法结构简单化.理解和掌握英语口语语法对于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燕 《科教文汇》2011,(17):159-160
动词「挂」在不同语境下表现句子主体的动作时有不同表现,表达的意义在翻译时需准确把握。本文分析了中日相关翻译的异同,来探讨准确的翻译手段。  相似文献   

12.
唐亚娟 《科教文汇》2014,(1):156-157
帮助或协助主要动词构成谓语动词词组的词被称为助动词。助动词经常放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前面,用来表示愿望、可能、应该、必须等,它属于动词的一种。本文就基于语料库检索的方法来分析研究W1ll和Shall的应用变化,也借此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闵小梅 《科教文汇》2011,(4):101-102
医学英语由于篇章文体、语法结构、词汇特点等与普通英语有着很大差异,目前医学英语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只侧重对"语法能力"的教学,而忽略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本文就如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邱晓玫 《科教文汇》2011,(26):160-161
本文主要根据汉语补语可能式"v不c"结构句式的主语特征,将主语分为动作主、事物、动词"V"的受动对象三类,这三类句子所表达的意义特征与日语有对自动词否定表现、有对他动词可能态否定表现句子的意义特征有共通之处,成为中日互译之间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5.
甘玲 《科教文汇》2012,(1):122-123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从做中学",是从体验——反思——理论——应用——体验的循环模式。听力是属于接受技巧,要求听者运用所有的语言知识、经验与所听到内容调和从而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教师在听前训练中引入对话环节,听中运用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的程序,即从语法、词汇、结构和语境、背景两方面进行教学。最后运用突显原则,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掌握文本大意。  相似文献   

16.
李冰  张璐 《科教文汇》2011,(32):139-139,169
连词造句、学以致用是语法教学的目的。但是,在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越来越不受重视,致使许多大学生出口"乱法"、下笔"乱文"。因此,学习语法的目的就是掌握学习语言的工具,只有掌握了这种工具,学生才能掌握这种语言,以至在"做"和"说"中学会使用。  相似文献   

17.
谭清 《科教文汇》2014,(13):41-43
本文选取了专为海外中学生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跟我学汉语”(英语版)作为研究材料,对这套教材的语法练习题型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总结了这套教材语法练习编写的成功之处,以期为海外青少年对外汉语教材语法练习的编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普罗米修斯》2012,30(3):271-276

Television's coverage of the tragic events of September 11 can be viewed and understood as a paradigmatic disaster marathon. The salience of the attack's visual images, their exclusivity on the screen for a protracted period, and the invisibility of their perpetrators enhanced the attack's effectiveness. The paper highlights a number of problems that the September 11 disaster marathon poses to the profession of journalism and to society, and points out possible remedies for the future. It ends with a short discuss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television's coverage of the event both resembled and differed from the media-event model, and of theoretical aspects of its unique dimensions as a disaster marathon.  相似文献   

19.
冯旭彤 《科教文汇》2013,(23):133-135
本文以中国的韩国语学习者常易出现错误的过去时制" "为研究对象,简单介绍其用法,并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以期望能够帮助学习者在韩国语交际中正确灵活地运用此语法。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淡化语法”的负面影响是使学生语言水平的整体下滑。中学语文可结合学生语言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语法知识教学.师范院校现代汉语语法课的教学要积极地联系中学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