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和文言虚词相比,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大,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学习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学习文言实词主要靠积累,但也不是单纯的机械式记忆,而是能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用反训去解释文言实词是一种好的方法。反训是训诂学上的一个名词,它是指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在古汉语中有些词含有相反的意义。如“乱”字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而《尚书·皋陶谟》“乱而散”,《…  相似文献   

2.
技法指津 准确理解和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用法,既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我们解读文言文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识记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及偏义复词,而且还要掌握必要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古诗文阅读中必考的考点。2005年高考,16套试卷全部涉及。备考文言实词,最根本的还是要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和用法,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但在具体的考试做题中也存在一些容易掌握的破解词义的技巧,这里介绍四点。一、通过分析语法结构来确定实词的词性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  相似文献   

4.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我们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推断、解释文言实词的含义: 一、语境分析法 文言实词绝大多数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实词的含义,上下义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如"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中的"贾"字。  相似文献   

5.
【考点说明】“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告诉我们两个信息 :一是“常见实词” ,主要指教材规定的340个实词 ,这是考查的范围。即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常见的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 ,单音词和复音词 (联绵词、偏义复词 ) ,一词多义 (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 ,常见的通假字 ,词类活用 (使动、意动、动词用做名词、名词用做形容词、名词用做状语等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 ,也就是说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多义的 ,那么如何依据“语境”选择含义 ,也就是“在文中的含义”了。这是考查学生运用积累的文言…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词句教学方法谈山西/张耀中一、用古今对比的方法搞清文言词的含义。读懂文言文的重要因素,就是要积累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句。对文言实词可用相应的现代汉语实词来对照解释,如,古代的“薪”,现在叫“柴禾”。特别是词义有了改变的,更要加以对照。如古代的...  相似文献   

7.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除了多用诵读、归纳、积累的方法,掌握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解题技法。下面笔者略谈几种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广东高职语文《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可是,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这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因此,结合语境,正确掌握实词求义的方法,就成为破译文言文不可或缺的技巧。本文就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言实词,在文言词中占绝对多数。我们阅读文言文,处处要同它接触。一篇文言文,如果对其中实词的忌义不了解,要想真正懂得它的内容,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有许多文言实词的形式、忌义和用法,已与现代汉语不同了。这就必须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结合具体作品的讲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忌义。  相似文献   

10.
“虚词通文气,实词主文义”,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阅读古文的关键,也是高考文言阅读题的一大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掌握120个常用实词和课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而非生僻难懂词;二要吃透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单音和双音词、词类活用”,学会紧扣语境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和文言虚词相比,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大,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学生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学习文言实词主要靠积累,但也不是单纯的机械式记忆,而是能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用反训去解释文言实词是一种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林旭刚 《学语文》2004,(6):29-29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是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的一段文章,试题考查内容包括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对文言语句的翻译。以下就结合今年的高考试题谈谈文言文阅读复习时应注意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高考《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对于实词 ,应注意古今词义不同和一词多义的现象。古今词义变化的情况有五种 :〔1〕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 ,现在泛指所有的江河。〔2〕词义缩小。如“妻子”…  相似文献   

13.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阅读文言文,首先要扫除实词理解方面的障碍。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古人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为什么“不离句”?这是因为词有概括义和具体义之分。概括义是从许多具体义中概括提炼出来的,词典中对词语的解释一般是概括义;而具体义是一个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显示出来的意义,我们常见的课文注释多用具体义。这是说的根据上下文解释常见的文言实词也就是要准确地理解词的具体义。  相似文献   

14.
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的要求是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的重点在于学习和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掌握文言句式的一些特点。据此,我们认为初中文言文复习,应着重抓住古散文,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文言词汇上,至于句式的特点,只需作一般的交待。和现代汉语相比,古汉语词汇的显著特点是:单音词多,古今词义有差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复习时抓住这些特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和辨析,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1、分清古今词义。单音节的词,要掌握词义的古今变化,困难并不太大,学生可以因为词义的古今差异较大而注意记忆,掌握得住,而且许多古今词义有异的单音词,可以把它放在多义词中加以归纳和辨析。常  相似文献   

15.
万士顺 《学语文》2003,(6):43-43
文言文阅读中 ,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把握是一大难点 ,而又不大可能每遇到一个生词都去查词典。本文向同学们介绍几种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一、偏旁部首推导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九十左右 ,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可以先熟悉一些部首的词根义及系列词 ,再根据已知的部首义去推测一定语境中未知词的含义。如“日”部多与“光”或“时间”有关 ,据此可以推知《岳阳楼记》的“春和景明”、“日星隐耀”中“景”“星”意义分别为“日光”和“光芒”。又如“阝”在右边 ,与国名、邑名或行政区域有关 ,像“郑、邶、邓、邯…  相似文献   

16.
[能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备考指导]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以《桃花源记》为例:1.通假字。“便要还…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阅读专题(一) 【考点分析】《考试大纲》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依据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它主要考查的文言实词有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等。考查重点是《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在备考时,我们要有意识地积累这些实词及《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或具有某种特殊现象的文言实词。  相似文献   

18.
汉语成语是阅读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即要求“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高考《考试说明》也提出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而由于成语大多脱胎于文言,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含义和用法,必然常常显现于成语之中。因此,巧借成语,奠定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也就理所当然了。巧借成语,有助于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教学大纲”要求高中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多达120个,不仅数量多,而且变化大。考生要牢记意义和用法已非易事,更何况迁移和灵活运用?因此掌握推断词义的一些方法对于解答文言实词考查题大有益处。实践中,我们总结了推断词义的三大原则和八种方法,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学文言文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文言实词,如古今异词、一词多义、近义词等。为避免所学知识琐碎零乱不成系统,学生应尽量根据认知规律和文言字词自身特点,充分运用系联比较法。在学习中既要看到词义的纵向演变,也要和相关的一系列词作横向比较,把词的用法纳入相关的系统中全面、多向地考察,形成一种网状结构,以提高文言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