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洮岷花儿,是一种发源悠远的地方性古老民歌,有单声部的"南路花儿"和多声部雏形的"北路花儿"。洮岷花儿作为民族音乐的基础,实际上是一个音乐文化事象和群体的音乐文化事象丛。文章通过对两种"洮岷花儿"音乐特征及综合对比分析,寻找蕴含在中国民间活态音乐中类似的音乐特征,把花儿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价值的象征,研究其音乐文化的流变。  相似文献   

2.
洮岷花儿,是一种发源悠远的地方性古老民歌,有单声部的"南路花儿"和多声部雏形的"北路花儿"。洮岷花儿作为民族音乐的基础,实际上是一个音乐文化事象和群体的音乐文化事象丛。文章通过对两种"洮岷花儿"音乐特征及综合对比分析,寻找蕴含在中国民间活态音乐中类似的音乐特征,把花儿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价值的象征,研究其音乐文化的流变。  相似文献   

3.
文章立足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甘肃省洮岷地区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以校本课程为基础,以“洮岷花儿”的保护和传承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统歌谣的情感,以学校教育这一传承方式延续古老的乡土文化,达到保护和传承“洮岷花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自己曾经亲临现场的松鸣岩花儿会和二郎山花儿会的具体描述,分别从两大花儿会所处的地理位置、花儿隶属类别、花儿会所演唱的内容及花儿令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归纳出河湟花儿与洮岷花儿的区别。并相应地提出了自己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点及建议,有一定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洮岷“花儿”语法摭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洮岷“花儿”中“上、下、个、把、时、么”几个词出现频率很高 ,而且用法特殊 ,反映了洮岷地区汉语方言的特色 ;其序数的用法及语序也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别 ,表现出周边藏语语法的底层状态。为此 ,从语义、语法、语用等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描述和解释。  相似文献   

6.
缅甸人中有所谓"胞波"者,其祖先是甘肃洮河流域的羌人。古代羌人的南迁,促进了南方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彝族和羌族有多方面的纽带传承。缅甸人中的"胞波"俚谣是洮岷"花儿"(民歌)的嬗变,我们从羌歌"花儿"中寻找中华民族的精魂,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花儿”又称“少年”,是甘肃、青海、宁夏的回、土、撒拉、东乡和保安等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甘肃花儿(河州花儿、洮岷花儿)具有荡人心魄的艺术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一年一度的花儿会成为各族人们传统的艺术狂欢节,是甘肃一大民俗景观,以松呜岩花儿会和莲花山花儿会最负盛名。  相似文献   

8.
花儿是西北地区民间音乐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山歌体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产生到当下,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在文化的长河里,对西北各民族一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被视为西北音乐之魂。近些年,花儿受各种环境的影响,文化流变的速度逐步加快。笔者以洮岷型花儿为例,对花儿的文化形态及社会功能做了浅显的梳理归纳,也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花儿的艺术特征及它在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所发挥的民族团结及民族融合所产生的纽带作用,目的是探索有效保护和传承及创新模式,使民族瑰宝的花儿在当下社会中产生更有效的社会文化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9.
花儿是西北地区民间音乐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山歌体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产生到当下,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在文化的长河里,对西北各民族一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被视为西北音乐之魂。近些年,花儿受各种环境的影响,文化流变的速度逐步加快。笔者以洮岷型花儿为例,对花儿的文化形态及社会功能做了浅显的梳理归纳,也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花儿的艺术特征及它在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所发挥的民族团结及民族融合所产生的纽带作用,目的是探索有效保护和传承及创新模式,使民族瑰宝的花儿在当下社会中产生更有效的社会文化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洮州"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县、卓尼县及其周围一些地区的一种民歌。它被广大群众口头传唱,扎根在人民生活的土地上,是经汉、藏、回、土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创造培育的高亢、奔放、具有浓郁山野气息、地方性鲜明的民间山歌。它的歌词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色彩,这正是少数民族语言对洮州"花儿"歌词的多方面影响,也因此形成了洮岷"花儿"多元化的语言风格特色。通过分析洮州"花儿"歌词与洮州方言的关系以及归纳总结歌词中的衬词、修辞等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探究民族民间文化,从而使其更好地保存、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16.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8.
对于徐讠于的成名作《鬼恋》,历来研究者都对女主人公的"革命者"身份深信不疑,并以之为出发点将小说解读为一个世俗男子和一个女性"革命幻灭者"的爱情悲剧。本文通过细读,却发现了包裹在文本表层"革命"外衣之下的虚妄,其背后隐藏着作者真正要说的主题:"都市漫游者"的心灵危机。这种对"都市"现代性的悖谬姿态恰恰是徐訏在很多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内在心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育。教育的社会职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 ,是教育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具有开放性、动态性 ,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教育背景的复杂化 ,使知识陈旧和能力退化的速度加快了 ,青年教师不可能从老教师那里获得行之有效的现成经验 ,必须独立应答教育领域接踵而来的新问题。构建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模式 ,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