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廷文 《快乐阅读》2011,(26):152-152
长期以来,政治课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着不懈的探索。那么怎样才能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么样才能使政治课充满魅力呢?我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柳云娟 《考试周刊》2009,(50):180-181
以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学生对学习政治课丝毫没有兴趣。究其原因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满堂灌",不给学生主动学习和消化的时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我国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在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环节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这一问题,教师必须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持久吸引到政治课中来?这些都要靠政治课的魅力。那么,怎样焕发政治课的魅力呢?本人就此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政治课普遍存在着"老师没兴趣,学生不欢迎"的现象,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关键是要有一大批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真心实意、满腔热情上好政治课的高校教师,才能使政治课充满魅力、活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戴秀琼 《考试周刊》2012,(2):123-124
如何让思想政治课更有趣,让枯燥的政治课充满魅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成为摆在所有政治教师面前的课题。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思想政治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育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充满魅力是每个高中政治老师都要深思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导课、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展开对"魅力高中政治课"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提起高中政治课,很多同学都摇头,觉得上课没意思,枯燥无味。甚至认为"政治"就是死记硬背,政治课成了学生心头的"痛"。如何激发高中政治课的活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枯燥"的政治课变得鲜活,一直是高中政治课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政治课充满魅力的基础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好老师。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及乐趣,这样的政治课堂才能充满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8.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对于政治课教师来说,要想改变政治课堂枯燥、抽象、沉闷的旧貌,使政治课充满艺术魅力,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技巧,使教学语言饱含情感、准确生动、富有启发,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也谈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使用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9.
在高考制度改革压力面前,思想政治课堂的弊端充分暴露——教学过程缺乏活力、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学方式缺乏魅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效率低下,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立德树人功能。为了使思想政治课回归正源,扶正固本,增强立德树人实效性,我们应从课程体制、教师素质、学生兴趣、课程改革、评价机制等方面探寻原因并找出解决之道,使思想政治课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促使其在育人阵地彰显魅力。  相似文献   

10.
孙荣梅 《考试周刊》2012,(29):125-125
古人云:"舌头是心灵的翻译家。"丰富多彩的情感要靠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达。对于政治课教师来说,要想改变政治课堂枯燥、抽象、沉闷的旧貌,使政治课充满艺术魅力,就必须努力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艺术,实现政治课教学的艺术化。  相似文献   

11.
曾岭平 《文教资料》2008,(23):148-150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言是把教学过程艺术化、科学化并在其中实现情感交流和知识传承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教学的艺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教学语言的艺术.在学生心目中,政治课是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枯燥、较容易厌倦的一门课程.因此,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要想改变课堂气氛沉闷的状况,使政治课堂充满艺术魅力,可通过变音、变调或者引用一些幽默的词语等使课堂沉闷感一扫而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优化政治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颜廷文 《成才之路》2012,(34):21-21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就如何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重塑高中政治课生机活力展开探讨。在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一直不被有的学生乃至教师所重视。究其原因,这与高考压力以及学生们对课程的认识有关。政治课自小学阶段开始应用于教学,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已经成为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的不断改革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怎样才能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才能使政治课充满魅力,让学生爱上政治课呢?  相似文献   

14.
崔喆 《文学教育(上)》2008,(18):136-136
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同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要靠政治课的魅力。那么,怎样焕发政治课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经常在思索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政治课越来越失去兴趣?如果没有会考、高考这些门槛,政治课如果作为选修课,会有多少学生来听课呢?当课程改革到一定阶段,当学生有选择权的时候,我们的政治课凭什么留住学生?我们只有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带到课堂上来,让我们的政治课教学尽可能的生活化,淡化片面的知识灌输,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政治课程的学习要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当前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大多依据教学目标来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让学生有序掌握。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多元化学习的要求。教师要在掌握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正确地开展多元化教学,从而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满足学生对政治课多元化学习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徐小萍 《江西教育》2007,(12):11-11
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这些都要求增强政治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王永良 《成才之路》2010,(20):61-62
怎样激活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由厌学变为愿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成绩的关键。就这个问题,根据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一、发挥语言魅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是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其内容理论性、想性强,学生感觉抽象,没有趣味性。如果教师还在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政治课就更没“市场”了。为此.政治教师要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广大学生已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已不适用新的教学要求。高中政治课堂正逐渐由以前的"教师教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学生学为主",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相对于高中历史、地理,思想政治课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需要,从一些抽象的知识中升华出能够指导学生生活的道理,使学生真正喜爱政治课。因此,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就变得十分重要,而课堂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开始是决定政治课是否精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大多具有理论性、严肃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使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持久吸引到政治课上?都需要靠提升政治课的魅力实现。那么,怎样焕发政治课的魅力呢?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