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泽 《考试周刊》2012,(26):102-102
"気"字在日语中被广泛使用,含有"気"的日语词汇衬映出日本国民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意识形态等诸多性格文化特征,在日语表达里是独树一帜的。本文主要从日语中特有的"気"词汇的语义特征出发,剖析语义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对理解和翻译日文"気"词汇及相关短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现代日语词汇较之汉语、英语等语言中的词汇要多得多,且动词、副词等变化多端,同义近义词语相对较多。动词"做、干"的日语表达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每个表示"做、干"的日语动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每个动词既互相关联又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日语动词用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从汉字传入日本到日本文字"假名"的形成,大约经过600多年的时间。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日语特点的日本文字—日语。汉字译语在明治时期作为外来文化输入的主要手段,对于日本接受西方文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媒介作用。1000多年来日本人接受了汉字的用法训练以及汉字的思维方式,这便构成了今天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及文化模式。晚清以来,日语对于丰富汉语词汇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出日语语言文化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日语中,和制英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对于日语词汇教学来说,如何使学习者正确认识和制英语及其发展现状和存在价值等,对于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从教学的角度,分析、概括和制英语的分类和主要结构类型,探讨和制英语在词形、意义、用法诸方面的特征及问题点等,就教学上应注意的问题,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日语的和制汉语词汇是日本人利用汉字自创的词汇,在中国也被广泛使用.本文对和制汉语的概念、分类、产生发展以及传入中国原因作出简单的分析,对和制汉语词汇在中国的传播的研究起到一定的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论英语对日语的影响--析源自英语的外来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外国语和本国语中外来语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英语对日语在语音、语汇与语义等方面的影响,其结果是在日语中形成了独特的与原有词汇并存的同义词、同一英语词汇变成不同外来语含义以及和制英语等多种情形,并通过回顾英语借入日语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从语义学阐明英语(外来语原语)与日语(本国语)之间存在着继承性和变异性,说明掌握英日语间这种嬗变规则对学好第二外语(日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晶 《文教资料》2011,(21):39-40
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交流历史超过2000年,日语文字就是受汉语影响产生的。而近年来,日语却逐渐"反哺"汉语,汉语中出现诸多日语词汇。本文谈谈日语词汇对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朴瑛姬 《考试周刊》2014,(39):20-20
日本人将汉字引入日本,并创造了新的日语词汇,我们称之为日制汉语。本文通过分析日制汉语的造词方法、分类、输入原因、接纳特征,得出中国人对于使用日制汉语没有生疏感,是因为中国和日本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大部分词语一看就可以马上理解词义。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字,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人民思想交流的工具,在古代也对周边国家产生过重大影响。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先是用汉字记载日语,后来又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假名。因此,汉字从古至今都是日本语言文字不可分割的部分。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汇,这些汉字词汇从字形上看,大部分与汉语中使用的汉字词汇相同或基本相同,但从词汇意义方面分析,一部分词汇经过日本社会长期的使用已经变为日语词汇,与古代传入日本的汉字词汇本来的意义有了差别。这些词汇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经常会产生误解和误用。因此本文试从汉语和日语对比的角度,分析比较日语中的部分汉字词汇与汉语的词汇的意义、用法。  相似文献   

10.
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就使用汉字来记载日语。因此,在日语中有着大量的汉字词汇,并且这些汉字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的词汇字形相同。对于这些汉语和日语中所共有的汉字词汇,从字形和词义两方面统合来分析的话,可以把其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同形义岐词以及日本人独创的汉字这样几类。本文试从汉日语言对比的角度,从词汇的意义方面,分析探讨日语汉字词汇中的同形异义词和同形义岐词。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日语中"四"的读音与"死"相通,日本人十分忌讳。本文以日本各历史阶段日本人的"四"字忌讳为主题,从历史典籍、文学作品、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求这一忌讳出现的历史渊源和日本人的生死观等。  相似文献   

12.
汉日语“人气”的词汇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和现代日语中均使用"人气"表示某人、物、事受到欢迎。从词汇史的角度比较"人气"在汉语和日语中的演变,可以厘清二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古汉语的"人气"和古日语的"人気"作为一个名词具有相同的词义,然而,"人気"逐渐在构词、词性以及使用对象上发生变化,江户时期已开始表示某人、物、事受到欢迎。这一用法又为汉语所吸收,令"人气"具有了新意。  相似文献   

13.
陈丽英 《考试周刊》2011,(69):30-31
日语词汇有汉语、和语、外来语和混种语。其中外来语尤其是和制外来语备受关注。日语中的外来语从明治维新开始至今一直迅猛地增加,这种迅猛增加的势头至今依旧。在外来语中,日本人利用外来语重新组合、变形而成的和制外来语很多。外来语通常用片假名书写。外来语被移入日语时不可避免地发生的现象之一是单词的转成。本文对外来语的转成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蒋奇武 《海外英语》2011,(12):269-270,274
外来语指的是一种语言中来源于别的语言的词汇。日语的外来语也称"伝来語"或"洋語",其中大部分是来源于英美语系,也有来自葡萄牙语,法语,俄语等语言的词汇。在日常会话和文章当中使用很多外来语是日语的一大特点,日语外来语一般用片假名书写。1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一方面大量地吸收接受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并没有放弃传统文化,在新旧、内外相交相冲之下,日本人却能将外来文化融入日语中产生出日语外来语。该文以源于英语的外来语为例,通过分析日语中外国语转变为外来语的过程,探究其"外表-词汇构成"和"内在-意义"的变化,进而透视出日本文化吸收改良外来文化的特点--外来本土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気"字在日语中被广泛使用。关于"気"的日语词汇衬映出日本国民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意识形态等诸多性格文化特征,在日语表达里独树一帜。文章通过对日语"気"一词以及"気"的惯用语的分析,阐述了日本人纤细而敏感的心理活动。另外,从日本文化的角度出发探究日本人对"気"情有独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们学习日语的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学英语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而学日语是笑着进来,哭着出去。"这就是说,刚学习日语时觉得容易,但越学越觉得难,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日语中存在着复杂的敬语体系,这些敬语现象体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交单的辨析。  相似文献   

17.
留学日本,不能不说语言是一关。对于那些英语非常好,日语尚未过关的朋友,报考日本一流大学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代理早稻田大学在中国招生的北京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日本部经理、王铁军先生建议:英语好可马上报考日本一流的早稻田大学北九州研究生院,日语可以在留学以后慢慢加工。以英语成绩考入日本著名大学的朋友,可以在课堂上接受欧美著名教授的指导,在生活中轻松学习日语,我们称其为一举两得的留学。  相似文献   

18.
日语的汉字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两种。音读词是根据中国汉音、吴音汉字的发音而形成的词汇。这类词汇在现代日语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现代汉语的发音与"汉音"、"吴音"的发音有很大的差别,使汉语汉字的发音与日语发音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但还是有许多规律可寻。论文主要从拨音、长音、"イ"收尾音、口付き汉字、拗音五个方面探讨《日本当用汉字》中音读汉字与汉语汉字发音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庞婷婷 《考试周刊》2012,(18):79-80
暧昧表达方式是日语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试从语音与词汇、文化这两个方面分析日语暧昧性的原因,希望能对日语学习和日本文化的理解有所帮助。从语音与词汇方面来看,由于日语中拍的构成简单,种类也很少,因此日语的同音词现象比较突出,再加上有很多多义词,经常会造成表达模糊。从文化方面来看,日本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被动文化"。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自我主张的放弃。抑制自我,叙述观点、评价事物不张扬,总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日语中不仅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在日本社会中还存在着针对女性的大量词汇。从报纸中该类词汇的使用频率,可以体察出当代日本女性的真实社会地位。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词汇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文章从复合词——"男性""女性"构成的复合词——在日本报纸上的使用频率,分析当今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中国隋唐文化特别是宋文化对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