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摔跤规则演变看我国古典式摔跤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摔跤新规则的特点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 ,结合九运会比赛执行新规则后的技术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 :古典式摔跤站立技术的各种手法“转移”和“过胸摔”技术使用率和成功率都高于其它技术 ;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滚桥”和“提抱”技术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跪撑技术是比赛决定胜负的重要手段。预测了我国古典式摔跤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前言:在古典式摔跤比赛中,运动员有机会通过提高跪撑摔技术将对方摔成双肩着地,或使用各种抓握或抱持方法得分。因此,我省运动员在迎接全国第七届运动会古典跤的训练和比赛进行准备时,改进跪撑摔技术更具有重要意义。古典式摔跤是由站立摔和跪撑摔两部分技术组成,如何安排这两种技术的训练比例,或者说在比赛的总得分中,使用这  相似文献   

3.
赵明 《体育世界》2010,(7):71-72
为了使摔跤,尤其是古典式摔跤更加紧张、激烈、精彩,更加具有吸引力。2009年2月份在法国举行的男子古典式摔跤世界桥比赛,再次修改了古式摔跤竞赛部分内容。竞赛规则的改变必然会导致摔跤的对抗激烈程度,站立摔与跪撑摔的比例关系,以及在训练要求、技术、战术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对竞赛规则的变化,结合前两三年几次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的逻辑分析,阐述规则改变后给古典式摔跤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以及如何根据规则变化指导今后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4.
前言 自1996年国际摔联在亚特兰大会议以后,重新修改了国际摔跤的竞赛规则,其中对跪撑技术要求高了,使跪撑技术在今后比赛、训练中得到更加重视。现在的比赛主动使用技术动作不成功就重跪撑开始,由界内摔到界外,无论是站立或跪撑动作只要是有效技术回来后从跪撑开始,这样一来跪撑在比赛中时间也长。所以说现代摔更注重运动员的跪撑实力。  相似文献   

5.
关于摔跤站立技术与跪撑技术训练安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近年来摔跤规则的修改,古典跤、自由跤的站立技术与跪撑技术在比赛中得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站立技术为中心已经向跪撑技术为重点转移,这无疑给我们训练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也是我国教练员在今后训练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女子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战胜对手需要全面综合的竞技能力。技战术的全面性及灵活运用是取胜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现场观摩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63名女子摔跤运动员在2019年河南省摔跤冠军赛中各种技术的运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女子摔跤运动员整体的对抗能力与国内的高水平运动员还存在差距,站立、跪撑技术动作比较单一;抱单腿和转移技术是站立对抗的主要技术动作,使用率占45.7%和32.4%;抱腰滚桥的使用率占跪撑技术38.5%。建议:提高河南省女子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强调技术与战术的结合,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突出针对性训练和先进训练手段与方法的更新。  相似文献   

7.
通过国际摔跤联合会对古典式摔跤规则修改前的2008年奥运会和修改后的2009年全国运动会比较,结果:1)规则修改后,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动作和得分能力有所下降,但使用动作的成功率有所提高;参赛运动员在90 s站立摔过程中比分取得优势后,30 s跪撑摔的积极性大大下降;2)规则修改后,参赛运动员站立动作使用的比例增加,逼迫对手出界成为站立主要得分手段;跪撑反抱技术动作的使用比例大大下降,抱腰滚桥成为最主要得分手段;3)规则修改后,站立逼迫对手出界和跪撑主动出界成为常用的空间战术;比赛攻防节奏有所下降,但攻防成功率有所提高。建议:我国古典跤运动员及时应对摔跤竞赛规则的变化,充分发展和提高逼迫对手出界和抱腰滚桥这两大关键技术,在比赛中达到技术与战术的一体性化,在重点级别形成高水平的竞争群体,才有可能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有更大作为和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从亚洲锦标赛看我国自由式摔跤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9年亚洲自由式摔跤锦标赛中外运动员使用技术及得分情况的统计表明:当今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使用的站立技术主要是抱单腿摔、抱双腿摔和压颈转移,跪撑的主要技术是滚桥和骑缠接滚桥,其次是交叉握小腿。鉴于我国运动员被判消极和被警告次数过多,建议平时加大体能训练的力度,加大国内比赛裁判员执法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摔跤比赛对抗日益激烈,无论是在站立状态还是跪撑状态下,攻防转换速度的加快使得连贯技术已经成为自由式摔跤比赛重要的得分方法之一,从自由式摔跤的动作特点出发,对自由式连贯技术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广大摔跤教练员和运动员如何更好地进行训练并掌握这一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试论古典式摔跤跪撑中抱腰滚桥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玛 《西藏体育》2003,(4):37-39
随着摔跤运动的不断发展,比赛规则不断改进,尤其是跪撑角斗时间的增多,对运动员跪撑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跪撑的实力和技术则成了比赛中决胜的关键和重要因素之一,而抱腰滚桥则是摔跤比赛中最常见、得分最多的跪撑动作。本文通过对摔跤运动员的赛场调查、收集资料和技术统计进行研究分析,说明抱腰滚桥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摔跤基础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湖北体育科技》2017,(11):1002-100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第13届全运会女子自由式摔跤预赛中48KG级别前十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站立技术的使用次数和得分明显高于跪撑技术,而跪撑技术的成功率高于站立技术;技术使用的得分比例高于失分比例;站立技术在使用次数、成功次数、得分上保持较大的一致性,而跪撑技术的使用差别非常大,主要集中在滚桥技术,其次是锁臂和反抱技术;摔跤比赛的胜利既要有高超的进攻能力,又要有具备优越的防守能力,既要保证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与连贯性,又要熟练掌握攻防反技术,同时良好的体能素质是确保比赛胜利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摔跤技术的发展和规则的不断修改,现代摔跤更加趋向紧张激烈,摔跤比赛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进攻的技术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站立状态还是跪撑状态下,攻防转换速度的加快使得连贯技术的运用才能增加比赛时取胜的效率。反抱大腿连贯技术已经成为自由式摔跤比赛重要的得分方法之一,从自由式摔跤的动作特点出发,对反抱大腿连贯技术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了阐述。以便为广大摔跤教练员和运动员如何更好地进行训练并掌握这一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摔跤运动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古典式摔跤尤其突出,在几次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古典式摔跤的进攻技术比较集中,站立摔以过胸和过背为主,而跪撑角斗中的主要进攻技术就是“滚桥”。“滚桥”在比赛中使用次数之多,成功率之高,超过了任何一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捧跤运动的不断发展.比赛规则不断改进,跪撑角斗技术的增多,对运动员跪撑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跪撑的实力和技术则成了比赛中决胜的关踺。而滚桥技术则是自由式摔跤比赛中最常见、得分最多的跪撑动作。本文通过对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赛场调查、收集资抖和技术统计进行研究分析。说明滚桥技术住自由式捧跤比赛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训练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5年5月,国际摔跤联合会对古典式摔跤的规则进行了较大的改变,比赛由过去的一个级别三天赛完改为一个级别一天赛完,每场比赛由过去的三分钟两局改为两分钟三局,取消消极跪撑的判罚,每局的前一分钟为站立摔,后一分钟为两个30秒的反抱躯干摔。新规则实施后,针对这一规则,本文从教练员的角度分析新规则的有关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摔跤运动员技术单调,动作不连贯,控制不严密,站立接跪撑使用方法不合适等问题,对自由式摔跤中的连贯技术训练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2006年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跪撑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发展方向,结果显示:使用跪撑技术成功与否是获得古典摔跤比赛胜利的关键,而在跪撑技术的使用中又侧重于滚桥和提抱之两种跪撑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8.
采用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规则修改前后全国男子古典式摔跤171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研究规则改变后技术发生的变化,分析古典式摔跤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规则修改给古典式摔跤运动带来很大改变,由过去以跪撑技术为主的得分手段变为以站立技术得分为主。  相似文献   

19.
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强 《体育科技》2003,24(1):31-33
对 2 0 0 0年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跪撑技术进行统计 ,分析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发展趋向 ,结果显示 :使用跪撑技术成功与否是获得古典式摔跤比赛胜利的关键 ,而在跪撑技术的使用中又侧重于滚桥和提抱这两种跪撑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20.
易善军 《体育科技》2010,31(1):59-61,71
根据古典式摔跤新规则改变的特点,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我国十运会预决赛成绩统计和技术的分析。结果表明:十运会古典式摔跤预赛主要得分动作是站立"过胸"和"转移";决赛主要得分动作是跪撑"提抱"和"滚桥"。比赛名次都有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