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部决定将经典京剧唱段试点进人中小学课堂,此举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开设京剧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评论者指出,所谓的让中小学生唱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却打上了让人疑虑的“文革”样板戏“借尸还魂”的烙印:15首京剧教学曲目中,竟然有13首是样板戏。暂且放置这个问题不谈。在笔者看来,和最近兴起的国学热一样,试图用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事件中透出的,其实是国人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意愿上的焦虑和迷茫。  相似文献   

2.
据媒体披露,教育部最近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修订,增设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区的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其中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被确定,除4首出自传统京剧,其余11首均为文革样板戏唱段,  相似文献   

3.
《教师博览》2008,(3):18-18
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目前,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教学唱段,《穷人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京剧唱段都人选。  相似文献   

4.
信息     
今年将在全国10省市区试点开设京剧课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目前,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教学唱段,《穷人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京剧唱段都入选。  相似文献   

5.
胡春 《云南教育》2008,(4):41-41
新学期伊始,校园不复平静,不过先声夺人的却是教育部。近日,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决定从今年3月到明年7月,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其中也包括广东。目前,包括《穷人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唱段在内的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将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  相似文献   

6.
京剧“样板戏”,这一曾经风靡全国的“特殊”剧种,很久以来都被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时代产物”。撇开其政治因素不说,它不仅承载了我国许多优秀音乐工作者的梦想与希望,而且在京剧发展史上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样板戏”的音乐改革历来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其在创作思维、声腔结构、伴奏配器,主题音乐等方面与传统京剧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最近听说教育部把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在一些地方学校进行教学试点而引起很大争议。其实这件事并不坏,不像网上有人惊呼“样板戏又回来了”。1970年代后期,从事戏曲研究的人士就一再呼吁,应该把传统艺术的欣赏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但那时无数次的呼吁都没有下落,连个答复也没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京剧"样板戏"的旋律、调性、音乐织体分析多样的旋律发展手法的应用对京剧"样板戏"的乐队编制及配乐部分进行了浅析,并对京剧"样板戏"中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这件由教育部一道指令惹出的事儿,虽然在曲目选择上选了太多的样板戏,惹得京剧界和文化界很多人不高兴,但我猜教育部此举,目的倒不见得是要为文革张目,其用心还是复兴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为了让娃娃们好接受一点,于是选了容易学,而且孩子的爹妈都耳熟能详的现代样板戏.   ……  相似文献   

10.
黄兰 《广西教育》2008,(35):15-15
据悉,今年3月至明年7月,教育部将在10个省(市)中小学进行“京剧进课堂”的试点,要求每个试点省市各上报10所小学、10所中学作为试点学校。这些学校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把包括“样板戏”剧目在内的一些京剧剧目选进中小学课堂,一方面是为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另一方面是欲以此为突破口夺回因大众文化冲击而失去的文化领导权。这反应了我党对文化领导权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处理文化问题上存在有弊端,而葛兰西的有关文化领导权理论可以在此领域为我们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2.
京剧进小学校园,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认为,京剧进校园是件大好事,却因进校园的曲目样板戏过多引起争议,为此,他联名40多名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减少样板戏数量,并亲自推荐了8段传统京剧曲目。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并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为教学内容,首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为期约一年半。在这份通知中,教育部对“京剧进课堂”的意义简要地概括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然而通知发出后,竟然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空前热议,其中不乏质疑、反对者。那么,“京剧进课堂”是否可行、又应当如何进行呢?  相似文献   

14.
夏丽萍 《宁夏教育》2013,(11):37-37
教育部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认真落实国家教育部实施的“京剧进课堂”教育政策。在对音乐鉴赏课《国之瑰宝——京剧》进行教学设计时,通过分析学情我发现,学生对京剧比较陌生,也不太喜爱。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针对学生的年龄、兴趣、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新学期,教育部决定京剧试点进入课程,诚然,开设京剧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让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但由教育部发文件要求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增加京剧内容,恐有“三忧”。  相似文献   

16.
顾鑫浩 《文教资料》2009,(18):174-175
历史的阻力和事物自身的发展逻辑是不容违背的,因此"样板戏"对京剧的""大跃进"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要和传统戏曲落后的阶级属性决裂,一方面又拿不出实质性的代表"社会主义"的戏曲表演形式."样板戏"在形式上的变革,给当时作为主体的京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这种破坏主要表现在对传统京剧美学的消解.本文试从建国后的文艺政策出发,通过比较"样板戏"与传统戏曲的差异、寻找其形式上的创新因素来探讨<沙家浜>的文学史价值.并且,本文试图结合相关影视编导知识,对样板戏的艺术性进行重评.  相似文献   

17.
聚萍 《老年教育》2014,(6):12-13
"样板戏"名称的由来 1963年下半年,在全国文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京剧要不要演现代戏"的大讨论。1964年6月初至7月底,在北京举办了将近两个月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从此,京剧古装戏彻底停演。在这段时间里,江青为了从文艺舞台走向政治舞台,先是建议根据同名沪剧的剧本创作京剧《红灯记》和《芦荡火种》(即后来的《沙家浜》),继而又插手这次京剧现代戏汇演中呈现的优秀剧目的修改。而当时,她也只是把这说成“种实验田”。  相似文献   

18.
传统京剧与现代音乐的相互融合发展是当代戏剧艺术发展的必然,它避免了传统京剧创作中过于单一化、程式化的弱点,使现代京剧音乐对传统艺术手法有了继承和创新,在保持“京味”不变的基础上积极吸取了莛他兄弟剧种、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和当代的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及西方音乐等,给京剧带来了新的活力;因而出现了样板戏、京剧交响乐、京歌等一些新的艺术形式,它们不断丰富着当代戏剧艺术的宝库,使当代戏剧艺术的殿堂构建日渐宏大瑰丽、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19.
最近听说教育部把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在一些地方学校进行教学试点而引起很大争议。其实这件事并不坏,不像网上有人惊呼"样板戏又回来了"。1970年代后期,从事戏曲研究的人士就一再呼吁,应该把传统艺术的欣赏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但那时无数次的呼吁都没有下落,连个答复也没有。  相似文献   

20.
吕赟 《辽宁教育》2008,(5):45-46
不久前,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确定了15首曲目,在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教育部的用意是:继承传统艺术从少年儿童抓起。笔者认为,这将对京剧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