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朝熙 《钓鱼》2004,(18):30-30
看到《钓鱼》杂志上先生大作之后的《作者简介》,才知你我都是直奔古稀的人了。论年龄,我可能比先生还大三四岁.说钓鱼,虽然说起来也钓了好几十年的鱼,全然没有先生对垂钓有所研究。拜读了张先生不少论著,受益匪浅。然而,近日病中读到先生《认识灵钝才能把握灵钝》一文(见《钓鱼》04/16期),倒想谈点我的浅见,旨在与张先生探讨、商榷。  相似文献   

2.
经唐无忌先生的引见和介绍,笔有幸拜识了大名鼎鼎的张盛裕先生。张先生的令尊是三、四十年代上海滩集邮界名震遐尔的张赓伯先生。张赓伯先生当年任职于交通银行,邮藏邮识俱佳,尤以邮史研究见长,人称“邮史矿”,主编过《邮典》、《新光会刊》,所《邮海沧桑录》等为时人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3.
球傅士信箱     
浙江宁波林校99环境(2)班林晓申同 学:我是《足球世界》的忠实读者,我想问博 士世界足球先生是怎样评选出来的,1990~1999年的世界足球先生都分别是谁。 球博士:第一个以足球先生名义进行评选并得到国际足联认可的活动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法国三大著名足球报刊之一的《Onze》(即《11人》)杂志就策划了欧洲最佳球员的评选活动,评选方式是:以欧洲资深足球记者的评选来确定当年最佳球员的归属,得票最多者将会荣膺欧洲足球先生称号。1989年《Onze》杂志更名为《OnzeMondial》(即《…  相似文献   

4.
张莘农先生在其《“外国在华邮政”不属于中国邮政历史范畴》(见《集邮博览》2001年4月号,以下简称“张”)一中提出了对《外国在华邮政属于中国邮政历史范畴》(参见《集邮博览》2000年6、7月号,以下简称“众”)一的看法,并要求进行“商榷”。笔先以本求教于张先生,先生是前辈,如有不当之处请先生再次赐教以求真谛,  相似文献   

5.
廖文伟 《收藏》2007,(4):84-85
东海逸民先生发表在《收藏》2006年第5期(《对〈多娇江山入画来〉一文的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质疑》),读过之后却让人产生许多疑惑。在享誉海内外的《收藏》上撰文作学术,应该是件严肃的事情。逸民先生的《质疑》似乎过于随意,不少所质之疑被“质”之后,反倒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先生是刻意对读者来个抛砖引玉呢,还是在考验笔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考证能力?尽管如此,除了谢谢逸民先生为笔者求真伪之举作出响应之外,依旧担心先生这种善意的质疑会造成以讹传讹的混乱,于是不得不作一回答。  相似文献   

6.
达摩被称为少林武术祖师,其根据除了《少林拳术秘诀》所云达摩创罗汉十八手,后发展为少林五拳外,就是《易筋经》前李靖之序云达摩曾传《易筋经》、《洗髓经》。唐豪曾对《易筋经》作了详细的考证。他在《少林武当考》中指出:“此书疑是羽流所作,托名达摩以售其欺者耳”,断定《易筋经》为道教或修道者所作伪书。看《易筋经》内容,几乎无一不是道教养生的传统方法。唐豪先生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此后,达摩传《易筋经》和创少林拳之伪,遂成定论。这是唐豪先生于少林武术研究最重要的贡献。但唐豪先生又说:“不但李序所云达摩适魏年月…  相似文献   

7.
鄢宇 《围棋天地》2006,(12):75-75
今年《围棋天地》第5、第7和第9期上,先后发表了江志鑫先生和陈祖源先生关于围棋起源尤其是“黑先白先”的争论文章,形成了《天地》创刊以来少见的争鸣,十分有趣。对此我有些个人愚见,也想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8.
周泗宗 《围棋天地》2000,(10):34-36
章必功先生的文章《围棋的哲学内涵》引起了我的兴趣。读过章文之后,又翻出《围棋天地》1997年第一期和第三期,重读了马诤先生的《围棋的起源》。参与讨论从唐朝便存在的一个古老的争论话题——围棋是哪个时代的产物——实在让人感到快乐,因为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历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集邮博览》的前身是《北京集邮》,1985年第4期《北京集邮》奏响了风景日戳序曲,该期第26页刊载的杨慧琳先生《重视极限明信片邮戳的选择》一,提出了极限片的邮戳应以邮政日戳(包括风景日戳)为最佳选择,这是较早提倡用风景日戳制作邮品的章,因而特别引人注目。第29页刊载的杨耀增先生《借鉴、择善而从》一,首先介绍了台湾省邮政部门镌刻和使用风景日戳的情况,又联系大陆实际谈到:“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全国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大量的游客,  相似文献   

10.
谭大江 《武当》2000,(11):41-41
本刊自今年以来,连续不断接到北京田克延先生的电话,就因为1999年《武当》第一期刊登了云南黄鑫《八卦掌基本知识》一文,其中援引了康戈武先生十几年前(1984年)于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会刊发表的一篇《八卦掌源流之研究》,说到“田回之八卦掌学于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解佩启先生的大弟子史俊杰”,触及了“阴阳八卦掌”的源流历史和其父田回先生的声誉,田克延先生表示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家的权益——他要把黄鑫、康戈武、解佩启等——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阅读了杨耀增先生的个人文集《邮坛闻见录》。这本书是最近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汇集了杨耀增先生所撰邮文一百多篇,计36万字。  相似文献   

12.
裘史石 《武当》2006,(9):27-31
看过元庄先生整理,并在《武魂》2004年二、三期上发表的顾留馨先生遗作《从缠丝劲问题谈起》一文,先是惊异,次是不解,继而愤慨。读完之后如鲠在喉,不吐难快。既然元庄先生在41年前参与“缠丝劲问题讨论”的绝大多数老一辈太极拳家已经作古的今天,将其父所遗高论付梓,那么,我们就不能不谈谈看法了。  相似文献   

13.
看了2006年第五期《中国钓鱼》余政钓友文章《这是一条什么鱼?》和何川先生文章《奇怪的鱼,是重唇鱼,还是丁鱥?》,本人常在额尔齐斯河流域垂钓,经常碰到这种奇怪的鱼,如果判断没错,应是丁鱥。  相似文献   

14.
古修玄 《精武》2004,(2):39-41
2002年9月,笔者之《古劳咏春拳阐宗》在《精武》发表后,至今一年有余。闲时又细阅梁挺先生之《咏春传正统》、梁伟明先生之《咏春拳专辑——粤派咏春拳的几个支系》,不禁赞叹两位先生务实求真、不辞劳苦的精神,为探寻本门根源付出不少汗水。但却引起了笔者对梁赞故居说明内容之“咏春拳源流”的质疑,故撰本文,阐述梁赞祖师传下之佛山咏春拳与古劳咏春拳之比较。  相似文献   

15.
水原明窗先生逝世已届十周年,《上海集邮》拟辟专栏以志纪念,我是水原先生生前挚友;张乐民先生望我写些水原先生事迹,从而激起我对水原先生的怀念。  相似文献   

16.
沙愚 《钓鱼》2010,(10):20-21
《钓鱼》杂志曾发表过刘定龙先生的《悬坠钓五十讲》和张铨先生的《从"跑铅钓"到"走线钓"》两篇文章。史为林先生读后深受启发,于去年第十四期《钓鱼》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让"跑铅钓""跑"起来》的文章,附和刘定龙、张铨先生,并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今天发表的文章是沙愚先生对史为林先生文章的不同看法。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本刊意见。  相似文献   

17.
若水 《收藏》2012,(7):140-142
2009年,91岁高龄的周汝昌出版了《我与胡适先生》一书,详细讲述了他从20世纪40年代因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大文豪胡适先生书信交往而走上研究《红楼梦》之路,并为之倾注一生的心迹历程。  相似文献   

18.
马建华 《钓鱼》2005,(19):33-34
《钓鱼》杂志2005年第10期发表了四川柳树仁先生的一篇《调灵敏和钓灵敏是两码事》的文章,其本意是就《钓鱼》2005年第2期《调灵调钝是基础》一文.同河北建国先生共同探讨调灵调钝和钓灵钓钝的有关认识。本人拜读了上述两篇文章.为了全面的把握两人争论的焦点.又进一步拜读了柳先生在《钓鱼》2004午17期上发表的《推倒灵与钝的围城》一文.进而也有了一些认识,很多看法同柳先生的见解不同.斗胆说出来请柳先生斧正。  相似文献   

19.
于志钧 《武当》2000,(10):36-39
颜紫元先生在《武当》2000年7期发表题为《吴式太极历代宗师传略(之二)》一文,极力贬低武术老前辈,尤以对我的老师吴图南先生多有诽议。吴图南先生早已辞世,作为弟子,有义务澄清颜文的诽议。  相似文献   

20.
也许你可以说由《世界足球》杂志评出的世界足球先生最能表达球迷的心愿,或者《11人》杂志评出的欧洲足球先生更具历史味道,但你还是不能否认由国际足联评出世界足球先生是最具权威的。在2000年的罗马,国际足联终于揭开了这一悬念。2000年度世界足球先生法国球星齐达内凭借其在欧锦赛中的出色发挥,在2000年度世界足球先生的评选中以370票的成绩获得了该奖项,在评比中获得2至5位的分别是菲戈(329票)、里瓦尔多(263票)、巴蒂斯图塔(57票)和会甫琴科(48票)。附:齐达内(ZinedineZID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