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Internet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公司、政府机关或住宅小区采用宽带网接入方式。宽带网接入的计费与传统的拨号上网计费有根本的差别,宽带网中一般采用以太网+IP协议,而IP协议在设计时对于用户管理及计费考虑不足,造成计费、管理的很大麻烦。我们利用Linux的NAT作为局域网的网关,为校园网提供接入服务,同时自己编写监控系统,监控系统随时在局域网中捕捉ARP包,能够自动发现在线的所有计算机,并建立IP地址和网卡MAC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小学校的校园网,电信部门所能分配的真实IP地址极少。IP地址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校园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利用一个真实的IP地址,实现内部网络共享Internet连接,并将多台内部网络服务器对外发布,使用户在外部网络也可访问是在缺少IP地址的情况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实践,笔者在Windows Server 2003上利用NAT技术实现了上述功能。本文将对NAT技术及其在校园网中的作用和实现方法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校园网IP地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一种IP地址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各项功能设计,并基于数据库技术和设备控制技术进行了具体开发,实现了IP信息管理、IP计费、IP上网日志记录以及IP安全控制等功能,很好地解决了校园网IP地址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尤其是IP地址盗用问题。系统具有跨平台运行、数据库可移植等特性,其良好的实际应用情况证明了这是一种有效的IP地址管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校园网IP地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一种IP地址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各项功能设计。并基于数据库技术和设备控制技术进行了具体开发,实现了IP信息管理、IP计费、IP上网日志记录以及IP安全控制等功能。很好地解决了校园网IP地址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尤其是IP地址盗用问题。系统具有跨平台运行、数据库可移植等特性,其良好的实际应用情况证明了这是一种有效的IP地址管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ISO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五个功能域,并重点阐述了目前校园网在用户管理和计费通常采用的两种主要策略——基于IP地址的管理和计费策略以及基于用户的管理和计费策略,从管理方式、实现方法、计费原理、优缺点分析及前景等几方面对这两种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多数校园网都是采取基于IP地址的认证控制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计时或报月上网计费。因此用户往往利用这些特点,以某一个用户个人名义申请接入而让几个用户或黑网吧共同使用,共同分担网络费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Linux的透明代理提出了一种用户上网和内部IP地址的服务器在因特网上提供服务的解决方案,利用双网卡实现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物理隔离,用户主机通过透明代理连接外部网络,实现内部地址的Internet服务器给外部网络提供服务,解决了用户主机通过合法域名访问与自己同一网段的内部Internet服务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大部分只允许拥有校内IP地址的授权用户访问,该文提出利用vpn技术在校园网的基础上架构一个安全、可靠的专用虚拟网络,使得在校外通过拨号等方式上网却没有固定IP地址的用户可以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  相似文献   

9.
校园网用户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校园网用户信息进行记录和追踪,以便进行网络管理维护,对各种网络安全事件进行自动定位和分析,本文提出通过关联IP地址、MAC地址、用户账号、交换机端口等信息,对校园网用户进行上网自动记录和跟踪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应用该方法设计实现了校园网用户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Linux的透明代理提出了一种用户上网和 内部IP地址的服务器在因特网上提供服务的解决方案。利用双 网卡实现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物理隔离,用户主机通过透明代 理连接外部网络,实现内部地址的Internet服务器给外部网络 提供服务,解决了用户主杌通过合法域名访问与自己同一网 段的内部Internet服务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网络计费的一般方法和原理 ,分析了目前校园网计费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个集计费、查询、监控、维护于一体的校园宽带网计费系统的解决方案 ,使其既能保证计费准确和网络安全 ,又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在多出口校园网环境下内网和外网的双向访问的存在问题,通过智能DNS对不同ISP用户针对同一域名分别解析各自所在网络的IP地址,保证不同网用户通过各自网络链路访问内网服务器。同时结合网络出口设备,分析了内网用户访问外网时,通过不同ISP出口链路解析不同IP地址,实现出口DNS链路负载均衡。为解决不同ISP网络之间由于带宽窄而造成访问速度慢、访问超时等问题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IP地址是给每一台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惟一的32bit地址(目前的IPv4网络协议下是32位,下一代IPv6网络协议下是128位)。Internet是通过IP地址来准确定位的,通常先按IP地址中的网络号net-id找到相应网络,再按主机号host-id找到相应主机。若局域网上有两台主机IP地址相同,则两台主机相互报警,造成混乱,形成IP地址盗用。IP地址盗用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正常使用,给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和网络计费等带来了巨大影响。一、IP地址为什么被盗用IP地址被盗用的原因非常多,主要有以下三点。1.IP地址的缺乏。随着Internet…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广东化工制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网络状况的具体分析,找出其所存在的诸如:某些应用消耗Internet出口带宽资源过多导致其他正常Internet访问需求无法满足;由于下载管理不善和安全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校园网内部病毒泛滥;通过代理方式上网使得网络管理混乱、费用流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应用基于二次认证的网络管理、计费系统;同时,部署网络版防病毒墙和网络版防病毒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论述了如何更好地管理校园网并保障其安全。  相似文献   

15.
国内高校网络都接入教育网,教育网速度慢是众所周知的,虽然很多高校都采用双出口的方式提高校内用户访问Internet速度,但从Internet访问校园网内部资源速度还是很慢.校园网内部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在校内访问很快,在校外访问速度却很慢,以致无法正常访问.此外,图书馆购买的一些数字资源访问时限定了IP地址范围,校内可以访问,校外却无法访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给出了基于VPN+NAT技术的解决放案.  相似文献   

16.
目前针对校园网认证管理使用最多的技术就是802.1X认证。但是使用静态IP地址管理给校园网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传统的DHCP协议可实现动态IP地址分配却无法实现接入用户的权限分配,在网络中找到安全性与易用性的平衡点成了一个重要的目标。结合802.1X和Option82技术,构建一个权限清晰的校园网。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校通过光纤专用线路,以局域网方式接入 Internet,校园网络用户对Internet 和教育城域网的所有访问均通过代理服务器完成。在代理服务器上安装了3 块网卡,两块网卡采用合法I P 地址,接入 Internet 和城域网;  另一块网卡则采用私有 IP地址,通过代理服务器实现内部校园网与Internet、教育城域网的连接,动态包过滤和访问管制等功能代理服务器安装了 W i n d o w s   2 0 0 0   S e r v e r 和Winroute。 一、  网络的基本情况 我校目前连上Internet 的计算机总数达到 300台左右。我们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将不同部门、不同机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网络》2006,(8):75-75
Internet接入是校园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由于用户数量大,而且上网的时间比较集中(如中午和晚上下课后),用户认证对系统的性能要求很高。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接入CERNET,而CERNET的计费策略是国内包月,国际按流量计费。因此,很多高校早期采用了粗放型的认证方式,即国内地址直通,不需要账号,而国际地址则需要设置代理服务器(Proxy),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方可访问。代理服务器的性能较低,一般只能承担不到一千用户同时访问,而且国内直通的方式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追查比较困难。目前这种方式已经逐渐被网关认证和802、1x认证方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19.
春节期间,学校的电脑老师到家做客,话间提到学校的校园网。目前校园网有一条ADSL线路上网。能否实现外面的用户,如学生、家长等也能访问校园网。笔者这些天恰好做这方面的实验,家中也安装了ADSL线路,与学校的线路配置基本一致。现在把实验的结果与大家分享。一、原理目前,ADSL用户的接入端(用户端),在用户上网时互联网提供商会分配一个动态IP地址给上网的主机。如下图:  相似文献   

20.
部署的需求分析部署802.1X时,大多数校园网用户接入控制方法为出口网关控制方式。即只在用户访问校外资源时通过出口网关设备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此措施主要用于用户上网计费。校园网出口一般会增加防火墙、控制网关、流量控制等网络设备,对校园网进行安全计费控制,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