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宋强 《出版广角》2016,(21):6-9
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学发展水平,主要是看其原创作品,因此,要重视纯文学作品的出版和营销,唤起读者阅读文学精品的兴趣,这直接关系着民族阅读能力的增强和阅读水平的提升.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推广,一定要以文学的方式进行,要让作者、读者都能从文学活动中受益,从而达到销售目的.  相似文献   

2.
富媒体是在移动互联时代被广泛运用的信息传播方式,出版界正在尝试把它应用到文学出版物中.富媒体具有兼容性、集约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可以用于塑造作品的文学性,充实读者的观感体验,建造作品的智能数据库,从而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积极性,是拥有光明未来的出版形式.在开发富媒体文学出版物时,技术与艺术的辩证统一,强烈的读者意识和密切的团队协作是三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于20世纪60代发出了"作者之死"的感概。"作者之死"非某个作家的死亡,只是以后现代的宣言终结了作者在文学乃至文化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和霸权地位,宣告了自由读者的诞生和读者主体地位的确立。由此,读者获得了自由与创造的主体地位,阅读成为读者积极主导的自由游戏;另一方面,以作者为中心而形成的作品结构及其作品所负载的意  相似文献   

4.
王迅 《出版广角》2014,(2):44-45
正因为商业化的出版行为无疑会影响作家的创作心态和艺术走向,所创作的作品其艺术原创性自然也会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作家的写作能力会不断退化,影响到中国文学的整体创作水平。2005年,余华的《兄弟》创下了文学图书市场销量之最,而时隔七年之后,余华试图以新长篇《第七天》刷新这个由《兄弟》创下的销售纪录,再次让文坛为之讶然。而这部让读者期待的作品究竟写得如何,小说内容和艺术质量与出版方的宣传是否相符,这可能是很多读者所关注的问题。笔者从阅读期待、图书包  相似文献   

5.
点文学作品只有走向市场被读者消费,被读者阅读后,才更有价值,而解决市场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出版的事,作家起效甚微,在作家与读者(作品被阅读)之间需要出版去构建桥梁,文学价值的实现需要文学出版。  相似文献   

6.
阅读推广活动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读者的感知和实际需求出发,以读者满意度、阅读心理、阅读能力、阅读行为四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不仅能反映阅读推广活动的实际情况,而且具有分析与指导阅读推广活动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李彦平 《新闻窗》2009,(5):94-95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在联邦德国兴起。它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种全新的方法论,确立了作品的意义是从读者对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诞生这一事实。它第一次把读者推到了整个文学活动的中心,从而使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读者是出版编辑工作活动的对象,作为一名出版编辑,时时刻刻要有读者意识,考虑读者的需求。本文试图以接受美学的理论,从学术、理论的角度论述出版编辑工作中强化读者意识的重要性。 一 出版编辑工作是以构建文化工程、传输精神产品为己任,不断奉献给读者以大量的科学文化信息,满足读者求知、求乐等方面的需求。但是一部图书“不是一座自言自语地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像一部乐谱的总谱,时刻等待着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只有阅读活动才能将作品从死的语言材料中拯救出来并赋予它现实的生命。”(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一部乐谱不是音乐,而只是一些死的符号,只有通过演奏活动,它才能变成音乐。一部电影在与观众发生关系之前,也只不过是一堆正片胶片。就一部图书而言,也是如此,在未经读者阅读之前,只不过是一叠印着铅  相似文献   

9.
对于报纸副刊属性的认识一直不十分清晰。通常,新闻同行会将它归于文学一类。而文学界虽然承认报纸副刊的文学性,但也只是将它作为文学的边缘地带。尽管有大量作家在报纸上大量地发表作品,然而真正代表他们文学水准的作品却不在副刊上——文学奖也从来不与报纸副刊结缘。  相似文献   

10.
肖亮 《传媒》2010,(11)
文学杂志发行量的普遍萎缩,并非当代文学缺少读者,而是文学杂志普遍缺少好作品,并且内容和形式都陈旧、单一、平庸,让读者提不起阅读兴致。《北京文学》多年来的改革,就是要逐步改变这种状况,全力提升读者对文学期刊的阅读欲望,最终重新赢得读者。而该刊近十年的苦心追求,逐步实现了这一目标,使刊物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北京文学》的道路对于我国文学期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读图时代”的图文出版热潮中,文学作品采用直接图文出版或“旧书新出”改装等方式参与其中.文学作品的图文出版折射出读者浮躁的阅读心态、文学走向的大众趋势和出版社的经营危机.作为依托于文字而存在的文学形式,文学作品的图文出版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作品文字地位的削弱、读者审美想象能力的下降和读者群体的分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①在这里,我们采用"文学接受"这个文学理论术语,而不采用传统的文学欣赏或鉴赏.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书籍装帧艺术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其作品就是推向图书市场的图书装帧设计,而读者是书籍装帧艺术审美主体.每一位读者的审美角度都带有主观性,但他们在实现审美判断时又有共性的客观标准.书籍装帧艺术审美的客观标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整体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一般来说读者总是运用这几个客观的审美标准来对一件书籍装帧作品进行审美判断,由此要求设计者一方面要使封面的设计尽可能概括和反映图书内容的主题:另一方面,要根据图书属性和内容,全面分析读者的审美情趣,了解他们的审美趋向,以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来满足目标读者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从而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14.
朱婧 《出版参考》2016,(7):60-61
2015年伊始,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隆重推出原创少儿文学读物,祁智先生的新作“芝麻开门”系列(4册).祁智先生以其纯净的爱心、专注的孩童视角,幽默地讲述了大钟亭小学四(1)班的同学领养不同小动物而发生的趣事.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周国平先生在参加该套丛书的首发仪式时说:“儿童文学是文学领域的天国,写出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文学领域的最高成就,而一个人只有变回儿童,有童心、有智慧才能进入这个领域.”这是对祁智先生的高度评价.笔者在责编该套丛书时,有针对性地将“艺术性”渗透到编辑要求中,从解读稿件内容到确定配图绘制手法,从编排设计到寻找纸张品种,试图让艺术之花在文学的天国中自由绽放,给小读者们营造纯美的阅读氛围.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近日,盛大文学对2012年的审读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审读报告显示,201 2年盛大文学旗下各网站均在内容审核和版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审读报告称,针对目前网络文学作品良莠不齐的现象,盛大文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方面提高作者和编辑的素质,提升网络文学内容质量,积极推出精品,引导读者高质量阅读.各网站都开辟了文学精品栏目,还特别与云中书城合作,推荐一些积极、正面、文学水平较高的传统作品,引导读者阅读;另一方面,盛大文学加强监管、审查力度,改善网络文化环境,推动网站的内容建设.数据显示,2012年盛大文学旗下六家网站,因含有违规内容删除作品9643本,通过用户有效举报查处违规内容495处,删除含有不良信息的论坛、博客、书评等共计224896条.  相似文献   

16.
散文一直被称为“文艺的轻骑兵”,是一切文学模式中最自由、最活泼、最不拘一格的写作形式。散文讲求谋篇布局的结构艺术,讲究诗一般的意境,讲求文采,要求语言优美,如抚弦美曲,娓娓动听;要求行文生动活泼,光彩照人。如果将新闻评论与散文“联姻”,从而把大道理说得优美动听,就能“优生”出更好的评论作品来,就  相似文献   

17.
李笑然 《青年记者》2016,(23):50-52
文:学是人生的审美反映,体现着一定时代、一定人群的人生精华.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一种生命的感动和召唤,蓄积了文学艺术家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具有真诚的、令人感动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极具求真、向上、律动、审美的情致. 文学本质的生命追问 林语堂先生曾在散文《做文与做人》中说:“世人常说有两种艺术,一为为艺术而艺术,一为为人生而艺术,我却以为只有两种,一为为艺术而艺术,一为为饭碗而艺术.不管你存意为人生不为人生,艺术总跳不出人生的.文学凡是真的,都是反映人生.”文学的起源是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文学的起源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文学的本质,从而阐明文学与社会、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关于文学活动的发生,中外文艺理论家众说纷纭,影响较大的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和中国新闻出版网联合举办的“名家荐诵,好书给中国”——二十一世纪社新书宣传展示活动于1月9日在北京举行。五名在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知名专家对二十一世纪社的新书进行了自己的阅读阐发。二十一世纪社社长张秋林在会前致辞中对经销商们的一贯支持表示了感谢。他说,“作为出版社来讲,最根本的诚信不仅仅是生意伙伴间的诚信,要注重和讲求出版物内容的诚信,注重和讲求对读者、对社会的诚信,二十一世纪社的经营理念就是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竭诚为读者提供好书。今天这个活动的举办沿袭了我们这个宗旨。”在荐诵会上,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回顾了中国幻想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认为正因为二十一世纪社在整合幻想文学包括出版《鬼磨坊》、“彩乌鸦”等优秀作品上作出的诸多先见性的工作,才引起了后来中国幻想文学出版如火如荼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从“读者阅读取向”、“本科生阅读行为习惯”、“本科生电子文献认识”、“电子文献使用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实际使用情况”等入手,对综合大学本科生阅读行为特征进行了“中样本”的调查研究。课题揭示了本科生读者阅读数字化倾向,专业外文献阅读取向集中在“文学、艺术和史传类”等现象,为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回归最本色的阅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美国“大阅读计划”是由美国国家人文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f orthe Arts)推出的一项活动,它以社区“共读一书”活动为基础,旨在激发大众对纯文学图书的热情。2005年,美国国家人文艺术基金会文学组与美国国家普查局合作发表了《阅读的危机:美国文学阅读的调查》的报告。这份报告结果显示,不到一半的美国成人今天依然阅读纯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