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进一步说明说谎者悖论和罗素悖论都是由于混淆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才形成的.并指出.“刘文”对这一观点的各种批评都是不能成立的。第二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悖论是一种逻辑矛盾,并对“刘文”否定悖论是逻辑矛盾的全部论据进行了系统的反驳。第三部分指出停论不是辩证矛盾.并指出“刘文”所以认为悖论是辩证矛盾,是由于它既把一切认识都有其客观的辩证法基础和一个辩证命题具体地反映了事物的辩证矛盾相混淆,又把实际上是辩证命题(不是悖论)的所谓“量子悖论”、“伽利略悖论”和悖论相混淆。  相似文献   

2.
"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在高校人文通识课程教学中虽然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但只要选取合适的视角,则并不难理解"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而逻辑悖论能够成为沟通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桥梁,一方面,逻辑悖论的本质是逻辑矛盾;另一方面,逻辑悖论能够体现辩证矛盾的精髓。此外,对逻辑悖论的解决又能够使人类知识得到进步。因而,逻辑悖论对于解决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教学疑难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说谎者悖论”产生的原因在于我们假设了所有命事实命题,而百假设了古黄二值的普遍有效性,因为即使在多值逻辑和无穷逻辑中,这类悖论仍然无法消解。实际上,命题可分为事实命题与非事实例题。事实命题有对应的事实,因而有真假,非事实命题没有对应的事实,因而是没有真假的。“说谎者悖论”这一类命题就属于非事实命题,没有真假可言,此前证明其为悖论的证明都误用了逻辑。既如此,悖论也就自然而然消解了。  相似文献   

4.
"千古之谜"的"低调"和"高调"消解 --含假句的论证不能成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有关“千古之谜”的一些论点及其论证,仍然被一些论者误解,所以,我们有必要加以重申和发展。古哲早已发现,“自(我指)涉”可产生假句(或矛盾句),这就消解了“初始谎者”悖论(P)。沿着这思路,不难进而指出,“强化谎者”悖论“这语句假”(Q),要么缺值,要么是假。逻辑派自己向来肯定:含假句的论证不能成立(这应该包括由“自涉”产生的假句 P、Q),那么,要用含 P、Q 的论证来证明“矛盾句为真”和“判决日常(自然)语言准死刑”也不能成立。这意味着(从逻辑派的低调标准看),“强化谎者”悖论 Q 已遭消解。再者,“仅是矛盾”大别于“矛盾被证”。从辩证“鹰”派的观点,同时也是逻辑派高调标准的“开明”观点看,“矛盾被证”问题仍然存在! 只有我们指出 Q 犯“复合命题”或“矛盾定义”谬误,“千古之谜”才真正(更彻底地)遭消解!以上的分析可同样适用于“这语句不真”(R)的“超二值谎者”悖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迄今为止所取得的与“无穷概念、逻辑”相关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分析了“概念、逻辑、悖论”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比了无穷理论体系中三个组成部分新、旧内容之间的主要区别,即经典无穷观和新无穷观,与“无穷”相关的经典数量体系和新数量体系,与“无穷”相关的数量形式的新、旧处理理论和技术(比如极限论)。进一步分析芝诺悖论、贝克莱悖论和罗素悖论家族千百年来悬而未决且不断繁衍壮大的原因,事实证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在对这三个悖论所揭示问题的研究工作中那种“忽视基础理论研究(重形式-轻本体)”的思路一直是错误的。得到明确的结论,现有“概念-逻辑”、无穷理论体系基础的缺陷使人们自古以来一直无法知道芝诺悖论、贝克莱悖论和罗素悖论是“三胞胎”悖论,它们生于、养于、受保护于现有知识理论体系,与该体系共存亡,在现有知识体系中不可能单独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悖论;人类2500多年来艰辛却无果的“无穷悖论”史证明了经典无穷理论体系中与“潜无穷-实无穷”相关的各种内容是错误的、必须抛弃;注重“概念-逻辑”的研究,构建、研发以“无穷规律、性质及其载体”为基础的新无穷理论体系及其相关的逻辑体系,是解决这“三胞胎”无穷悖论悬案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然而逻辑基本规律的现有表述并不科学。史天治提出了广义矛盾律,同时对逻辑基本规律进行了新的表述。新表述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公式,二是客观规律,三是思维法则。同一律适用于词和命题,矛盾律和排中律仅适用于矛盾命题,广义矛盾律适用于互斥性命题。表达逻辑基本规律应以客观的语言形式(词和命题)为基础,而不是以主观的思想事物(概念、判断、推理)为基础。论文利用逻辑基本规律解决了说谎者悖论和罗素悖论。  相似文献   

7.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悖论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仅仅与语句表达上的逻辑矛盾相关,而且还涉及到了非逻辑的辩证矛盾问题。因此,解决悖论问题需要从单一的逻辑形式的视域转向认识论的角度,即从与其相反的认识内容视域看悖论,探视悖论问题产生的哲学根源,以期从哲学层面对悖论问题做出统一处理。  相似文献   

8.
道德悖论的矛盾归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逻辑悖论的矛盾归属和解决路径入手,把握道德悖论的矛盾归属和解决思路,从而进一步显示道德悖论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弗协调逻辑是一种可以容纳“矛盾”的非经典逻辑,其所容纳的“矛盾”被称为“真矛盾”。在弗协调逻辑看来,逻辑悖论就是一种“真矛盾”,是可以被弗协调逻辑系统所容纳的。在分析逻辑悖论语法表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弗协调逻辑消解悖论的逻辑机制。弗协调逻辑作为一种解悖方案,实际上是隔离了悖论对系统的不良影响,这种隔离意义上的悖论消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其相对于协调而区分出来的弗协调,也具有重要的逻辑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02年,罗素揭示出集合论的一个悖论,这直接触及数学大厦的基础,它使哲学界、逻辑学界和数学界震惊,人们开始对悖论作理性的研究。那么,数学悖论的概念是什么呢?到现在为止,学术界亦无统一准确的定义。但普遍认为:如果某一理论的公理或推理原则看上去是合理的,但在这个理论中却推出了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或者证明了这样一个复合命题,它表现为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等价形式,那么我们就说这个理论中包含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标准逻辑的局限性,讨论了人工智能深入发展对逻辑学提出的各种要求,指出蓬勃兴起的各种非标准逻辑实质上都在从不同的层次或侧面探索如何处理各种矛盾和不确定性,它们实质上都在探讨辩证逻辑的数学化之路。其次,简单介绍了作者提出的实现辩证逻辑数学化的规划《泛逻辑学研究纲要》,及在纲要指导下建立的《标准命题泛逻辑学》要点,指出该逻辑系统在包容各种辩证矛盾的同时,有效地排除了逻辑矛盾。文章最后还介绍了世界泛逻辑研究动态和第二届世界泛逻辑大会,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逻辑--数学悖论是指仅借助于逻辑和数学的符号而得以构造的悖论.从历史发展看,其主要是指布拉里--福蒂(Burali-Forti) 悖论,康托悖论和罗素悖论,它们分别是在1897、1899及1902年提出的.逻辑--数学悖论的出现,明确地表明素朴集合论中包含有逻辑矛盾.解决逻辑--数学悖论,必须对康托的素朴集合论加以限制,特别是必须抛弃前面所提到的概括原则.按策梅罗的研究成果,只须对公理适当地加以选择,就可做到既能使新建立的集合论能成为数学的基础,同时又能确保新的理论不会导致悖论.  相似文献   

13.
逻辑矛盾仅是“量词-质词-真值词”皆矛盾的非等值关系命题,辩证矛盾仅是“主词-谓词-命题词”皆矛盾的等值关系命题。在以事实验证了一元与二元真值函数的断定一致性和能指完全性基础上,说明哥德尔定理对包含扩充自然数后的代数理论并不适用。为了实现形式系统可兼容的一致性和完全性,必须引进所指有辩证矛盾和断言无逻辑矛盾之“指断合一”的哲学对象论。由此用基于负号而推广的辩证否定算子,才能彻底根治一阶逻辑形式系统的不完全性。  相似文献   

14.
"悖论"概念的几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悖论"是一个多义词,表达着多个概念。在日常语言中,"悖论"常常在修辞与逻辑不同层面被使用,在逻辑层面还存在狭义逻辑悖论和广义逻辑悖论之差异;逻辑悖论是一种"理论事实"或"理论状态",但实践领域中的"悖行"或"悖境"也曾使用"悖论"的称谓。悖论有严格和泛化之区别。  相似文献   

15.
普里斯特建立亚相容逻辑系统LP试图刻画悖论和辩证矛盾等"真矛盾"理论。"真矛盾"理论的存在是普里斯特建立亚相容逻辑系统的动因。该系统对于已发现悖论而尚未解决的理论系统给予了合理的刻画,但悖论中的矛盾和辩证法中的矛盾分别属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因此,用一个系统来刻画有本质区别的两种矛盾是不准确的,该系统并不能恰当地刻画辩证法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经典逻辑视野中的弗协调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斯塔弗协调逻辑系统的技术处理为依据来分析命题 与其弗协调否定 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知道弗协调矛盾和不矛盾律与经典逻辑矛盾和不矛盾律之间存在很大差别;由此可见科斯塔弗协调逻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弗协调逻辑,但是科斯塔弗协调逻辑作为非经典逻辑其理论意义是重大的,这正如非欧几何之与欧氏几何。  相似文献   

17.
道德悖论有理论与实践两种类型。理论型道德悖论是指悖性的道德理论事实或状态,实践型道德悖论是在道德价值实现中出现的悖性事态;理论型道德悖论的矛盾是逻辑矛盾,其逻辑基础是形式逻辑。实践型道德悖论的矛盾是现实矛盾,其逻辑基础是尚待探索和创立的实践逻辑。J.Elster对现实矛盾的逻辑研究对探讨实践型道德悖论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传统逻辑教材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以下四个技术问题:把“如果非p那么非q”提升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准表达式;引入二元和多元斥取词以表达不相容选言命题;把主词存在问题由预设提升为明设;以现代逻辑为纲来安排普通逻辑教材的体系。解决了这四个技术问题,现代逻辑与传统逻辑即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悖论通常是指条件与结论相互违背的命题和推论。由于近 2 0年来国产电影广泛地使用外语对白 ,从而导致了创作的真实与接受的真实的背离与矛盾 ,亦即关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悖论。这个悖论产生的根本原因 ,就是当前一些导演们只注重创作的真实 ,而忽视接受的真实的结果。本文就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