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体阅读思考〕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证明一个问题的真实性;驳论是证明一个问题的虚假性,驳论与立论对论据和论述的要求是一致的,论据都要确凿、典型、充分,论证要严密有力,逻辑性强。但在其论证的目的上有所不同,作者在立论中,思维是建设性的,为的是使所立论点站得住;在驳论中,作者的思维是破坏性的,为的是让所驳的论点难立脚,从驳论的方法看,有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其中反驳论点是主要的,错误的论点是反驳的主要目标,所  相似文献   

2.
<正>议论文的构思最常见又最容易被掌握的方法莫过于立论型。立论型构思,就是作者开门见山,直接摆出观点,继而列举若干正反例子进行证明,最后进行总纲式的结论。写好立论性的议论文,必须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立好论点论点确立得是否准确鲜明,关系到"立论"文章的大局。所以观点一定要客观正确,坚决不能主观片面;旗帜一定要鲜明,坚决不  相似文献   

3.
阅读议论文,首先要把握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此外还要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阅读不同类型的议论文、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方法和步骤。 1.找出中心论点。辨识的方法是:一看能否统摄全篇,切不可把某个分论点误作中心论点;二看是否明确的判断,是否完整的句子,因为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有的文章没有把中心论点确地表述出来,或者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靠自己归纳了。 2.理出文章结构。把握了论点,立论文的结构也就十分清楚了,除一些杂文,讲演稿之外,一般立论文章,多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这是很容易划分的。  相似文献   

4.
《呆气》,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邹韬奋在三十年代写的一篇思想评论。这篇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说服力很强。同时文章在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也具有一定特色。  相似文献   

5.
年级:初中二年级。执教:宁鸿彬。课时: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打开书,今天讲《有的人)。(板书:有的人)请看预习提示第一段,然后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①:老师讲过,对作家介绍的了解,应从名、时、地、评、作五方面去掌握。预习提示讲了名:即作者臧克家;时:作者出生于1905年;地:作者籍贯山东诸城;评:当代作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初一、初二时学习了八篇议论文(除古论文),对于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初三课本中,议论文学习是重点,安排了十二篇议论文和三篇知识短文。我认为,初三下学期讲完知识短文《立论和驳论》后,就可以趁热打铁,用一星期时间集中搞议论文复习,使复习紧紧地与单元练习结合起来,这样效果较好。议论文复习具体怎样搞?我认为,首先可用二课时系统整理学过的议论文,帮助学生掌握每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证过程、论证方法,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整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按论证(广义的论证)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重点 通过驳论证来驳倒论敌的论点。二、教学方法 从理解文章的一些句、段的深层含义和所隐指的具体内容入手 ,掌握文章的批驳思路。三、教学程序1 .知识链接 :在第一、二单元 ,我们学过了 1 0篇课文 ,了解了有关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知识 ,从论证的方式上说 ,这 1 0篇课文都是立论文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另外一种论证方式———驳论。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 ,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 ,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 ,以彻底驳倒错误论点。批驳对方的错误论点 ,可以直接驳论点 ,也可以通过驳论据、驳论证来驳倒论点…  相似文献   

8.
近日 ,我参加了南京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观摩研讨活动 ,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五年级观摩课《黄河的主人》。执教者上的是第一课时 ,在这节课中 ,教者对文中的生字新词教学作了独具匠心的设计 ,给听课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将这节课中生字新词的教学片断实录如下。: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 ,下面让我们比一比 ,看谁的预习最充分。请读读这些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羊皮筏· 子艄·公竹篙· 波浪滔滔·· 惊涛骇· 浪如履· 平地)(指名读 ,齐读)师 :这些新词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请先在自己的学习小组里互相交流。(四人小…  相似文献   

9.
论点,又叫观点,即作者对所议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阅读议论文,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够把握和概括论点。把握或归纳论点的基本方法是:1.首先要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知识:议论文三要素及其作用,论题与论点的区别,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等。2.借助标题来把握论点。如果标题是肯定判断句,这个标题即文章的论点。3.议论文的标题往往是论题或是议论的范围。4.从文章提出问题、分析问  相似文献   

10.
孙晓彬同学问:有破有立是《个人和集体》在写法上的显著特点,文中破和立是如何结合的?这样处理有什么效果? 破和立是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破就是驳论,立就是立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驳论的途径有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两种论证方式在议论文中不是截然分开的,常常是相互联系、交错使用的。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以充分申述正面论点。就《个人和集体》这篇文章来说,破立结合的形式表现为下列两种: (一)以破为主,破中有立。开头四个自然段,着重批  相似文献   

11.
高考中,给材料的议论作文盛行,如何根据材料,提出相应的论点呢?方法大致有二:1、中心立论。这是基本的方式。材料或篇或段,都有中心,可以根据这个中心,提炼论点。这又有几种情况;一是直接立论。其特点是就事论事,材料中心就是自论论点。这常见于评述性的议论文。〔材料〕美国学者迈克尔·帕伦蒂在所著《少数人的民主》中指出,美国的工业、交通、运输、教育、娱乐和文化机构都是有钱的人所控制,认为法律上冠冕堂皇规定的穷人与富人平等享有的政治自由权力实际上是幻想。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中国  相似文献   

12.
阅读提示:阅读一篇议论文,首先要抓住它的论点,这篇文章的论点是什么呢?划出本文的点睛之笔,有助于你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对于表现主题,论证论点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同学们,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被眼睛骗了的时候呢?双目失明并不可怕,心灵的麻木才是最可悲的。“在张开眼之睫的时候,请别忘了张开心之睫。”用你的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用你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你才能收获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别让眼睛骗了你张丽钧自幼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问一位刚从森林中归来的朋友:你看到了什么?那位朋友沮丧地说:一切如常,实在没有…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一、学习本文针对错误观点,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加以论证的写作方法。二、认识坚持节俭于国于民的益处,从而在新时期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教学设想一、本文的教学重点一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二是理解本文的主要观点,即中心论点。二、本文的教学难点:主要是辨析中心论点,理清作者的思路。三、本文的教学方法 1、课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将课文通读一  相似文献   

14.
例证法是写作议论文最常用的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关键是要掌握用例艺术,把握选例、引例、叙倒、议例四个环节。一、选例——得当选例,这是运用例证法的最关键的一步,例子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成败。那么,什么样的例子才算“得当”呢?第一,例子要有效度。它必须切中论题,瞄准论点,具有“向心力”,是正中靶心的“十环”材料,而不是那种与论点无关的“脱靶”材料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擦边”材料。第二,例子要有力度。它应该真实、典型、新鲜,能“挑大梁”,是具有强烈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尖端”材料。第三,例子要有广度。它应该在类型上有区别,体现不同的角度,有正面的,有  相似文献   

15.
议论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所以讲议论方法,也就是讲确立论点、选择论据、组织论证的方法。不过,我们这样说,是将一段议论从一篇议论文的整体中抽取出来在进行考察。如果要讲写作议论文,那么除了要讲上面所说的三点以外,还要加上一个选题的方法。因为我们要写议论文,不管你是写立论,还是写驳论,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选择论题。论题就是议论的题目。它是论证的对象,表明作者所要议论的是属于哪个方面的问题。正象题目并不等于主题一样,论题也不同于论点。例如邓小  相似文献   

16.
【总体阅读思考】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怎样提出自己的论点?二、本文可大致分为几个层次?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本文主要用什么方法进行论述?有什么逻辑特点?整体结构如何?【阅读入门指津】一、这是一篇论述文。一般来说,为了论证的方便和明晰,论述文的作者大多在文章一开头就要点明自己的论点,使读者明自他要论证和阐述什么样的道理。本文一开头,作者就点明了文章的论点:“对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紧接着又指出对一事物可以有三种角度的判断:美的或丑的,真的或假的,善的或恶的。实际上也就是指出,对待同一事物,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领会立意深刻的方法,学习运用辩证思维,思索生活的深刻内涵,使作文的立意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教学目标选取透视的角度运用透视的方法1.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2.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3.用对立统一的眼光分析问题4.用转化的眼光分析问题教学难点发展、联系、对立统一和转化的辩证分析方法的不同和联系教学方法课前布置预习,课内互动学习。预习要求:阅读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实验教材《语文·练习部分》“写作”的第一项训练:“透视:写出深度”中的两篇例文,以及一篇高考优秀作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环节一、导入(2分钟)师:高考作文得高分…  相似文献   

18.
议论文是初中三年级的同学在学习记叙文、说明文之后接触的又一文体。人们在生活中 ,对周围的人和事、对所见所闻 ,往往都有一定的看法和主张 ,把这些看法和主张及其理由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就是议论文。要学好议论文 ,首先要了解它的三要素 ,即论点、论据和论证。学习时要会思考三个问题 :①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②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 ?运用了哪些论据 ?③这些论据为什么有说服力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是议论文的灵魂。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根据 ,分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指导思想: 本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教学本单元,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五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和掌握有关论点、论据以及论证的知识和方法,学习写一般的议论文,做到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学习和掌握几类常用复句的构造,学会准确使用有关的关联词语。 导读时应特别重视知识短文《立论和驳论》,以其统领本单元。 本单元所选的《论各尽所能》和《散文重要》是阅读课文,教学这两课,要体现阅读课力的特点,不能按讲读课文的要求教。 导读方法: 首先,从横的方面,抓住重点,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前三篇课文,指导学生学习《什么是知识》从正面立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事理;学习《“友邦惊诧”论》采用驳论的方式,引证材料,  相似文献   

20.
【总体阅读思考】阅读本文时,可围绕下面几个问题,逐步理解其内容。一、贯穿本文的一条红线是什么?它是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论述的? 二、我们为什么要艰苦奋斗?而且要永远艰苦奋斗?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准备如何艰苦奋斗。三、艰苦奋斗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在本论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阅读入门指津】一、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三段论式”议论文。它可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催人奋进”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以正反材料为论据,围绕中心论点,系统阐明“我们永远需要艰苦奋斗”的深刻道理;第三部分,论证论点,得出我们将会在艰苦奋斗中“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