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基础训练的定义和结构田径的基础训练是指运动员在进行专项训练之前,先进行一段系统的全面身体训练和基础体力训练。同时结合基本的技术、心理和智力的训练。使他们既能健康成长、又能具备基础的体能和技能,为将来攀登运动成绩高峰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田径基础训练应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为6-9岁,主要通过活动性游戏,促使儿童身体成长。第二阶段为10-12  相似文献   

2.
任何竞技运动的训练,都需要研究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的问题,田径训练也是如此。对少年运动员的科学控制,也体现在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安排三项任务上。 一、将多年训练的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规定各自的任务和要求。以此对少年训练进行总体的控制。 在原国家体委的领导下早已制定出了田径训练大纲,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根据各项目的特点,田径运动员应经历启蒙训练阶段(8-12岁);基础训练阶段;初级专项  相似文献   

3.
少儿田径训练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文章从多年的训练实践出发,通过对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反思,总结出少儿田径训练的成功经验是1.严格抓好科学细致的选材工作,重视对少儿田径兴趣的培养.2.抓好基础训练,重视在"敏感期"内发展少儿的各种素质.3.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教练员自身素质.4.言传身教,重视讲解和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儿童田径训练的思考江汉大学王富安国内外无数优秀田径选手成才的道路形成一条普遍规律,在拼搏的征途上,运动员大体走过如下的路程:初始基础训练阶段;基本训练阶段;多项及专项训练阶段;高水平发展训练阶段.国内有专家根据我国的实际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三年成...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少年田径运动员在基础训练阶段及在训练、比赛中所暴露出的力量训练问题,以及一些基层儿少教练员对爆发力及其训练的认识问题,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有关爆发力概念、训练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谈及科学、正确理解爆发力概念,并对少年田径运动员进行爆发力训练的方法手段提出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儿童田径业余训练工作科学化的方法及规律,大连市沙河口区业余体校,在八二年九月份组健的儿童田径班(由七○年出生的学生组成)里,搞了科学化训练的初步探索。重点进行科学的“模式训练”的大胆尝试,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实践,已有所进展并初见成效。本文将对儿童田径业余训练中应用“模式训练”,做些粗浅地探讨。一、设想及依据“模式训练”是一种国内外被广泛采用的先进而又科学的训练方法。它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对影响运动  相似文献   

7.
分析我国少儿田径基础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部分田径强国基础训练的情况,提出我国少儿田径基础训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21,(3):57-58
<正>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来说,在中学阶段的运动训练中应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并确立运动专项,无论对未来的专业化发展,还是对升学考试都非常重要。如何帮助运动员在众多田径项目中找到适合自身天赋的专项,如何合理制订训练计划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在升学考试中充分发挥水平,是每名中学田径教练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一、基础训练的全面性与个体差异全程性多年训练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竞技保持阶段4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少年体育训练》2013,(2):22-24
一、站在建设体育强国的高度,用大田径的视角来审视和构建田径青少年训练工作田径作为体育基础大项和金牌第一大项,在发展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方面承担着基础性作用,而田径青少年训练工作更是这一基础的柱脚。田径走、跑、跳、投等运动形式和体能与速度等训练内容是所有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我国约三分之二的少体校运动员是从练习田径开始的;田径青少年基础训练不仅为本项目培养人才,还为其他兄弟项目输送了大量具备基础运动能力的优质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0.
我省竞技体育训练体制的改革给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挑战.现从执教20年实践为立足点,对几批亲自执教经3~5年训练,输送后的队员成材反馈为脉络,系统地疏理和总结基础训练的精髓.从选材、必要的阶段划分、儿童少年特点和特长的发掘.伤病预防和系统训练以及基础训练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包括技术和素质)、舞蹈和体操意识的培养,进行实践性研究,以期在新的训练体制下,在借鉴成功经验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少年体育训练》2014,(1):132-133
<正>2103年8月1日~10日,全国中长跑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训练营在河北秦皇岛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基地举办,随后2013年8月15日~26日,2013年全国竞走项目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及后备人才训练营在沈阳体育学院举行。两次训练营旨在加强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强化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抓好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技战术、心理、意识和作风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各队队员进一步建立了正确的田径技术概念、提高了自身的田径素养;年轻的教练员提升了执教水平;同时发现选拔了一篇有培养潜质的优秀田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青少年训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田径训练大纲的颁布实施,对规范青少年基础训练有着科学地指导意义和作用。体校训练工作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实施田径训练大纲是训练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纲测试分析,与我校男子跨栏组训练做出比较,找  相似文献   

13.
柔韧性是少年儿童田径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在少儿基础训练阶段抓好柔韧性练习,使其与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同步发展,可以为今后从事田径专项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日常训练实践的探索,我认为提高少年儿童中长跑运动员柔韧性练习效果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加强培养田径跨栏后备力量,是迅速提高我国跨栏技术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如何培养跨栏后备力量方面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即如何针对少年跨栏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从整个训练过程来说,一个运动员的少年时期都属于基础训练阶段,  相似文献   

15.
柔韧性是少年儿童田径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在少儿基础训练阶段抓好柔韧性练习,使其与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同步发展,可以为今后从事田径专项训练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认为提高少年儿童的柔韧性练习效果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6.
少儿田径教学训练特点及阶段训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并与少儿田径训练实践相结合,论述少儿田径教学训练的特点,即训练过程的阶段性、训练内容的多样性、训练方法的双重性;以及早期基础训练、主要基础训练、专项初级训练等阶段训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短跑训练中,短周期训练的计划安排、手段及方法选择与创新、训练的效果关系到队员成绩的提高,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短期内提高短跑速度训练方法和手段1、训练的几个阶段和内容安排(1)基础训练人体运动的能量来源主要分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基础训练中有氧代谢训练(耐力练习)比较多。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业余田径训练,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也是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基础保证。因此,抓好小学生业余田径训练,提高训练水平,是我们基层教练员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永恒课题。笔者试想把近年来对小学生业余田径基础训练的实践和探索,谈谈粗浅的看法和体会。一、贯彻"一个指导思想"。遵循小运动员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训练。小学生田径基础训练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少儿时期人体生理方面的免疫力较低,生理  相似文献   

19.
儿童武术基础训练阶段是每个运动员竞技生涯的开始,是“训练全周期”中最敏感和优效的阶段,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针对当前我国武术基础训练的不成熟性,通过对其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儿童武术训练的相关因素,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作者认为,大力加强优秀运动员后备队伍的培养是我国建成世界体育强国的一项战略措施。儿童少年训练属于基础训练,在这一阶段训练内容最重要的是身体训练,对儿少身体训练必须符合儿少生理解剖特点,符合人体运动能力的发展规律。本文在阐述对儿少身体训练安排特点的同时,较全面地论述了对儿少进行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