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精益是智能制造的基石,也是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思想基础,精益数字化水平直接关系着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成败。基于此,文章立足智能制造背景,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数字化人员素质培养、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数字化信息利用、物流-供应链智能一体化、数字化生产改进、数字化产品、生产绿色化八个子系统构建了精益数字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集对分析法构建了精益数字化水平评估模型,并以A传统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实践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能够为科学衡量传统制造业精益数字化水平提供方法论,进而帮助传统制造业改进管理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has sparked a revolu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providing numerous advantages to companies that adopt it. Using IoT, factories can boost productivity, cut expenses, and develop a more 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 The rise of digital networking and real-time communication are compelling manufacturers to adopt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in order to compete in today's fast-paced, international marketplace.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o facilitate the virtual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the gathering of real-time data to guarantee seamless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There has been abductive qualitative research done. Case studies of the heavy-duty vehicle sector provided empirical data, while a review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Information system issues and people and structure issues were cited as barriers to analytics adoption. In this study works on challenges and security of manufacturing. Finally, suitable themes for analysis have been derived using a thematic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nufacturing firms can benefit from analytics solutions for production activities even if they are not highly automated or complicate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offers numerous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in the business models of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Businesses can boost efficiency, cut expenses, and develop a more robust business model by implementing IoT. Successfully integrating IoT, however, calls for meticulous preparation and execution.  相似文献   

4.
吕文晶  陈劲  刘进 《科研管理》2019,40(4):145-156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升级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海尔集团智能制造平台COSMOPlat的建设事件为例,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剖析了海尔COSMOPlat的智能制造模式及其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动态机理与具体升级路径,并构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基于智能制造的全球价值链升级整合分析框架。研究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制定升级战略需考虑所在行业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并相应通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与智能产品转型,以智能制造为依托选择适应自身的升级路径。同时,领先企业可通过智能制造向行业制造平台转型,从而带动产业相关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整体升级。研究结论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全球价值链相关研究,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立足智能制造背景,在解析精益数字化内涵和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人机料法环",立足于投入-过程-产出的企业生产运作过程系统地提取精益数字化驱动因素,构建包含数字化的人员素质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利用、物流-供应链智能一体化、生产改进、产品和生产绿色化等8个子系统的企业精益数字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评估标准。在此基础上,应用直觉模糊熵和模糊集对分析法构建评估模型,并以某A传统制造业企业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上述方法的评估结果与案例企业现实情况基本吻合,较为科学地反映了企业精益数字化推进水平和转型短板,其中基础设施配备、数字化技术或精益文化员工培训、数字信息安全管理、数字信息双向传递、数据分析、车间物流准确配送、供应链协同、生产信息流畅通及生产柔性化等9个方面是企业推进精益数字化的关键所在。期望为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顺利推进和精益数字化水平科学评估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采取切实举措促进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以及"互联网+"等战略逐步深化,以"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Intelligent Production and Service Network,IPSN)"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创新体系日臻完善,中国装备制造业必将交融于全球一体化的产业网络体系之中并实现转型升级,否则或将面临优胜劣汰风险。在此背景下,研究认为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是为一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其职能不仅包括管理和信息服务,更应涵盖个性化、模块集成和全程价值链供给战略。利用结构分析法以及功能/价值分析法得出,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条件下,平台基本构成包括决策体系、信息感知和传输体系、智能生产与服务组织体系、创新支撑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平台将由"镶嵌"于产业组织体系向"交融"于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变革,存在形式具有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ndustry has also entered the fast lane of development. The IoT industry system has also gradually improved, forming a complete industrial foundation, including chips, electronic components, equipment, software, integrated systems, IoT services, and telecom operators. In the event of selective forwarding attacks, virus damage, malicious virus intrusion, etc., the losses caused by such security problems are more serious than those of traditional networks, which are not only network information materials, but also physical objects. The limitations of sensor node resources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complexity of networking, and the open wireless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make it vulnerable to attack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 helps identify anomalies in the network and takes the necessary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IoT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oT feature extraction and intrusion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intelligent city based on deep migration learning model, which combines deep learning model with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algorith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odeling scheme of migration learning model and data feature extr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part, KDD CUP 99 was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data set, and 10% of the data was used as training data.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shorter detection time and higher detec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数智化融合转型已成为传统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厘清国内外学者关于制造业数智化融合转型的主要研究脉络与关键问题,提炼制造业数智化融合转型发展的目标要素、主体要素及影响因素,依据系统动力学的系统反馈原理构建制造业数智化融合转型发展的动力网络模型,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业数智化融合转型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孟凡生  宋鹏 《科研管理》2020,41(3):151-163
协同理论为新能源装备智造化转型提供新思路。基于新能源装备全生命周期,试突破常规智能制造系统边界,从目标、流程、信息和资源等四个维度分析了协同智造基本活动并识别关键智造技术,将协同智造主体划分至云平台、研发平台、信息平台、制造平台、服务平台和资源平台等六个主要模块,通过关键智造技术嵌入应用构建离散式新能源装备协同智造体系,使智造主体通过各平台实现“四维协同”模式。基于“四维协同”构建新能源装备协同智造体系运行的要素指标体系,运用引入差异化权值的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确定要素权重。实证表明,目标协同和信息协同是影响新能源装备协同智造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作为数智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如何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并促进企业创新成为重大命题。本文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以人力资本为视角,选取2011-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与上市公司创新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了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创新具有提升效应,这种提升效应在进行多种检验后保持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水平提升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业机器人从增加高质量劳动力和提升现有员工技能水平两个维度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本文丰富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对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和推动数智技术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装备智造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我国新能源装备智造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其作用机理模型,揭示诸影响因素对新能源装备智造发展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实证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对新能源装备智造发生直接负向影响,而企业能力对新能源装备智造发生直接正向影响。同时,外部环境和管理水平通过企业能力的直接正向影响,对新能源装备智造起着间接驱动作用。应该从外部环境、企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三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我国新能源装备的智造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制造业开始引用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和方法,对传统的经营方式进行升级。智能制造是新一轮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变革的关键技术领域,促使制造业的发展理念、竞合关系等产生根本性转变,需要借助创新生态系统的思想进行系统性指导。本文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要素,从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支持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智能制造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评价体系。针对每个模块的功能特征,给予了相应的系统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颠覆性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产业新型业态正改写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知识产权裹挟的技术标准先行已成为全球数字产业的竞争规则,缺乏互联互通标准协议导致的“数据孤岛”等成为数字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因此加强数字技术标准引领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对于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创新至关重要。本文在细致阐述和挖掘数字产业创新概念内涵和发展其外延的基础上,通过对近二十年间发表于国际顶刊的268篇文章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出“互动关系(协同推进)—内在机理(八力驱动)—作用路径(双向互动)”的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创新的框架,提出数字产业创新融合再造新业态的四种模式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进数字产业创新相关领域研究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是指在现有工业机器人的基础上所研发的应用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工业机器人的感知适应能力、降低用户使用难度、缩短示教与编程时间、提高工业机器人的运动精度以及拓宽其应用范围。然而,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制造与应用需求脱节,不仅限制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普及,也制约了工业机器人产业自身的大规模发展。文章针对现有工业机器人在制造自动化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归纳和分析了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的重点研发方向,主要包括:提高易用性的直觉示教与快捷编程、提高绝对定位精度的运动标定与误差补偿以及拓宽应用范围的力-运动混合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部署和实施相关技术的研发对于提高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运用水平、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孟凡生  赵刚 《科研管理》2019,40(4):74-82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基于创新柔性理论,系统分析了创新柔性、技术创新和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了创新柔性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模型,深入研究创新柔性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机制。通过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模型及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创新柔性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在创新柔性与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信息化水平在创新柔性与技术创新之间、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之间均有正向调节作用,政策环境在创新柔性与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之间、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之间均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嵌入到产品与服务中。本文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新情境,利用2007—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数字技术应用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数字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企业创新;“机器联物换人”融合模式的研发投入显著增加而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增加,智能制造领域的数字技术应用创新有较长的周期性;“群体信息交互”协同模式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显著为正,数字技术推动了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繁荣。此外,国有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具有数字资源的优势,数字技术应用创新的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孟凡生  宋鹏 《科研管理》2022,43(4):37-45
   为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基于以产品为主线的智能制造合作网络,研究了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机理。提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影响机理的研究假设并建立理论模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路径关系和中介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行为特性及演化特性的中介效应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绩效;智造技术应用过程中,企业间开放感知以及智造联盟的形成推动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进化完善;合作网络动态性增强、生态系统复杂性提高、智造化标准逐渐形成等形式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进化显著促进企业智能化转型。充分利用智能互联推动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进化,在未来智能化转型工作中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根据广东省2010-2017年16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制造业数字化对其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制造业数字化对提升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主要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制造业生产率两个渠道实现对其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升级。行业异质性研究显示,制造业数字化能显著促进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但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因此,应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发展,促进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类型制造业要因地制宜制定数字化发展措施;完善信贷、财税、数字知识产权和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数字化人才培养等相关政策制度,加大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制造业正朝着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的方向转变,智能制造产业应运而生,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借助政策工具理论,建立政策文本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对31份中国国家层面颁布的智能制造产业政策文本的研究,探究我国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工具的现存问题以提出优化我国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工具的路径。研究结论如下: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完善政策工具配合机制;促进政策工具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阶段中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导致未来社会对服务机器人巨大需求,从而形成了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代表而集成的服务机器人产业。本文对烟台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区、构建技术创新型城市群、实现从“制造优势”到“设计优势”进而实现“创造优势”的转变,必须从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角度入手,提出了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必要性,探讨了其可行性,并根据本地区的特点,给出了实现服务机器人产业化的途径,最终目标是形成点-链-群三层网络架构的技术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