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迈的《夷坚志》虽然是一部文人书写的文言小说集,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民间文学的叙事特性,即真实性、传承性和奇异性。根据洪迈在《夷坚志》各志序言中的叙述,民间性的叙事特点可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即"信"、"传"、"奇"。《夷坚志》里的绝大多数故事都具有"信"而"奇"、"奇"而"信"的民间性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2.
南宋大学者洪迈编纂的《夷坚志》是中国文言志怪小说中最大的一部,是宋代文言小押说的代表。因其卷帙庞大,不便披览,宋代就有了几种选本,叶祖荣的《分类夷坚志》即为其一。因宋以后《夷坚志》散佚太多,因而叶本就成为通行本。叶本在《夷坚志》的版本、校勘,辑佚、补证方面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在中国小说分类学上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对后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宋代洪迈撰写的志怪小说《夷坚志》,在高丽时代就已经传入于韩国。高丽时代忠烈王时文臣秋适所作《明心宝鉴》《正气篇》中引用过的《夷坚志》文句,即可证明传入的事实。此外,《青庄馆全书》和《五洲衍文长笺散稿》等书里,有《夷坚志》传入及其他事项相关的记录。目前,韩国的《夷坚志》板本,大部分都是以清代板本为主流。文献记录当时的板本可能已失传。其中,令我们注目的板本是日本木版本(8卷8册)。它是释齐贤评,元禄6年(1693年)刊行本,现收藏于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非常值得研究。《夷坚志》传入韩国后,特别是在朝鲜时代,为韩国文化各方面带来了不少的影响。其具体影响可见于教育、医学、民间故事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作为明代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的王世贞,惯用文学虚构手法为历史人物作传,加之他与高拱之间存有诸多是非恩怨,不能秉持客观公正的治史原则,使其史学名著《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高拱传》中存在着以偏概全、曲笔武断、虚言浮夸、丑诋厚诬等诸多偏谬。故此,明清史学家认定该传"不确","不真","非实录也"。  相似文献   

5.
从《西游记》取经人物形象的塑造、奇幻的构思与其他精怪形象的生成,都可看出《夷坚志》的痕迹,甚至细节处也有沿袭现象。《夷坚志》对《西游记》的生成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如何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有效地学习,是初中语文老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海底两万里》为例,生动地再现了本课的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7.
南宋洪迈的《夷坚志》作为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保留了当时语言的大量词汇。从《夷坚志》中择取分析了十五条词语,可补正《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书证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熊纪涛 《教师》2019,(9):1-1
学生的思想心灵是一片土地,如果任其荒芜下去就会野草丛生。让土地变成良田的好办法是及时开垦、耕耘并种上庄稼。为了让学生的思想、行为都结出累累硕果,我和学生们一起读书种心田。名著如大树,心田应早种。一些高中学生没有读过任何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看电视剧知道的;《巴黎圣母院》《三个火枪手》等外国名著,是玩游戏知道的。  相似文献   

9.
洪迈编纂的《夷坚志》是一部重要作品,过去研究比较薄弱,张祝平对之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和探讨,《夷坚志论稿》是近年《夷坚志》和言小说研究新的收获。此书史料内容相当丰富,提出不少学术新见,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也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满文原档》天聪六年四月至六月的"地字档"和"满附二"之记录的解读,以及与《清太宗实录》相应记载的比较,试图厘清清太宗皇太极亲征察哈尔,占领库库和屯以及经略其周边地区,威胁明边的史实,进而探索《清太宗实录》与《满文原档》之间的史源关系,揭示《清太宗实录》对这段史实的修改、删减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满文原档》天聪六年四月至六月的"地字档"和"满附二"之记录的解读,以及与《清太宗实录》相应记载的比较,试图厘清清太宗皇太极亲征察哈尔,占领库库和屯以及经略其周边地区,威胁明边的史实,进而探索《清太宗实录》与《满文原档》之间的史源关系,揭示《清太宗实录》对这段史实的修改、删减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封建正史的又一部名著,“抒下情而通讽喻,宣上德而尽忠孝”、“润色鸿业”是班固创作《汉书》的指导精神,《汉书》成了帝王将相的家谱,“实录”精神远不及《史记》。虽然如此,但《汉书》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是作了一些较为客观的反映,对《史记》的实录精神还是有所继承的。  相似文献   

13.
《夷坚志》是志怪小说史上最宏伟的个人专著。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成书研究、版本研究、影响研究以及小说观的探讨等。近年来,有向文化研究延伸发展的趋势。但是,作为市民化色彩很浓的小说,对《夷坚志》的小说学研究,学界做的不够。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与宋祁合编《新唐书》,独著《新五代史》,一人独占两部正史,又编撰了《集古录》等金石学名著以及《崇文总目》等文献目录学著作。这些著作集中反映了他丰富多彩的史学思想与治史方法,即:重民至治,经世致用;实录简著,明微别嫌;金石证史,法严词约;疑古惑经,褒贬义例;轻天重人,损君益民等。  相似文献   

15.
莱辛根据"拉奥孔"群雕而著的美学名著《拉奥孔》,被誉为"现实主义美学里程碑"和"启蒙运动思想武器"。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全面详尽地介绍了莱辛《拉奥孔》的基本观点,探讨了其历史现实的意义、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龙崇拜现象,隋唐以后佛教龙文化与本土龙文化相融合,产生了新的龙崇拜现象。宋代是龙崇拜的兴盛时期,《夷坚志》中关于龙的记载多达200余处,涉及龙的形象等内容。对《夷坚志》中龙的多层含义的分析,可以窥见宋人对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史传文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源头这一理念出发,以《史记》和《三国演义》的关系作为个案,从思想内容、美学风格和叙事艺术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重点分析了《史记》的实录和春秋笔法对《三国演义》在题材和思想倾向上的影响,认为《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与悲剧风格、叙事虚构等与《史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崔娜 《文教资料》2010,(20):33-35
《古今集》中的比喻受到了《万叶集》和中国诗歌的多重影响。它在继承《万叶集》的诗思和从中国诗歌中汲取营养的同时,又融入了平安时代的文化与地理等各种因素,最终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本文考察了《古今集》四季卷中"红叶"与"桥"的比喻。  相似文献   

19.
雷蓓 《现代语文》2010,(6):53-55
"牛"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本文以《康熙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为研究范围,围绕表示"牛"语汇的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进行古今对比分析,探讨古代和当代语汇中的差异,并探究"牛"语汇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介     
《河南教育》2009,(1):46-46
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我的教学勇气》;《漫谈中国文化》;《藏地密码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