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6月初,做了三年驻台北记者的叶鹏飞来到北京,接手回国的同事李慧玲的工作,担任新加坡《联合早报》驻京首席特派记者。初到北京,由于报纸的关注点主要在中国经济方面,叶先生参加了较多场商业发布会。但是他很快发现,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蓬勃向上的大国的首都,北京的活动实在太多,信息量大得惊人,他有些忙不过来了。除了采访与新加坡有关的商业活动,他把重点放在了有关经济政策变动的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联合早报》读者对中国财经新闻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他觉得参加这样的发布会很解渴……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联合早报》站在海外华人的视角报道中国以及全球华人新闻,特别是其采取源流不同的图片,叙述了中国两会的现场情况,在全球华人当中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联合早报》采取图片的框架报道,刊发大量新闻照片,展现了公共性的互动场景,构筑了一个华人信息的传播场域,以及一个华人信息共享和集体想象的互动平台。以探讨照片组合对实现信息重组、提高传播效果的路径,为我们的国际传播提供诸多启示,即加强图片报道,采用轻量化报道方式,降低阅读难度,以实现提升传播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老记者于友,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几度参与对外报道工作:1938年参加著名出版家胡愈之和新闻记者范长江领导的国际新闻社,1941年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香港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光明日报》编委和国际部主任、《中国日报》副总编辑。2011年初春的一天,本刊记者在北京于老的家中,采访了这位一生与外宣工作有“不解之缘”的新闻人。  相似文献   

4.
以杨正泉同志为团长的“中国对外出版集团赴新、马考察团”一行5人于5月26日晚抵新加坡。在新期间,访问了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时代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新加坡分馆、亚太图书公司、凸版印刷公司,会见了新加坡出版协会主席SIVAN、书城东主李元开和其他同业,参观了正在举行中的第十届华文书展。考察团于5月31日离开新加坡赴马来西亚。在马期间,访问了理达出版集团、星洲日报社、商务印书馆吉隆坡分馆,参观了新加坡上海书  相似文献   

5.
正安德鲁·雅各布斯(Andrew Jacobs)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的记者,作为汉语学习者,20世纪80年代他就来过中国。1998年安德鲁进入《纽约时报》工作,2008年被派驻北京。五年多来他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报道,一些报道也曾在国内引起争议,并引发他与读者的探讨。本文作者在对于《纽约时报》中国民族问题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中发现该报大量集中报道藏族和维吾尔族,2008年以后相关报道更明显增多,报道题材则多聚焦冲突。这是报纸或记者主观故意的偏见作祟,还是意识形态框架下的下意识行为,抑或是新闻操作的规律、手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09,(1):56-56
我们从国外报刊上挑选了两篇与对外传播工作实践有密切联系的文章,进行了观点摘编,以期反映外国人对中国的一些看法,供一线对外传播工作者参考。这两篇文章分别为美国《大西洋月刊》200s年第11期发表的驻华资深记者詹姆斯.法洛斯的《中国:它自己最大的敌人》和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26日刊登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卢宜宜的《中国如何才能更了解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书展     
我公司由孟祥杰、崔令明、闵艺、于耀风四人组成的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书展小组分别参加了于5月18日——28日举行的马来西亚国际华文书展和5月27日——6月4日举行的新加坡第十届世界华文书展。马来西亚国际华文书展5月18日在其主办机构南洋商报社开幕。参展商主要来自马来西亚、新  相似文献   

8.
郭金 《对外大传播》2012,(10):19-20
从2002年3月《今晚报·美国版》创刊至今,10年时间,《今晚报》已经成功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开办了22块版面,成为中国北方目前拥有海外版数量最多的报纸。这22个海外版分别是:美国东部版(纽约)、美国西部版(洛杉矶)、加拿大东部版(多伦多)、加拿大西部版(温哥华)、南美版(圣保罗)、澳洲版(悉尼)、澳南版(墨尔本)、墨尔本版(墨尔本)、新西  相似文献   

9.
《对外大传播》2003,(7):29-29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19日载旅美资深时事评论员司马达的文章《纪思道的中国观》(节录)]最近在法国埃维昂举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首脑对话时,国际舆论界出现了 G8集团应有中国参加的论调。其中喊得最响的要数《纽约时报》记者纪思道(即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本报注)。他认为,世界各国领导人在法国聚会讨论如何面对21世纪的挑战,G8集团居然没有中国的份,实在是“荒唐”  相似文献   

10.
<正>海外华文媒体是我国对外传播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介当代中国优秀作品,向世界阐释、传播中国梦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欧洲华文媒体发展至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作为欧洲大陆的经济与政治中心,德国早在19世纪末期就出现了首本华文期刊,1895年由柏林大学东语系学者主办的华文《日国》在德国不来梅创刊。与英国、法国相比,德国的华人数量并不算多,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的柏林、汉堡,中南部的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作为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地,重庆和新加坡互动日益频繁。重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是否投射到新加坡媒体的报道中,新加坡媒体涉渝报道展现的城市形象又是如何?本文选择2007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作为研究时段。十年间中国GDP总量由世界第四升至世界第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国际媒体对于中国也越发关注。与此同时,该时段是重庆直辖后第二个十年,重庆GDP增幅位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2.
全国第一份省级对外宣传报纸,由中共云南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东陆时报》,经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同意和批准,1994年5月1日试刊。8月份召开的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由半月报转为日报。10月6日该报正式出版周报,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受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社会各界的赞扬。《东陆时报》作为云南的一张外宜报纸,以宣传云南、宣传大西南、宣传全国的改革开放为宗旨,  相似文献   

13.
周健 《对外大传播》2009,(11):60-61
《法兰克福汇报》在所有的德国严肃报纸中拥有最高的国外知名度。因其在德语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它登载的文章经常被其他国家的媒体引用或转载,从而使该报成为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德文报纸。每天要向大约140个国家提供该报,所以《法兰克福汇报》是德国所有高品质的日报中在国外发行最广的。《法兰克福汇报》拥有一个遍布全球的记者网,除了在国内15个城市建有分社外,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记者。  相似文献   

14.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一行50人于今年3月下旬赴新加坡演出,他们的精湛演出,让狮城的戏曲观众大饱眼福。 应新加坡南华儒剧社的邀请,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携《马龙将军》《陆文龙》《狸猫换太子》等8台优秀越剧赴新加坡,在黄金剧院进行了9场演出。新加坡《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海峡时报》(英文)等各大报刊相继发表《巫祸悲剧之谜——评  相似文献   

15.
卓南生简介:1942年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国广东,早年受教育于新加坡南洋大学,1966年负笈东瀛,获立教大学新闻学博士学位。卓南生从事日本研究和新闻评论长达50年之久,先后在东京大学和京都龙谷大学任教,现为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卓南生是资深日本政治问题和中日关系学者,著作颇丰,代表作是《日本的乱象与真相》、《卓南生日本时论文集》(全三卷)、《日本的亚洲报道与亚洲外交》和《中日关系出了什么问题?》(合著)等。  相似文献   

16.
《纽约时报》创刊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一直积极关注中国,对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报道充满偏见。最近,记者对《纽约时报》驻京记者Jim Yardley(吉姆·雅德利)进行了专访,以了解《纽约时报》记者对中国的报道视角。  相似文献   

17.
1998年5月26日,外文印刷厂郭家瞵副厂长等3位同志随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代表团参加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1998年华文书展。华文书展的展馆设在马来西亚首府吉隆坡郊外的南洋商报社大楼的一二层,一层由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  相似文献   

18.
《李光耀回忆录》的第一卷由外文出版社和新加坡联合早报及联邦出版私人有限公司在北京出版。1998年10月8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了首发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人民日报副总编谢宏、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等来自首都出版界、新闻界和新加坡方面的朋友共150多人出席了  相似文献   

19.
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英文消息《拉萨发生暴力事件》从众多候选稿中脱颖而出,荣登一等奖榜首。这条消息于事发当晚就独家向全世界披露了事件的暴力性质,被国际主流媒体作为暴力事件的证据反复引用,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华文媒体还将其译成中文刊登,为我国政府对事件定性作了及时有力的注脚,也为我国媒体类似突发事件报道开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0.
德国奥德报社社长戴廷先生曾应邀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报告。戴廷先生是1954年开始记者生涯的,曾供职于“德国之声”电台等新闻机构,是德国报纸出版商协会的负责人。德国统一后,他出任奥德报社社长。该报前身是东德社会民主党机关报《新德意志报》,1989年改为私营企业。他的报告介绍了德国统一后原东德报界的改造和变迁。现将报告的整理稿刊出,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