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有数字方位的惯用句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被广泛使用。纵观国内关于惯用句的认知语言学分析,目前比较多的研究是以某个词为中心的的惯用句的中日认知对比研究,或某类词为中心的日语惯用句和认知语言学研究。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研究惯用句可谓是惯用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以南京大学叶琳教授编纂的《日语常用惯用句》为例,以数字,方位为主的惯用句为例,分析换喻、提喻在这些惯用句中的的认知运用。  相似文献   

2.
日语惯用句是日本民族生活经验的沉淀,是智慧的结晶.它在深受汉语成语、谚语影响的同时,又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文中通过日语惯用句与汉语成语、谚语的比较,论述日语惯用句中体现的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对日本文化的独特性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3.
日语中有不少谈及七、八的成语、谚语及惯用句。它们从各个角度透视自然、历史、社会和人生,以短小精悍、浅显易懂的语言形式告戒人们一些人生、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所绝对不可缺乏的道理。本文主要收集了关于七、八的日语成语、谚语及惯用句。  相似文献   

4.
日语有很多与五官相关的惯用句,其中"目"相关的惯用句排在首位。含有"目"的惯用句表达除了包括其最基本的意思"看"之外,还能表现一个人的辨别能力,身体状况,个人丰富多彩的情感、感受以及经验、运气等内容。掌握有关"目"的日语惯用句,有利于理解日本人心理及语言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5.
刘婷 《考试周刊》2014,(56):103-104
日语中有大量与猫相关的惯用表达。本文从有关猫的外形、性格、传说及固定表现四个方面,对日语中有关猫的惯用句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分析了日本人对猫的印象,探讨了猫与日本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的内外有别意识在日语词汇、随声附和表达和寒暄语、惯用句和谚语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日语教师除了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自身日本文化常识,关注语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内外意识之外,还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日本人的内外意识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并可通过旁征博引、中日对比、情境模拟等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日本社会内外意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农历狗年,人们期盼着狗年旺旺。日本有许多关于谈狗的惯用句,狗年谈狗,可以大大激发人们福禄寿旺旺的情趣。本文较全面地收集了有关说狗的日语惯用句,供广大日语同仁欣赏。  相似文献   

8.
田硕 《林区教学》2010,(10):43-44
日语中存在大量惯用句,其中与人体部位有关的惯用句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从应用移动动词角度来分析的前例还为数不多。把移动动词「おちる」的移动过程按性质特点分类,同时结合日语身体部位惯用句的用例,以明析移动动词「おちる」丰富多彩的引申含义。期待在日语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日语惯用句是人民大众的口头语言,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和体现,是日本劳动民众在生产活动中表达思想感情,传达信息而形成的语言精华。本文试以江户伊吕波纸牌中的惯用句为例,考察其反映的江户时代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朱世波 《林区教学》2010,(10):45-46
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身体词汇惯用句,其中有关眼睛的惯用句是最多,最常见的。分析了三个表达"看"的眼睛的惯用句,着重阐述了其不同,以期对日语教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星 《现代企业教育》2011,(22):198-199
惯用句是指简短的语言在习惯性的使用之中被固定下来,结果形成的有特殊语感和意思的词组。中国和日本的语言中的惯用句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主要加以分析。其相同点是日中惯用句都有其通俗性,惯用句都能使文章生动化;不同点是指日中惯用句在字数、构造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以及与俗语和成语的区别。最后说明日语惯用句翻译成中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8,(10):92-93
本文以身体词汇的惯用句为研究对象,从对比研究的角度分析中日身体部位惯用语的异同。主要从身体部位和情感表达两方面入手,列举与"头""胸""腹""肩"相关的身体部位惯用句和"气愤""惊恐""悲伤""喜悦"情感的表达来比较两者的异同,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中国日语学习者通过语言层面的异同窥视两国在文化方面的异同,并且能为日语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与日本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中国学习日语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日本,学习中文的热情也很高涨。自古以来,中国的汉语与日语文字之间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日语从五十音图到各种短语表达,都借鉴了汉字,深受汉语的影响。因此,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母语汉字的影响,从字的表面来理解日语,这也造成了不少的错误影响。而在这之中,最为典型之一便是惯用句。  相似文献   

14.
惯用句是日语的一种固定语,具有丰富的比喻义,比喻性是日语惯用句的本质所在,特别是其隐喻、换喻和提喻意义是认知语义研究的重要内容。隐喻等比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对人类认知事物、事物概念的形成、语言意义的生成起到重要作用。日常语言离不开比喻认知方式,语义研究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5.
日语的否定形式由语法性和词汇性两种策略构成。作为日语有标否定句的标示,“なぃ”主要执行否定的语法功能。日语句型是构成句子的语法骨架,其重要性不客置疑。但以“なぃ”构成的各种惯用句型中,却呈现出语法显性表征和语用隐性含义的背离状况,表现出疑问、劝诱、确认、婉曲、推量、感叹和愿望等语气,展现了复杂多变的非否定语用功能,在特定的语境中蕴涵着某种言下之意或弦外之音,体现了日本人的交际思维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尹国桃 《考试周刊》2011,(20):115-116
日语惯用型是中国人在日语教育和学习中提出来的,关于它的概念定义,界限范围,以及与句型等相似概念的区分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且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结论。本文采用周炎辉教授对于惯用型的定义,以及秦礼君教授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惯用型的特点、范围,从由形式体言"こと"和用言"する"组成的几组惯用型出发,浅议它们构成日语惯用型的条件、语法作用范围、特定的意义及语感,并在此基础上谈谈谓语后附语的归属问题,使读者更深一步地了解日语的惯用型。  相似文献   

17.
贺黎 《文教资料》2013,(23):23-24
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体现的,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从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入手,对日语他动词和自动词构成被动句进行了考察,并与汉语被动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高鑫 《考试周刊》2014,(30):89-90
与使用英文字母表记的英语不同,日语比较复杂,是使用平假名、片假名、汉字及罗马字表记的。日本人需要花费小学6年时间才能勉强掌握日本的常用文字表记,对于广大日语学习者来说,要在学习日语语法和惯用句型的同时掌握日语的文字,无疑要花费更多心思和努力。本文在分析日语表记的同时分析了日语教学中文字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琴 《考试周刊》2010,(43):115-116
被动句是日语语态中的典型形式之一,在日语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被动句的了解对语言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但汉语和日语的被动句有很大差异,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来体现.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汉语则通过介词来表示.有时还从语意理解被动与否。汉语中进入被动句的动词受到很多的限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构成被动句。  相似文献   

20.
惯用句由人们的生活中产生,作为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全世界共有的文化遗产。而且,惯用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能够反映该国的文化和国民的想法。语言学界关于惯用句的研究有很多,本文在中国和日本的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日惯用句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