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从亚里士多德提出归纳逻辑的理论开始,归纳逻辑的发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发表《新工具》,归纳逻辑进入了古典时代。休谟提出"归纳法问题"后,归纳逻辑面临种种疑难和阻碍。到逻辑贝叶斯派创立概率逻辑理论,归纳逻辑走出困境,进入了现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贝叶斯决策理论与归纳逻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贝叶斯决策理论是主观贝叶斯派归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归纳逻辑遇到 “归纳接受”的难题,一部分学者用贝叶斯决策理论的思想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导致了信念 修正理论的产生。从只考察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到全面地刻画归纳推理的动态 认知过程,现代归纳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而贝叶斯决策理论是其中承上启下的一 环。对贝叶斯决策理论的检验和修正导致了富有成果的新理论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科恩逻辑的理论创新意义在于:它避免了数学概率逻辑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先验性,使得归纳逻辑更符合科学研究的实际;同时局部主义及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归纳逻辑解决了休谟问题的诘难.科恩逻辑的实践意义在于:它顺应归纳逻辑研究的确证转向,避免了H-D模式和贝叶斯模式的困境,为科学确证提供了新的逻辑工具.  相似文献   

4.
归纳逻辑是我国逻辑学界研究比较薄弱的一个部分.本文试图从归纳入手,进而指出归纳逻辑的含义,将归纳逻辑分为传统归纳逻辑和现代归纳逻辑两个部分,并分别讨论了它们的本质、特征以及各自的发展情况,使读者对归纳逻辑的历史有个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实质归纳理论是近些年归纳逻辑领域发展出的一套新理论,它拒斥带有普遍模式的归纳理论。该理论指出,概率方法不能为归纳推理提供普遍适用的解释。不可否认,贝叶斯推理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至少为这些领域提供了一种绝妙的工具。我们远未拒斥贝叶斯主义,但贝叶斯主义是否适用于某些领域是由其领域的背景事实所决定的,这些背景事实也将决定贝叶斯主义推理的适用范围。为此,讨论扩展1,3,5,7序列的归纳问题,能更好地阐明实质归纳理论的基本思想,说明贝叶斯主义的局限性。因此,不应该期望概率方法的普适性,试图去构建大一统的归纳概率理论,一种局部适用的概率观或许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6.
金岳霖对归纳问题的注重和他对归纳问题解决方式的探讨,已有不少论文论及.本文作者认为,金先生的哲学体系是围绕着对归纳问题的回答而建立起来的,而其最初的思考,是从逻辑层面开始.这一逻辑层面对归纳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其非常独到的特点,它使金岳霖深入到知识论层面、本体论层面思考归纳问题,最终建立起其独特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归纳逻辑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现代归纳逻辑传入国内之后,才开启了我国当代归纳逻辑研究的新时代.在这近三十年的研究中,广大归纳逻辑学者围绕着形式与非形式、概率与因果、巴斯卡概率与非巴斯卡概率这些核心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在应用研究和逻辑哲学问题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还积极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归纳逻辑是传统逻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由于其结论的或然性,归纳逻辑遇到了空前的质疑.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崛起,归纳逻辑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对归纳逻辑的发展历史进行简单梳理,并对归纳逻辑的现代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获得对归纳逻辑更加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从科学哲学观点看 ,人工智能领域机器学习研究的进展 (如ID3和GOLEM)表明 ,培根的机械归纳方法与波普尔的证伪方法具有互补性 ;从逻辑哲学观点看 ,作为非经典逻辑的现代归纳逻辑正在向AI领域拓展。通过与PROLOG的类比 (它将控制引入计算机逻辑 )表明 ,存在着作为推理 +控制的归纳逻辑。  相似文献   

10.
<正>在现代归纳逻辑中,逻辑贝叶斯学派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派别,本世纪20年代,英国逻辑学家凯恩斯建立了第一个概率逻辑系统,他用贝叶斯方法对归纳推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40年代以后,卡尔纳普对归纳推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是他的理论遇到严重的困难。从60年代中期起,一批芬兰逻辑学家着手研究归纳逻辑中贝叶斯方法的问题,并设法克服卡尔纳普遇到的困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欣迪卡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古典归纳逻辑思想是现代归纳逻辑的渊源。西方古典归纳逻辑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和最后的建立与完善三个阶段。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先哲们对归纳方法的运用,使古典归纳逻辑思想进入萌芽阶段。从亚氏开始,古典归纳逻辑思想由运用阶段进入对归纳理论问题的讨论阶段,使古典归纳逻辑思想初步形成。中世纪归纳逻辑的发展从未间断,如司各脱的求同法、奥肯的求异法以及其它一些科学方法。近代的培根和穆勒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归纳法的目的和步骤,把古典归纳逻辑推向高峰,从而建立和完善了归纳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现有没有逻辑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称其无,有人说其有,还有归纳派和演绎派的形同水火.究其实,争论是由逻辑观--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数理逻辑的不同引起的.其实,归纳派和演绎派各执一端,各有长短,彼此是相通的,类比、归纳和演绎整合的推理链,才是科学发现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从科学逻辑的角度看,科学知识创新是指科学知识的增长。归纳逻辑作为一种冒险的逻辑,其知识创新功能比演绎逻辑强。贝叶斯规则着力刻画了新证据在知识增长方面的作用,从而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功能。新培根主义归纳概率逻辑较好地满足了知识增长的要求,展示了科学知识创新的途径。要增强科学逻辑的知识创新功能,必须实现从单调逻辑向非单调逻辑的转变,从外延逻辑向非外延逻辑的转变,从形式逻辑向非形式逻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休谟毫无疑问是一个典型的哲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休谟的思考可能比贝克莱更加"哲学式地".这个特征在他的两个论题中得到鲜明而尖锐的注解:一个论题就是康德所理解的休谟问题,即因果问题,另一个论题是归纳的逻辑根据问题.从古典哲学和牛顿物理学的角度看,因果问题更加重要,但是从20世纪之后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来看,归纳问题比因果问题有更高的科学意义和哲学讨论的价值.休谟从经验心理学的角度,主张因果问题的心理主义解释;而康德则在先验知性的建构能力之上,正确地说明了因果原则普遍有效性的理性根据是什么.然而,康德却忽视了归纳问题的重要性,使归纳问题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在逻辑哲学和科学哲学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归纳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5.
贝叶斯推理是以贝叶斯定理为基础的一种归纳推理形式,它可以成功避免经典统计推理中的主观因素问题和先验回避问题,并有效消解科学确证、科学接受和归纳逻辑中的诸多悖论和难题,因而在现代归纳逻辑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形成了一种关于归纳推理研究的"贝叶斯主义纲领"。但贝叶斯推理会导致许多与直观概率判断相悖的结论,从而形成诸多的认知困境。这就对贝叶斯推理的有效性形成了挑战。借助认知科学的知识可知:认知困境的产生并不是因为贝叶斯推理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人们在进行直观判断时倾向于采用启发式判断策略。通过采用"使用自然频率来表征概率信息"和"使用无代表性内容的问题"等方式可以有效消解此类认知困境。  相似文献   

16.
贝叶斯归纳是通过后验概率的贝叶斯定理或从相关先验分布的密度分布,以获得新信息的运算。它以在两个"估计"过程中对贝叶斯归纳的成功运用,回应了所谓"主观性"不能在标榜"客观性"的科学过程中出现的质疑。平稳估计也称稳健性估计,保证贝叶斯估计相对于先验分布的相对独立性,无需为了做一个既准确又精确的贝叶斯估计付出巨大的准确度和精度方面的代价。通过对证据的刻画、对抽样的分析以及对因果假设的检验等分析认为:该研究避免了经典方法中对结局空间及停止规则等依赖的贝叶斯归纳方法,是一种与直观相吻合的、科学的推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休谟的怀疑主义不仅终结了理性主义,也终结了经验主义。休谟在《人性论》中对因果关系理论进行了论证,其中包括三个前提条件和一个原则,使归纳问题的本质得到说明。归纳问题使归纳推理的合法性受到挑战,后来的哲学家们对此纷纷讨论,其中卡尔纳普的概率逻辑方案备受关注。卡尔纳普用演绎方法研究归纳过程,引进了概念确证度或说是验证度。通过论证,卡尔纳普把逻辑地确定概率P的问题转换成确定状态描述的概率,使归纳问题得到解决。然而,用演绎的方法来研究非演绎性的归纳逻辑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8.
“无限全称命题概率为0”问题与归纳概率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卡尔那普以及波普尔得出"无限全称命题概率为0"结论的原因,介绍欣迪卡α-λ二维系统和宁尼鲁托K维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结果.指出"无限全称命题概率为0"是归纳概率逻辑发展早期由于理论不成熟而产生的问题,这个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解决.说明归纳概率逻辑与归纳推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方法,在人类思维进程中交互为用.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国古代文献,如《墨辩》、《荀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等对归纳逻辑思想有中国式的理论论述.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掘、整理,以期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20.
吕旸 《文教资料》2010,(5):96-97
本文首先就色彩归纳写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概括.对归纳色彩写生作品的特点作了介绍和总结:其次就色彩归纳写生的两种表现风格进行详细论述,从构图、构形、构色三个方面分析色彩归纳写生的两种不同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最后就色彩归纳写生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和功用.以现代设计作品为例.分析色彩归纳写生的特殊意义.并指出,色彩归纳写生是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为艺术设计和装饰绘画创作打下了基础。色彩归纳能力无论对于初探设计色彩的学生还是成熟的艺术设计师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