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纳米技术是一种尖端技术,它将领导下一声产业革命。纳米原来只是一种计量单位,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一个中等原子的十几倍。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例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国际上确认,当物质的粒径在100纳米以下时,这种物质就可以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技术通过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制造出具有新功能的机器。物质加工到100纳米以下尺寸时,往往产生既不同于微观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超常规特性。纳米技术是一种材料技术。其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将尺寸向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所以,纳米技术正吸引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注意力。纳米技术不光改变着或即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且纳米技术还将使我国的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市场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号称纳米的产品,它是不是标志着高科技———纳米技术已经步入了我们的生活?纳米究竟是什么?它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市场吹嘘的纳米产品及其功能是真是假?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阐述和讨论。1纳米和纳米技术纳米(nm)实际上是一种长度的单位,lnm=10-9m,相当于45个原子串在一起的长度,人的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相当于6万个nm。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寸范围内,通过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来组装和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物体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所制成的物质称为纳米颗粒材料,其尺度一般为1~l00nm,仅为红细胞(200~300nm)和…  相似文献   

3.
纳米材料(尺寸在1-100纳米范围内)又称超细微粒、超细粉末,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过渡区域的一种典型系统,其结构既不同于体块材料,也不同于单个的原子.其特殊的结构层次使它拥有一系列新颖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纳米是一种度量单位。1纳米为1/100万毫米,为1/10亿米。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在这种水平上对物质和材料进行研究处理的技术称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其实就是一种用单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人们已经认识到,纳米技术不仅为人类提  相似文献   

5.
“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1纳米=10~(-9)米)。 1991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制得的碳纳米管,促进了纳米技术的加速发展。碳纳米管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  相似文献   

6.
纳米科技和纳米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刚刚诞生并正在崛起的高新技术,它是研究包括从亚微米、纳米到团簇尺寸(从几个原子到几百个原子以上尺寸)之间的物质组成体系的运动相互作用以及可能的实际应用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内容还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是当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有活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形状和趋势   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研究中所产生的纳米技术很可能成为21世纪前20年的主导技术,带动纳米产业的发展.世纪之交世界先进国家都在抓紧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立项.   进入20世纪90年代,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不断扩大,领域逐渐拓宽.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十分紧密,实验室成果的转化速度之快出乎人们预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1,(3):27-28
一、研究形状和趋势 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研究中所产生的纳米技术很可能成为21世纪前20年的主导技术,带动纳米产业的发展.世纪之交世界先进国家都在抓紧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立项. 进入20世纪90年代,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不断扩大,领域逐渐拓宽.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十分紧密,实验室成果的转化速度之快出乎人们预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纳米技术与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科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诞生的新兴技术。纳米技术在纳米尺寸(10~(-9)~10~(-10)m)范围内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制新的物质。纳米科技应用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和电子学手段,研究人类尚未涉及的介于宏观、微观之间的中间领域,开辟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层次,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延伸到分子、原子水平,也推动了传统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通过组建和利用纳米材料来实现特有功能和智能作用的高科技先进技术。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并分析了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中的纳米材料安全性和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纳米技术的应用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Feyneman在20世纪60年代就预言:如果对物体微小规模上的排列加以某种控制的话,物体就能得到大量的异乎寻常的特性。他所说的物体就是现在的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研究是目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纳米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科研领域。纳米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了材料的结构,为克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七方面:在陶瓷领域的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纳米陶瓷随之产生,希望以此来克服陶瓷材料的脆性,使陶瓷具有像金属一样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  相似文献   

12.
纳米材料的用途很广,主要用途有: 医药使用纳米技术能使药品生产过程越来越精细,并在纳米材料的尺度上直接利用原子、分子的排布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药品.纳米材料粒子将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用数层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使用纳米技术的新型诊断仪器只需检测少量血液,就能通过其中的蛋白质和DNA诊断出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3.
纳米(NANO)其实是一种度量单位,而纳米科学是研究在千万分之一到10亿分之一米内,原子、分子和其他类型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学问。 在195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伊曼指出,组装原子或分子是可能的。这一设想令人兴奋之处在于,它尝试着以技术的方法改变物质本身。尽管纳米技术操作于微观世界,但它的影响却可以被扩大到宏观的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4.
纳米科技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在超高时间/空间分辨尺度下研究纳米材料的原子及载流子动力学特性与物性之间的关系.当材料进入到纳米尺度后,其原子和载流子等动力学特性都强烈依赖于它的结构和尺度,二者决定了其物性和相关的器件行为.目前研究传统宏观材料性质与动力学特性的技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这些技术或缺少...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20世纪微电子技术是科技的至高点的话,那么在21世纪纳米无疑是最亮丽的新星。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非常小的长度单位,纳米技术就是跟这个非常非常小的尺度和微观世界打交道的一种科学技术。它所涉及的最小尺寸,严格地讲就是单元的尺寸,一般是在1~100纳米这么一个数量级。美国人在国家纳米技术启动计划中,讲到纳米技术的精髓就是从原子分子的精确操纵出发构建具有全新分子排列形式的人造结构。换句话说纳米技术希望能够从一个一个原子,一个一个分子的操纵,摆弄一个原子、一个分子,并用这种办法来做成一些材料、做…  相似文献   

16.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是在0.10至100纳米(即十亿分之一米)尺度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及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新技术。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混沌物理、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学技术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例如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等。纳米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核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门崭新的核科学应用技术——纳米技术越来越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一个纳米“时代”即将到来。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客观世界,使之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nm)尺度范围研究和应用原子和分子现象,并由此而发展起来的多学  相似文献   

18.
制备纳米粒     
作品背景及研究目的"纳米"是英文nanometer的译名。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即1nm=10-9m。纳米技术是指在1~100nm的尺度里,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征的技术。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材料  相似文献   

19.
纳米科技和纳米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刚刚诞生并正在崛起的高新技术,它是研究包括从亚微米、纳米到团簇尺寸(从几个原子到几百个原子以上尺寸)之间的物质组成体系的运动相互作用以及可能的实际应用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内容还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随着科技发展进步,人类对纳米科技的研究日益广泛深入,纳米技术也已开始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并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思想,而对经济、政治及社会的影响则更多地体现在各国间对纳米科技及其应用的激烈竞争上。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10,(6):8-9
如今纳米材料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工业制造,但有些纳米材料贵比黄金,高昂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纳米技术的应用。最近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有效地对纳米粒子材料进行回收并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