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短信的普遍运用,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短信文学以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全新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它形成于2002午下半年。其特点表现为:语言生动性、短小精巧性、民间世俗性、流通的便捷性等。如同网络文学一样,短信文学一经产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交际交流和娱乐等方面的一些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之后,人们在惊呼文学处于边缘化状态的同时,开始寻找文学的出路。随着数字技术的悄然崛起,手机的普及,人们纷纷把眼光投向一种新的文学载体,赋予它一个新的使命,使其成为文学传播的一支新的生力军,那就是——手机短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予短信文学。本文对拯救文学的边缘化现象;文学载体的多元化、媒体化,与传媒的关系:手机短信的影响,对短信文学传播的重要性;短信的文学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的优劣,以及短信文学发展的前景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包秀明 《现代语文》2007,(11):63-64
科技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通讯行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手机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短信以其简短、快捷、价廉和安全等优势得到广泛的青睐.手机短信的蓬勃发展也正促使短信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短信不仅能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娱乐消遣,还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因此,有必要对其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以加强人们对短信的了解和更加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搞笑短信是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奇妙混合体,民间性是它与生俱来的秉性;笑声中有渴望自由的呐喊;搞笑短信具有的消费文化特征直接导致了它的速朽.搞笑短信的狂欢特质成为它广泛流行的注脚.搞笑短信活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不可避免地要对人们的日常审美活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春生 《学语文》2010,(2):30-31
高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手机短信已成燎原之势.网络上出现了短信征集、发行的专门机构,出现了短信文学大赛,搜狐、新浪等网站开始聘请专业写手从事短信创作。现在,  相似文献   

6.
短信文学以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全新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在文体学、语言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方面都有丰富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短信的普遍运用,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短信文学以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全新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它形成干2002年下半年。从文学、语言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角度来分析短信文学,可以发现其类型有:诗歌、散文、情书、小说;其特点表现为:语言生动性、短小精巧性、民间世俗性、流通的便捷性。短信文学带来了文学的传播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也改变了文学的文体形式。其最大意义是让文学在手机时代或信息时代,走进了千百万参与者甚至写作者的心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让我们的民俗文化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相似文献   

8.
短信并不能笼统地被称为文学,冠之以“短信文学”。短信文学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具有文学性的那部分短信,短信文学是指文学性短信,指篇幅短小、富于意味、用于手机交流的短信;短信文学也是一个文体术语,它是一种篇幅短小、富于意味、用于手机交流的文本样式。以“短信文学”而不以“文学性短信(或文学短信)”名短信中具有文学性的那部分,是因为它具有区别文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收发短信蔚然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化现象。当短信富有形象性、抒情性与审美性时,短信就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绪是不同的,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短信文学是21世纪初诞生的新型文学,它独特的文本样式和内在品质丰富着当今的文学园地,也必将推动文学新的发展。短信文学的流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离不开大的社会背景,离不开技术进步的优势,也有自身的内在品质及社会心理层面的原因。我们要从多视角透视短信文学的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前我们的文学载体主要是铅印,现在发现手机也可以成为载体,不仅受众更广泛,传播也更便捷、迅速。短信文学超越时空限制的传播,给疏远文学已久的大众带去了文坛的新讯息。那些多年来看过文学期刊和长篇小说的人们,从自己的手机上读到了朋友转发过来的精妙短章、韵律诗篇。在候车的间隙,在上下班途中,在被现代生活切割成片断的时间缝隙中,这些结构紧凑、构思精妙的“短信文学”,给忙碌紧张的人们带来了片刻的阅读愉悦。因此,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短信文学会成为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为西方后现代文化因子的飘入提供了深刻的社会现实背景与心理根源。短信文学在后现代文化的影子中是"边缘化写作"所产生的"随笔文化",或称"碎片文化"。无线通讯时代的"无距离"使得短信对人们构成强迫阅读,也加剧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对深度模式的消解,成为一种交互性、临时性、刹那性、偶然性的后现代诗学。短信文学是这一诗学的实践文本。  相似文献   

13.
李福香 《教师》2014,(24):112-112
正压缩语段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考点,而"下定义""提取要点"是常见题型。因为常见,所以大多数教师总结出了规律,在复习这类题时,常常侧重教给学生技巧,却忽视了文字本身的逻辑分析。就"下定义""提取要点",我听了一堂课,现就谈一谈该教师的引导过程和我的思考。问题一:阅读下列材料,筛选重要信息,给"短信文学"下定义。1短信文学是一种文学新门类。2短信文学的特点是以短信为存在方式。3短信文学具有文学性、娱乐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4短信文学具  相似文献   

14.
刘东来 《时代教育》2010,(1):265-265
首先,某些短信具有文学性并不说明它本身就是文学。我认为,称手机短信为一种文学并不过分。文学——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机短信不正符合这一说法吗?现阶段,短信文学仍处于发展的初期,无论在表达方式还是整体风格上,都尚未稳定。想要真正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短信文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文体概念,短信文学指一种篇幅短小、富于意味、用于手机交流的文本样式。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短信文学指短信中具有文学性的那部分短信,指篇幅短小、富于意味、用于手机交流的短信。短信文学在体制上具有篇幅短小、标题省略,富于意味、用于交流的特点,文本在整体上具有体制多样性.文本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短信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信文学研究相对于短信文学的发展是滞后的,也不够深入和系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为:一是对于短信文学身份的确认问题。一些作家和批评家主要是感悟即兴式的,缺乏从学理的角度进行卓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认定。二是对于短信文学的特征的分析。虽然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于短信文学的特点作出了归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短信文学的特点,但都显得偏于一隅,不够全面,有的甚至是不够准确,或是未抓住短信文学的本质特征。三是对于短信文学的分类。各家在对短信文学分类的时候,主要是标准不统一,类别过于粗略,从文体方面关注不够。四是对于短信文学的修辞学分析。除少量文献涉及的修辞方法较为丰富以外,其它均未能充分反映短信文学修辞运用的全貌,对于修辞表现的新动向也关注不够。另外,存在许多空白或涉足不深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短信文化的现实价值与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信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两面,其强大的服务功能和发展潜能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和机遇,但同时,短信文化存在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坚持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树立诚信理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不断研发短信功能和更为安全的技术设备等措施是短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移动短信”这一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的存在方式、表现内容及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指出短信是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前提的一种文化存在,它以多样的形式、特有的复制性和具有解构性倾向的内容,正深刻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短信在为人们提供便利交流和积极文化参与的同时,也带来了审美冲动衰减、主体性创作缺失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短信在担负传递信息重任的同时,其自身也成为当下引人注目的大众文化现象。短信话语在内容上可以分为日常、祝福、幽默、创作型短信。作为文学的创作型短信是后现代语境下的产物,它不但具有情感隐私性、短小精悍性、语言生动性等特点,同时也包含着后现代艺术中大众化、娱乐性、复制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试论短信文学的文学合法性及其新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信文学脱胎于被称为“第五媒介”的手机短信。它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学界对“短信文学”这一概念及其“文学性”的思考与论争。短信文学的“文学”名分是否合法,应综合以下两方面加以判定:首先看它是否应用了文学修辞技法;其次看它否具有文学审美功效。在确认文学合法性的前提下,方可进一步探讨短信文学的独特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