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看《一个女教师的日记》:书的封面是一个很恬静的女教师,和学生在一起,那神态,那气质,那发自内心的快乐,让我觉得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翻开书看了她和学生的一个个故事,更让我羡慕不已,从那时开始,我就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  相似文献   

2.
教育启示录     
一、视而不见的关爱雨天,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不小心摔倒了。一位心理学教授和他的助手看见了,助手想上前去搀扶女教师,教授制止了助手。教授说,你这样做会让女教师感到尴尬,最好为她保留掩饰难堪的机会,让她作一个小小的调整,好继续从容前行。一个学生向上课的老师报告说自己的50元钱被偷了。老师在环顾全班学生几眼后,若无其事地问“:哪位同学‘捡’到了50元钱,下课后请把钱交到办公室。”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那关切期待的目光,使坐在丢钱学生后面的一名脸色通红、神色慌张的孩子深感羞愧而又满怀感激,明明是自己拿了那50元钱,老师偏偏说是“捡”的,此时此刻,他还是下定了决心:下课以后,一定要……事后,那名“拾金不昧者”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是呀,谁愿意将自己的难堪、缺点、错误展示在大庭广众之下?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没有批评斥责,没有讽刺挖苦,而是凭借自己高超的教育艺术巧妙地掩饰了事情的真相,保护了学生的尊严。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当着全体学生的面说出实情,严厉批评,势必会伤了他的自尊心,让他在其他学生面前失去尊严,不仅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挫伤孩子自尊心,使其陷入自卑绝望的深渊。所以,有时,视而不见也是一种关爱。...  相似文献   

3.
史蒂夫.莫里斯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萨吉诺城,幼年随父母搬到底特律。他和班上的同学比,很“特殊”,因为他双目失明。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特殊”意味着被嘲笑和冷落。小史蒂夫一度生活在深深的自卑中,直到他遇见了本尼迪斯太太。在史蒂夫记忆中,小学老师本尼迪斯太太是颗永不消逝的启明星。她让史蒂夫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教他勇于做个与众不同的人。本尼迪斯太太无疑是个睿智的人,她意识到光靠说教没法让九岁的盲童理解深奥的人生哲理。于是,她请来了一个“助手”。在“助手”的帮助下,女教师给史蒂夫上了一节难忘的课。他生命的乐章从…  相似文献   

4.
史蒂夫·莫里斯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萨吉诺城,幼年随父母搬到底特律。他和班上的同学比,很“特殊”,因为他双目失明。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特殊”意味着被嘲笑,被冷落。小史蒂夫一度生活在重重自卑中,直到他遇见了本尼迪斯太太。在史蒂夫记忆中,小学老师本尼迪斯太太是颗永不消逝的启明星。她让史蒂夫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教他勇于做个与众不同的人。本尼迪斯太太无疑是个睿智的人,她意识到光靠说教没法让9岁的顽童理解深奥的人生哲理。于是,她请来了一个“助手”。在“助手”的帮助下,女教师给史蒂夫上了一节难忘的人生课。他生命的乐章…  相似文献   

5.
佚名 《师道》2003,(5):4-4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丽的女教师,她在带五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不好,而且总是衣冠不整,浑身脏兮兮的,上课时注意力也不集中。尽管这位名叫Mrs.Thomson的女教师和大部分老师一样,她对着全体学生说:“我会爱你们每个人!”可是她心里却不喜欢这个男孩。她可以尽情地在他的作业本上用红笔画大大的“×”,再在上面写醒目的“0”分。在Mrs.Thomson任教的学校里,教师必须整理学生的成长记实,她把那个男孩的记实放在最后才看。可是当她翻开时,她吃惊了。在评语一栏中,一年级的老师写道:“特迪是一…  相似文献   

6.
一次语文赛课活动中,一名女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要上课了,她一边佩戴手表一边走上讲台。课中,她不停地看表。课后,她将手表交给一个听课的女教师说:“谢谢你的手表!”听课的女教师接过手表,一个劲地称赞道:“时间把握得不错……”那女教师也如释重负地说:“教案上设计的问题总算讲完了……”  相似文献   

7.
储呈云 《山东教育》2005,(23):67-68
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在美国有一位小学女教师毕姆,她为了让自己教的学生也做到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便想出一个别出心裁的教育方法,她让每一个学生都当一天残疾人,有的用布把眼睛蒙住当瞎子;有的拄着拐杖当瘸子;有的当哑巴,一天不开口说话;还有的把耳朵堵上当聋子等等。结果这些孩子根本想不到残疾人的生活是那么痛苦,他们立志长大后要为残疾人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8.
曾经在某个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清晨,年轻爱美的女教师身着素装,脚踏高跟鞋,轻盈地走在路上。细细的鞋跟伴随着雨滴声敲打着水泥路面,像在演奏一首与水有关的乐曲。然而,就在一个下坡拐弯处,不知什么原因,女教师一脚踩在路边的青苔上,突然打了一个滑,重重地摔倒在地。文章的作者“我”刚想冲过去扶,却被身旁与其谈话的教授拉到一旁“隐藏”了起来。女教师走后,教授的一番话发人深省:“我们不能轻易去扶‘摔跤者’,只要他们摔得不重。因为,好心人的关爱只会使摔跤者失去掩盖难堪的机会,有时‘视而不见’才是真正的关心。”  相似文献   

9.
史蒂夫·莫里斯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萨吉诺城,幼年随父母搬到底特律。他和班上的同学比,很“特殊”,因为他双目失明。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特殊”意味着被嘲笑,被冷落。小史蒂夫一度生活在重重自卑中,直到他遇见了本尼迪斯太太。在史蒂夫的记忆中,小学老师本尼迪斯太太是颗永不消逝的启明星。本尼迪斯太太无疑是个睿智的人,她意识到光靠说教没法让9岁的顽童理解深奥的人生哲理。于是,她请来了一个“助手”。在“助手”的帮助下,女教师给史蒂夫上了一节难忘的人生课。他生命的乐章从此奏响。故事发生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本尼迪斯太太正…  相似文献   

10.
史蒂夫·莫里斯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萨吉诺城,幼年随父母搬到底特律。他和班上的同学比,很“特殊”,因为他双目失明。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特殊”意味着被嘲笑,被冷落。小史蒂夫一度生活在重重自卑中,直到他遇见了本尼迪斯太太。在史蒂夫记忆中,小学老师本尼迪斯太太是颗永不消逝的启明星。本尼迪斯太太无疑是个睿智的人,她意识到光靠说教没法让9岁的顽童理解深奥的人生哲理。于是,她请来了一个“助手”。在“助手”的帮助下,女教师给史蒂夫上了一节难忘的人生课。他生命的乐章从此奏响。故事发生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本尼迪斯太太正准…  相似文献   

11.
一位年轻的乡村女教师走进了日报的头条位置记者拍照时她没有让学生簇拥在身边也没有站在讲坛上摆一个漂亮的姿势她和她的同伴们都清楚她是很艰难地走进记者镜头的为了珍惜这美好青春她选择了山里,选择了山里孩子渴盼的眼神——可她没说一句可以照亮报纸版面的话她是一个勤恳实在的姑娘下课后,她送孩子到山下还要一户一户走访家长然后在油灯下精心耕耘让一株株茁壮的小苗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茺致一位山村女教师@陈太顺  相似文献   

12.
董晓萍 《中国教师》2014,(1):70-72,79
上周,本校女教授协会会长王静爱教授给我布置了讲座的任务,当时我正在出租车上,车外人声嘈杂,还没等听清楚她具体说什么,我就答应了,原因有两条:一是我跟王教授有过很多谈话,她在处理教学科研、家庭婚姻和子女教育的关系上,有很多经验都是绝妙的,让我心服口服。她谈感受,都不是从别处抄来的,而是自己提炼出来的,对此我也很欣赏。一个人,首先要被别人的经验感动了,才能体会到别人的经验对自己的好处。二是她说的大意我听懂了,就是在当代我国国情的背景下,从北京师范大学女性工作的角度,谈谈女教师的职业发展,对此我也是赞成的。她还特别关心年轻女教师的成长,希望我谈谈年轻女教师容易碰到的问题,这也是北师大女教授协会的优良传统。现在大学里女性师生多,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上,年年有需求,也有长期效益。  相似文献   

13.
种爱     
春天,当女教师带孩子们上山植树时,她给孩子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小树苗长成大树?”  相似文献   

14.
蓟县孙各庄满族乡是天津市唯一的一个地处山区的少数民族乡,张小立,就是这个乡中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 1992年,张小立从蓟县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从步入讲坛的那一刻起,她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要振兴家乡的教育事业。她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不做教书匠,要做一个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为了展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果,武宁县教育局于日前组织了全县师德报告团到各学校巡回演讲。师德报告用8名师德标兵中,有一名青年女教师,她的“要让铁树开花,要让聋儿开口”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人们。她叫洪梅,来自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全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武宁县新宁一小。  相似文献   

16.
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的新班。 那是一帮怎样的孩子哦,天真可爱、活泼机灵,把这个女教师乐坏了。每天她的脸上都漾着笑,心中有阳光朗照。她像个大姐姐,给他们上课,陪他们做游戏,与他们一起讲许多许多的故事。孩子们整天围着她,老师长老师短地喊个不停。在他们心中,女教师是除了父母之外最最亲近的人。  相似文献   

17.
朱红霞 《师道》2004,(4):11-11
近日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大大的标题——《女教师自打耳光教育学生》,让我大吃一惊。怎么了?干嘛自打耳光?细细看完之后,心中真是难再平静!事情发生在河南省鹤壁市某中心小学,该校一个女教师所任班主任的班级,在全校卫生评比中得了个倒数第一。她为了激励学生赶超先进,爱护  相似文献   

18.
李正芹 《小学生》2010,(11):19-19
曾听过一节数学课——《角的认识》。教者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学生认识了“角”的概念之后,她就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自己身边遇见过哪些“角”,并且让学生大胆的说。一名学生当场冒出这样一句“不守成规”的话:“老师,你的上嘴唇就是一个‘角’!”在一堂数学课上,年轻的女教师的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相似文献   

19.
康哲峰 《教书育人》2005,(10):40-40
在一次观看优秀教师代表报告录像时,我听一位女教师声泪俱下地说到:“临近中考了,我的女儿偏偏发起了高烧,她爸爸又出差在外,我不愿耽误我的学生就狠狠心将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只是让她喝了一点退烧药。当我辅导完最后一个学生,下班时间早过了,我想起生病的女儿赶紧跑回家,女儿却因高烧昏迷在床上。我哭着抱她到医院,可是太迟了,  相似文献   

20.
筛选亮点     
日本幼儿园的一位女教师在介绍本班孩子的美术作品时,举起了一幅图画,那上面除了一些规则的横竖道道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位老师微笑着向大家介绍:“我数过了,这位小朋友的画中一共用了24种颜色,是我们班使用颜色最多的小朋友。我为他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而高兴。”的确,在常人眼里这幅画似乎一无是处。然而这位女教师却从寻常中发现了不寻常。可想而知,其影响力和感染力不仅是对那位小朋友,而且对于全班小朋友都是巨大的。这不仅仅出于她的细心,更缘于她的爱心。一个外国男孩从小极端害羞而且生性胆怯,几乎没有朋友,十分自卑。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