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越女考     
越女论剑,其精微奥妙之处,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上乘的武学,影响深远。古代著名女剑术家越女究竟何许人?众说不一而又缺乏考证。就现在所能见到的一些史料看,这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索。 (一)越女有其人有关越女的史料,最早见之于赵晔《吴越春秋》和王充《论衡》。赵晔,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会稽山阴人,生平著述有《吴越春秋》、《韩诗谱》、《诗细历神渊》。蔡邕至会稽,读《诗细》丽赞叹,以为长于《论衡》。《吴越春秋》记春秋时吴、越二国的史事,特注重于吴越争霸的叙述,是属于“钞撮古  相似文献   

2.
“越女”一事发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期。最早对此作文字记载的是在大约五百年之后,东汉的王充《论衡·别通篇》:“剑使一家,斗战必胜者,得曲城、越女之学也。两敌相遭,一巧一拙,其必胜者,有术之家也。”而与王充同时的赵晔在《吴越春秋·卷五》(在本文中统称  相似文献   

3.
我国关于体育史学的研究还刚刚开始,许多问题还需要专家和学者们去研究探讨。如:“体育的概念”、“体育史的分期”、“人物的评价”以及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问题的认识均未统一,这对写出一部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国体育史》带来一定的困难。然而,我相信,只要我们谨遵“双百”方针,不断地对上述诸问题进行认真而严肃的研究探讨,分歧的认识会逐一解决,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体育史》,也定然会在不久的将来问世。为达上述目的,我想仅就近代体育史中有关重要人物的评价问题,谈几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4.
王孝明 《精武》2007,(1):29-29
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庄子》一书成于先秦,书中有一段庄子向赵国国君论剑的话,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是说击剑之术的虚实、开合、后发、先至等见解。《吴越春秋》一书成于东汉,书中有一段话.说击剑家越女生于“深林  相似文献   

5.
李公麟,北宋末年人。(1049—1106)《宋史·文苑》中有传。“好古博学,长于诗,多识奇字,雅善画,自作《山庄图》为世宝,传写人物尤精,识者以为顾恺之、张僧繇之亚。”麟长于绘人物,又精于画马,他所画的《明皇击鞠图》长卷,就成为一代珍品。卷中几十个人物,各骑骏马,手持鞠杖,奔驰争抢,神态生动,栩栩如生。在艺术上它是一件文物珍品,在体育史研究中,它是最生动具体  相似文献   

6.
“文革”体育史的价值与条件针对“文革”体育史研究比较疏浅和薄弱的现状,烟台师院的傅砚农先生在《研究“文革”体育史的价值与条件初议》一文中,阐述了进行“文革”体育史研究的价值和已经具备的条件。(1)研究工作本身具有突破性和创造性。“文革”是建国后一个特...  相似文献   

7.
论剑的形成及古代剑和剑术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双面刃,顶端锐尖,素有“百兵之君”、“百兵之帅”等美称,它是古代一种刺击性的短兵器,是古代武术中常用的器械。关于剑的起源《中国古代体育》〔1〕、《璀璨明珠——中国古代体育史》〔2〕等一些有关体育史的书籍中认为它源于西周。近来我们在研究中华武术器械...  相似文献   

8.
体育史研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一九四五年写了一篇《体育史研究法》,在《中华体育》双月刊的创刊号上发表。那时,我担任体育系科体育史课程的教学工作,认为这门学科很重要。我给体育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体育史是“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中关于体育事实之记录,而为吾人明瞭现代体育之来源与推测未来体育之途径所必需之知识也。”同时感到,由于前人对于体育缺乏系统的记载,所以体育史料的搜集不易;又因缺乏体育史料的参考目录,使体育史的研究工作,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除看了一些中外体育史的专著外,还参阅了一些文化史、教育史、教育思想史和研究历史的书籍,结合本学科——体育的特点,写了这篇文章,作为一个初步的尝试,对体育史的研究领域、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体育史料的来源、搜集、鉴定(考证)和编纂等方法加以叙述,企图以此引起体育界同志对体育史研究的重视,共同努力来从事这门学科的建设。但是,由于我的才疏学浅,並且受时代的限制,当时没有掌握科学的历史观,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体育史的研究法,所以有许多问  相似文献   

9.
复旦大学中文系郭绍虞教授,早年曾任教于上海东亚体专和爱国女校体育科。他于一九一八年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古代体育史专著《中国体育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距今已六十多年。但参加一九七九年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古与代体育史编写会议”的同志们一致认为,该书史料丰富,史沦结合,对我们目前编写古代体育史仍有再要的参考价值。为表达对郭老先生的敬意,了解他编著《中国体育史》的历史背景、编写过程,及其研究古代体育史的经验,並听取他对目前编写中国古代体育史工作的意见,我们决定访问郭绍虞老师。我们事先书面向郭老师提出五个请教的问题: 1、一九一八年编著《中国体育史》的简况。 2、对目前编写中国古代体育史的意见。 3、对孔子的评价:他对体育的态度如何?是提倡体育还是反对体育?他对我国体育史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10.
本次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1日至25日在海军杭州疗养院举行,由杭州大学体育系承办,主要研讨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体育史》(第二版)及《体育史学习指导书》,交流体育史教学及课程建设经验等.会议期间,除了听取《体育史》(第二版)教材主编关文明、副主编张元、赵(讠戋)华和编委曹守(讠禾)、苏肖晴、吴在田、郑俊武、傅砚农、李连友等分别讲解教材的编写原则、指导思想、选材依据、重点、难点以及如何使用新教材的一些基本问题外,还听取了邓树勋教授“关于体育课程改革整体构想体育史课程如何定位和建设”、张焕玉副编审“关于如何编写体育史教学参考书”、郑志林教授“关于中国体育史研究过去和现在”以及翁士勋副教授“关于古代体育史研究中如何正确选用史料”等学术报告、华东区还举行了“华东区高校体育(院)系协作组体育史学科年会”.  相似文献   

11.
石翔 《电子竞技》2017,(22):88-89
晌午,乌镇木心美术馆温暖的阶梯式图书馆. 在门口,我摆好鞋子,一抬眼,恍然间一千三百年前《越女词》里的名句"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好像就在眼前.温暖的灯光里,一位裹着藏青色披肩的姑娘端着手里书,目不转睛,修长白皙的双腿搭在一起,足面轻轻律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传统的戏曲中,女子中状元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如《沉香扇》、《女巡按》、《孟丽君》等等。按我国古代封建制度,妇女要“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般女子无才是常事,即使有才也不允许参加科举的。因此,女子要参加考试,只有乔装变服充男子,这就使“女状元”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从发端到结束,长达10年之久。10年内乱,使整个国家蒙受了一场浩劫,我国的体育事业也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灾难性破坏和损失。但是,我国的体育事业并没有因此而被摧毁消失,“文革”时期社会政治形势的起伏变化,体育从几乎淹没到借机复苏,并一度在一些方面显现出畸形的兴盛状况。正因为“文革”时期社会背景条件和体育现状的特殊性,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了当代体育史研究者的关注。近些年来,为总结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和编写体育院系《体育史》教材的需要,一些学者…  相似文献   

14.
越女授剑     
越女授剑刘秉果勾践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了他在会稽山下的草寮中。低矮的门楣上悬着一个苦胆,这是昨天勾甬山民献来的新鲜羊胆。自从携李之战败北之后,勾践卧薪尝胆,决心报仇雪恨。他每天舔舐着苦胆汁水,滴滴入心。门柱上刀笔痕迹使他触目惊心,这也是他每天必修的...  相似文献   

15.
1919年出版的郭希汾的《中国体育史》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体育史。1958年又出版了唐豪等的《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特别是近10年来相继出版了徐永昌的《中国古代体育》、李季芳等的《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高校体育史编写组的《体育史》、刘秉果的《中国古代体育史话》、王其慧等的《中外体育史》,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体育词典》,和《体育文史》等刊物。这些论著、典籍、刊物的产生,本身就雄辩地说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16.
试论欧阳修之《九射格》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谷世权《九射格》是北宋欧阳修创作的一种射箭游戏。在以往的体育史研究中,这个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中国古代体育史对此进行过介绍,也没有一篇文章研究过,我认为应补上这缺失的一笔。现将初步研究《九...  相似文献   

17.
要对某一时期某一体育运动项目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概述,首先有较全面的史料和对这些史料作出准确的校正与理解。在当前,古代体育史料已比较齐备的有利条件下,我们有必要对现有这些史料进行认真的研究,同时对过去体育史论著中引用史料的混乱状况给予逐一澄清,以免贻误后人。今以古代角力史料为例,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已的看法,就正于专家和读者。一、《春秋谷粱传》无“秦堇父与叔梁纥以力相高”一事在《角力记·考古》中说到:“《谷梁》:公子季友与营拏搏。又,秦堇父与叔梁纥以力相高,皆角力之意也。”郭希汾《中国体育史》(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版)第22页转引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从1962年正式建立体育史研究室算起,作为中国第一个体育历史研究的专门机构,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至今已度过了二十八个春秋。审视过去匆匆的岁月,在老一辈学者专家筚路蓝缕之功中和后继学子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下,成都体院体育史研究所终于形成了今天累累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游泳史料拾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代游泳史料,最为零星少见。郭希汾《中国体育史》序例:“泅泳一事,类皆渔父舟子之所习,惟其知识梼昧,虽知而不能言,往籍无徵,蒐讨綦难。”在该书第八编《泅泳》中,开宗明义,就说:“吾国古时各种之运动术,其制度源委,犹可稽考,惟泅泳一事,最无系统可寻。”该编第一章《古时之泅泳家》,只有两页,仅列蓄丘诉(《韩诗外传》),古冶子(《晏子谏下篇》)、周处(《晋书周处传》)、邓遐(《晋书邓岳传》)和周文育(《南史周文育传》)等五人。第二章《古时之水戏》也不足一页,他说:“古时关于水戏之事亦甚少,择其与休育有关者,凡得三事:“竞渡……。射鸭……。水秋千……。”《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九辑,温仲华《我国古代的游泳》一文,虽引用了郭希汾《泅泳》文中各条史料,亦仅得三页。其搜集游泳史料之艰难,可以想见。  相似文献   

20.
文摘栏     
<正> 中国体育之最▲在我国,“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904年(即光绪30年)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我国最早的近代体育团体是徐锡麟于1905年创办的中国体操学校。▲我国最早的体育期刊是徐一冰和王均卿主编的《体育杂志》,于1914年创刊。▲我国最早出版的体育史书籍,是191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郭希汾编写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