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茂甲 《职教通讯》2011,(17):61-66
受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建国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在建国初到"文革"的这段时间里我国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当时实行"统招统配"的招生就业模式;"文革"之后到90年代初,我国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种经济体制并存,招生就业制度体现了"双轨制"特点;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双轨制"的招生就业模式逐渐解体,中职学校招生就业面向市场,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招生就业体系。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进入了通过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阶段,大学毕业生择业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前提,大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指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大学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如何配置(即就业)就必然随"两个根本转变"而转变。本文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育和完善的前提下,对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就业市场以及就业中介作出探析。一、就业制度某些经济理论家认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由于中职毕业生年龄偏低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在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风险及各种信息的刺激时,容易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感到迷茫甚至是恐惧,以致出现各种心理障碍,严重制约了他们的顺利就业。本文对中职毕业生择业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实行"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即"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毕业生全部进入劳务市场,人们都看到了:毕业生是否适应市场调节机制和求职者的竞争关系,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对此多有讨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大学生就业已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是展示学校实力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本人综合素质充分展示的过程.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分析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日渐加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就业问题。只有不断完善高职学院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体系,使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逐步实现"全员化"、理论教学和职业指导"全程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网络"信息化",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将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浅议当代大学生就业困惑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经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分"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给毕业生以正确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作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尽快实现就业,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作为市场经济下的高校,面向市场、走向市场,清醒地分析、科学地把握会找到多渠道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后服务”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提高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质量、就业服务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已经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焦点,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后服务"体系,则是一条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文章从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后服务"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构建毕业生就业"后服务"体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运行模式和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11.
何家理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2):99-100,115
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中各方的关系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是专业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晴雨表.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应做好三项工作:变就业观念引导为职业定位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就会由"我想做什么"转化为"我能做什么";做好就业通识技能准备工作可以拓宽学生就业领域;做好就业之后的情感性管理可以巩固就业成果.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认知与社会环境、就业制度环境紧密相关。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是当代大学生就业认知生成的经济社会背景,从政府主导到"自主择业"则是其制度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环境,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形塑理性化就业认知凸显重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确立,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积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确立面向市场的理性化的就业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朱燕 《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51-152
据"人社部"提供的数据,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已升级为"史上最难",对此,在校大学生深感忧虑。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从了解大学生就业理想和动机入手,理论联系实际地讲解"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生应注重提高就业竞争力"等内容,正确引导大学生在成就自身事业和理想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基础性与主导性作用日益显现。"市场导向、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和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机制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的忧与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使大学生的就业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隐藏着诸多问题,这既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也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本文对大学生在就业中关于"义""利"之辨问题、精神问题、主体性问题和价值观取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毕业生就业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向选择"的大形势下,完善学院的教学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切实给学生增加实习机会和时间,成为适应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双向选择需要的有效手段.文章从介绍我院改进毕业生第五学期的教学和实习管理入手,探讨了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就愈显突出.重视高校弱势群体就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育人理念的具体体现.面对就业压力,高等院校应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的基础上,重视大学生社团建设.社团建设能促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能够增强毕业生从业后的主观能动性和适应能力,是拓宽就业渠道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给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艺术类院校要适应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应当积极主动采取应对之策.重视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教师观念转变,加强艺术生的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就业素质,将有助于大学生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龙庆华  宋余庆 《文教资料》2007,(26):154-15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就业从过去"统包统分"完全转变到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给大学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给职业指导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着重对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阶段、内容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全新的就业指导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发生过程受经济发展、研究生扩招、研究生就业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20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国内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研究生扩招等过程,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逐步从"供不应求"状况发展到当前普遍反映的"就业难"现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的供需变化、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整举措、个人的就业观念等都对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破解研究生"就业难"问题,需要从扩大就业需求,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改革,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