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高考题型语言运用中有一种仿写模式,要求使用修辞手段。而比喻的修辞方式最能体现考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几种特殊比喻的理解、训练与这种仿写训练息息相关,用"求同""求异"思维是厘清它们的有效手段,并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论比况短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比况短语的构成形式,并对其中的两种常用格式"像......似的"和"好像......似的"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它们各自具有两种不同的构造方式,即"动宾短语十似的"和"状中短语十似的"。动宾式比况短语具有比喻性质,状中式比况短语不具有比喻性,并提出这两种格式都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同形异构现象。本文还从深层的语义结构入手,结合修辞格把比况短语分为比喻性的、比拟性的和猜测性的三类,对比况短语表示比喻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3.
第七节 修辞     
《中学文科》2008,(9):24-27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4.
提起比喻,同学们都知道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类型。其实,比喻除了这三种基本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比喻。之所以说它们特殊,是因为它们的形式与这三种基本类型的比喻不一样。我们可以把它们视为这三种基本类型的比喻的变体。一、修饰喻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或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这样的比喻叫修饰喻。例如:(1)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汉语修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汉语修辞江南不同民族修辞方式的比较,在原则上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实践的(归纳式的),即直接将一些具体的修辞现象进行比较,例如可以比较中西比喻的异同:它们在不同国度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重要性,比喻类别的对应与差异等等。一种是理论的...  相似文献   

6.
比喻和比拟是两种容易混淆的辞格,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甲乙两事物相比,除了相同点外,比喻和比拟也有很多相异的地方,故比喻和比拟是两种相似而又明显不同的辞格.  相似文献   

7.
比喻和比拟是两种容易混淆的辞格,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甲乙两事物相比,除了相同点外,比喻和比拟也有很多相异的地方,故比喻和比拟是两种相似而又明显不同的辞格。  相似文献   

8.
陈雅 《考试周刊》2013,(99):23-25
本文对汉语比喻的传统分类和现当代分类方式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它们在跨文化认知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汉语比喻分类法.总体上分为形相喻、属性喻、综合喻三类,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概念合成理论论证了汉语比喻新分类法在比喻认知引导过程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9.
象征性诗歌以意象暗示呈现象征意义.其意象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意象间的比喻关系构成,即比体象征意象;一种是以意象的连续铺展、延伸构成,即赋体象征意象.这两种意象有诸多不同,弄清它们的构成方式及其特点,将有助于诗歌创作和鉴赏.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修辞方式的运用生动鲜活,丰采多姿。既有比喻、借代、夸张等十多种常用的,还有一些鲜见的特殊修辞方式。兹将后者缩成十种,例释如下:(一)增饰(前句的中心词在后句出现时,增添了新的修饰成份)例如:  相似文献   

11.
比喻耗损是比喻文本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因多次使用而呈现出的老化与耗损形态.其实质是比喻性的耗损.主要有词语(组)耗损、句法结构耗损、语境耗损、语体耗损等四种形态.它们与比喻贵在创新的原则相悖,必须针对这四种耗损建立相应的激活机制,重新赋予比喻鲜活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比喻义与比喻用法有明显的区别。比喻义是多义词转义的一种,是多义词的一个义项,是词里的固定意义;比喻用法是一种修辞方式,是临时打比方,产生的意义不固定。几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修辞”一章讲比喻辞格时,所举例子把词的比喻义当成了修辞的比喻用法,混淆了二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心理角度来看,比喻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修辞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模式。比喻的传统解释往往强调其表达功能——使话语形象、生动,以及能塑造话语风格,但比喻同时还是一种体验事实的方式,是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方式,是对于真理的一种想象性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把比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较之与纯粹的修辞法,更切近于比喻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辩论是语言交流的最高形式,是语言的艺术。随着辩论赛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辩论赛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一种思维的碰撞,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其中,比喻作为一种为人普遍运用的修辞方式,使辩论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新颖有趣。笔者将从比喻的类型、特点、作用以及具体使用几方面来具体阐述比喻在辩论语言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比喻论证就是运用比喻进行议论论证。比喻论证是写作议论文的重要论证方法之一。运用比喻论证可以增强议论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深刻性。怎样运用比喻论证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一、自认现象十评说十联想式大家都知道并且也都指出过,太阳的本身还有黑.戈。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谁个曾怀疑人类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认它的灿烂光辉呢?没有。我想,我们的党,我们的党领导下的伟大事业,也正是如此。(《太阳的光辉》)“太阳的本身还有黑点”一句是叙述自然现象。“谁个曾怀疑人类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  相似文献   

16.
修辞手法     
比喻考点分析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联系二者的词语)组成,它包含明喻、暗喻、借喻、博喻、通感五种。构成比喻的条件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比喻的作用:一是对事物的物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  相似文献   

17.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联喻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依存的比喻连接成为整体的比喻群。联喻有两个特征:一是相关性,本体之间、喻体之间都有某种关系;二是呼应性,前后比喻之间往往互为条件,孤立地看其中一个比喻似乎十分平常,但将几个比喻联系起来着眼于它们的呼应关系,会感到贴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实践中,比喻格的运用十分广泛,中外修辞学界都很重视对比喻手法的研究。宋代陈骙的《文则》里说:“文之作也,可无喻乎?”他“博采经传,约而论之”,总结出十种“取喻之法”。“五四”运动以后,西方修辞学传入中国,现代修辞学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汉语修辞学,比喻格得到更深入的研究。但几十年来,对辞格的研究似乎仅局限于类属的划分、例句的分析,而各种辞格不同的修辞原理却未得到很好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进行初步的尝试,对比喻格的修辞原理做一个概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比喻修辞手法在《大学英语·精读》中的运用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作者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它能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更鲜明、更感人。了解和正确理解比喻语言是阅读的重要技能 ,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提高读者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也有助于读者体会到文章的“感染力”、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神奇功能” ,从而更好地欣赏作品。常见的比喻方式有 :明喻、暗喻、拟人、换喻和讽喻等几种形式 ,本文拟对《大学英语·精读》中的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