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根据想象的新颖性、独特性、创造性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又可以把它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创造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包括想象,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超越,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培养想象力想象与思维关系密切,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思维。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进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突出特征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或根本不  相似文献   

3.
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想象开始的,所谓创造想象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特地创造出某一事物的新的形象。可见,要创造出新的形象,必须善于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是多渠道的,而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想象、联想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形象思维活动。表象是大脑中所保存的外界事物的映象。人脑对一系列表象进行回忆、筛选、接通、分解、组合,就形成一个新的表象结构,这就是新的形象。想象既能重现曾经存在,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事物,如那些历史人物形象等,也能创造不曾存在或可能出现的事物,如神话中的人物、科幻故事等。想象包括再造想象、推测想象、融合想象和幻想。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和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推测想象是根据以往的经…  相似文献   

5.
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想象有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可见,想象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也是发现的基础,没有想象力,便没有发现、发明和创造。  相似文献   

6.
四、加强想象训练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关键。 想象是表象(形象)的运动过程。人们通过想象对表象(形象)进行重组改造而形成和创造出新的形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形象思维是一个由形象——表象——新的表象构成的反映系统。可见想象的过程、结果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结果。我国心理学家周昌忠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命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有一定的创造思维价值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我进行了一些写作命题研究。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创造性想象参与后,能结合过去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在作文命题中,创设新奇的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就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8.
想象是智力发展的翅膀,也是智力发展的极胜。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古今中外多少作家凭借丰富的想象,把过去和现在、理想和现实、神奇和平凡、咫尺和天涯、天上和人间、存在和虚幻等,相互沟通为一体,创造了一篇篇不朽的作品。”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在意识中清晰地再现客观形体的思维过程叫再造想象;在意识中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出新的客体形象,并推测其结构、特征及发展变化的思维过程叫创造想象。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需要想象。所谓想象,就是由人类储存在记忆中的表象出发,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形象或结构的一种思维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想象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当想象展开的时候,就会如陆机《文赋》中所  相似文献   

10.
创造想象是创造思维的支柱、创造思维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核心部分。因为想象、联想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包括自身经历、见闻的感性再现的再现想象和非自身经历、见闻的创新主意和设想的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创造思维的一大支柱,没有想象联想就没有创造思维。可以说,想象是创造之母。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思维会渐渐出现定势和理念化。儿童年幼,其想象不受习惯思维框框的影响,不失时机地加以保护和开发,使儿童想象的活跃性得到深化和发展,就可以构成创造能力的基因,使儿童成为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从而有新的发生、新的发现、新的发展和新的发明.  相似文献   

12.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创造发明的设计师,是产生假说的不可或缺的心理条件,一切创造性思维过程都不能没有创造想象的参与。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这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宁波市效实中学张弛想象是人脑对原有的感知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而想象能力就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感知所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的形象,称做想象。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所谓再造想象。就是创造出客观上已经有的,但自己并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所谓创造想象,就是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原有表象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脑中形成客观上已存在的、但自己并未加工过的事物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正> 艺术想象是对表象的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表象。艺术想象因其创造性、新颖性和独立性的差异,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艺术再造想象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者示意再造出来的。因此,艺术再造想象在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中有重大的意义。而艺术创造想象不同于艺术再  相似文献   

17.
想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在感知客观事实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的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看出,想象力在学生智力因素中具有重要作用,极具创造性。因此,加强想象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创新,顾名思义,是指一种新的创意、新的创造。那是一种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变革现实中产生的灵感。在实际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有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就来源于孩子自己的丰富想象和独特创造。  相似文献   

19.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是在调动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与强烈的写作动机的前提下,加工或改造学生原先的阅读和作文知识经验,完善记忆储存与表象积累等,进而帮助其构建起新的写作意象,形成新的作文观念,再通过语言文字予以描述的教学过程。小学生对于这种作文形式较为感兴趣,因为它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与创造能力,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它是人在头脑中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人们进行一切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活动,想象是阅读欣赏的翅膀,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可以在文本阅读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再现作品中栩栩如生的艺术想象,并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具体感受,尽情吮吸文学百花同中芬芳蜜汁,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的境界。想象能力是写作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更是教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