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守     
正今年是我大学毕业、从事档案工作的第28个年头,在这28年中我没有改行做其他工作,一直坚守在档案行业上。我大学学的是档案专业,起初,对档案、档案工作还不了解,是盲目的报考档案专业,之后进入了这个陌生而又神秘的世界里。从文书学到档案管理学,从中国档案史到世界档案史,我完成了四年的专业学习。从不了解档案到认识档案,我完成了对档  相似文献   

2.
档案是什么?如何解读档案?这是我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记得第一次打开档案书籍时,我并没有被它所吸引。相反我感觉到档案这个专业是很容易学习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研究问题的增多,我对于档案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感受到了档案的魅力之所在,逐渐理解了档案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认识到了档案科学管理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为此,我开始认真地解读档案,研究它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档案科学管理的奥秘。虽然我的学习才刚刚开始。但我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档案学专业的学习正是我对档案从无知到理解再到研究的一个过程,这也终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的笔墨缘     
记得22年前,从学校分配到江西省一个边远的小县城农业局上班,工作两年多的我,还是个懵懂小伙,环境还没完全适应就被调到档案局这个全新的工作岗位。刚来时,对档案局这个陌生的环境很茫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档案的概念非常模糊,以为档案就是指人事档案,保管好就行了,还以为档案部门是个非常清闲的地方。当我翻开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目录的档案资料时,门类繁多的档案里面包含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里面还有那么多学问,档案在那时就深深吸引了我。现在我在兰台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一待就是23个年头,看到许多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同学纷纷调动工作或升任职务的同时,我却一直坚守在这里,并在档案事业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支点,找到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刘慧 《湖北档案》2022,(10):24-25
<正>“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这首诗赞美了兰花素淡清雅,品行高洁。当我第一次知道档案工作者也被称作“兰台人”的时候,内心不免有些小欢喜。我与档案的缘分似乎很早就注定了,从邂逅时对档案的懵懂无知,到相遇时对档案浅浅的认识,到最后相知相伴,愿意为它无悔奉献。邂逅我爸爸有一个破旧的箱子,他说里面装满了他的“宝贝”,  相似文献   

5.
<正>问:2018年,作为“成都轨道功勋奖”获得者,我们曾对您做过专访,近日欣闻您入选省级档案专家,五年过去了,请问您对档案工作有哪些新的认识?答:“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是过去五年档案工作的真实写照。五年来,成都轨道集团不断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调整档案归口管理部门,集团档案管理工作由资产档案部调整到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档案管理和机要文档管理合并办公,由我牵头负责集团档案管理和机要文档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集团档案工作迈进到了一个新阶段,集团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得到延伸,文档一体化管理得到深化,文件助力档案规范,档案助力文件起草,  相似文献   

6.
我是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的。1953年开始搞档案工作,至今已45个年头,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既为档案事业奋斗了一生,自己也在从事档案事业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对档案工作,从接触到热爱,也是有一个认识和发展的过程的。回忆1952年参加全国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和1953年的民主改革运动时,接触到一些文件和书面材料,感到这些文件  相似文献   

7.
档案工作与自信心冯舫女想起这个题目,是因为以前碰到的一些事。春节回家,被人间及工作单位,当得到的回答是“档案局”时,对方吃惊他说:“你怎么会到那里工作?”言外之意,颇为惋惜。回来后与人谈及此事,有一人竟深有感触。他也是新到档案系统的。他苦恼他说:“我...  相似文献   

8.
档案之缘     
开始接触档案是从1988年报考山东大学高考志愿开始的,那时的理解,档案就是文字记录。而与档案结下不解之缘是源于1995年和一位从事儒文化研究的朋友谈到职业,朋友说:“你从事的不是主流行业”,一句话反映出社会对档案工作的不理解与不尊重。我一鼓作气,钻进书堆,详细阅读档案室订阅的每一份档案专业杂志,从1956年的《档案工作》发刊号到改版后的《中国档案》,做学习笔记十余册,疑问出现和解答后的喜悦常常伴随我执着探索的过程,经过不断反思,逐步推理,一步步揭开事实的真相。“什么是主流?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主流”,档案工作恰恰是最与时…  相似文献   

9.
<正>问:云辉副馆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祝贺您被评为四川档案工匠。您从1990年开始从事档案工作,三十三年如一日,请问您对档案工作有些什么体会呢?答:从1990年入职绵竹市档案馆至今,我在基层档案部门工作33年,担任领导班子成员17年,先后从事并分管过档案业务指导、馆务建设、档案保管与利用、爱教基地建设、档案宣传与编研、纪检监察、党支部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档案》1997,(5)
一位档案学家曾经说过:档案的鉴定决定着档案的“性命”,可见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各级档案馆的档案鉴定已经提到工作议程,如何搞好鉴定工作,在鉴定中,我们应该为后人留下什么?8月7日,本刊编辑部邀请了在兰参加全国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研讨会的六位中青年学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庄谈。窦晓光(安徽大学副教授);关于鉴定,我有这样几点认识。一是鉴定工作是在档案工作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而档案鉴定工作一旦出现,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趋于完整。过去曾认为全宗理论是档案学成熟的标志,我认为,还要形成一个全…  相似文献   

11.
廖建晚 《档案时空》2015,(10):43-44
2008年,我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公共交通治安管理分局,被安排在办公室从事档案工作,有幸与档案结缘.一晃七年过去,在这三尺之间的档案室,我有过迷茫、沮丧和寂寥,也有过辛苦的坚持和成功的欢笑,这些种种让我坚定了对岗位的忠诚,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档案工作. 我工作 我快乐 档案工作对在部队当护士的我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档案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其中的滋味,没做过档案工作的人是无法体会到的,可谓是“风雨飘雪匆忙去,艰辛甘苦一路尝.”  相似文献   

12.
<正>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为了这个梦,我选择了攻读文科,我也一直在朝这个梦想努力着。1986年6月,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在辽宁大学的录取专业里瞥见了"档案学"——引起了我的好奇,在我的意识里档案一直充满着神秘感,我不知道档案还有本科生,档案专业学什么、做什么啊?神秘感吸引着我要走进这个神秘的殿堂,于是我改变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方向,带着对未来的好奇和期望选择了档案专业。发榜后我以较  相似文献   

13.
屈指算来,我与档案这个平凡而神秘的行业已打交道38年了。开始接触档案,是我参军入伍后的第二年。1969年春,我们连的老文书调到沈阳市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经连首长研究决定,把我从通讯员的岗位上换下来,接任文书兼档案员工作。文书这个职务官虽不大,但  相似文献   

14.
边慧玲(杭州市房产档案馆副馆长):我20岁参加工作的那年,正好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我怀着热爱和向往来到让人感觉有几分神秘的房地产档案资料室。屈指算来,我与档案这个平凡行业打交道已有30年的时间了,亲眼目睹和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局房产档案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胡振荣 《湖南档案》2013,(8):1-1,4,5
当今档案宣传工和如何定位?我的基本结论是:现在的档案工作已经进入到了档案宣传的时代。回顾建国几十年来档案工和发展的历程,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任务,各个时期都有其侧重点。  相似文献   

16.
我的办公桌     
《兰台世界》2014,(Z4):33-34
<正>经过四年的寒窗苦读,1982年我终于大学毕业,分配到辽宁省档案局。我能分到档案局,还有个插曲。大三的时候辽宁大学与辽宁省档案局签约开设了我省的首个档案专业班,是从历史专业中选出38名学生改学档案专业组成的。这是我省自己培养的首届大学本科档案专业毕业生。毕业时历史系从中选三人留校任教,为补足双方当时签约人数,就又从历史专业毕业生中选出3人,我就是其中之一,因而有幸进入"统分",被分配到省档案局。不然像我这样的条件——从工作单位考入大学、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系列问答问: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中对学历和专业工作年限有哪些要求?答:根据《档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市职改办有关文件规定:管理员:大学专科、中专毕业实习一年期满;高中毕业,从事档案工作三年以上、专业课四门...  相似文献   

18.
《山西档案》2006,(2):59-60
我局有一处平原水资源实验研究站,请问建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计划、请示和批复应归入实验站的基建档案还是应归入科技档案?我第一次管理档案。而整个公司也没有人懂这个。我和上司试着摸索着自己建立,但现在件多了,总觉得不是正规的。请问,如何管理才是系统的呢?我公司是从事商业一类的。请问团市委的档案该如何分类呢?我以前在政府部门,是分成行政、党群、人大三类。可我不知道团市委的该怎么分类合适?我是一个企业档案室的工作人员,经常遇到这样两个科技档案的组卷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更好:(1)属于同一张图纸目录而且是同一个专业的图纸,用一个盒子放不下;(2)属于同一张图纸目录但不同专业的图纸,组一卷还是多卷?能告诉我吗?[编按]  相似文献   

19.
正《档案与建设》诞生于1984年,那时候我还在高中苦读。两年以后,误打误撞进入档案专业学习,毕业以后一直在档案部门工作,也一直在同一个单位供职。如果1986年可以算作与档案事业结缘的话,我的档案生涯仅仅比《档案与建设》晚了两年。回顾已经走过的档案历程,《档案与建设》如同一位师长,不断地给我启示,又如一位老友,见证了我的成长。蹒跚学步时的扶持探讨档案学理论的兴趣,是在苏大档案专业学习时养成的,而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档案与建设》对我的影响。这个故事,曾经在1994年《档案与建设》十周年时,我撰写的《提携新人播撒希望》里详细描述过。20年过去,对此又有了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出版广角》:谈谈你怎么进入编辑行业的吧?
  谢佳丽:我走进出版行业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蓄谋已久,一朝功成。
  我从本科到研究生的专业学的都是新闻传播学,毕业后的理想就是能够从事与传媒相关的工作。在传媒领域有很多具体的、不同的工作方向,我一直在寻找自己最合适的位置。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我逐渐明确自己在编辑出版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素质,因此在找工作时就向心仪的北京大学出版社投了简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