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引子:Q言Q语知多少 一位母亲:儿子一开口。我就云里雾里 儿子喜欢上网聊天,满嘴奇怪的词语。家里包饺子,他不肯吃,还说“偶稀饭KPM,酱紫,偶一会和同学去外面米西”。我让他背英语,他头都不抬:“惨绿,偶再看一个烘培鸡,千万8147。”我瞪眼儿说听不懂,要他好好说话,他吃吃地笑,动不动就对我说“矮扶了油”。正经的东西没学会,净整这些让人听不懂的话。于是我干脆把家里的网停了。结果他说我“DC”又“LT”,跟不上时代.一点不懂“油墨”。  相似文献   

2.
多种鲜花     
唐金龙 《师道》2006,(5):42-43
最近,一位激愤的家长把家里刚装了半年的网线给扯了,为此,上初二的儿子正跟她闹别扭,觉得妈妈“既LT(老土),又DC(独裁)”。其实,让这位家长生气的,是儿子总在网上聊天,聊完了,一张嘴就是“烘培鸡”“偶稀饭“”母代”这类让她一头雾水的词,“有时候跟儿子交流都成了难题。”“家里包饺子,他一个不吃,我问他,他说‘偶稀饭KPM,酱紫,偶一会和同学去外面米西’;我让他背英语,他头都不抬:‘惨绿,偶再看一个烘培鸡,千万8147’。”这位家长气愤地说,“我瞪眼儿听不懂,他还吃吃地笑,动不动就对我说‘矮扶了油’(I服了YOU)。正经的东西还没学会,…  相似文献   

3.
最近,长春市的宋女士把家里刚装了半年的网线给扯了。因为儿子总在网上聊天,还张嘴就是“烘培鸡”、“偶稀饭”这类让她一头雾水的词,“有时候跟儿子交流都成了难题”。“有啥大惊小怪的,‘稀饭’是喜欢;‘烘培鸡’,是英文Home-Page,个人主页的意思。”宋女士的儿子对记者说,“妈妈太落伍,一点儿不懂油墨(注:幽默),我这么说,就是想提醒她跟上时代。”学生肖对记者说:“好多新词儿,我都是四处学的,如果不知道这些词,网上好多帖子就看不懂,可能就会被时代淘汰。”初中生刘畅提起“新新人类的语言”就眉飞色舞,可他妈妈却告诉记者:“我儿子不…  相似文献   

4.
“少电”编编们你们好! 偶是一个灰常灰常稀饭“少电”的淀粉,我虽然才订了两个月,但是我已经深深地被“少电”迷住了。  相似文献   

5.
最近,长春市的宋女士把家里刚装了半年的网线给扯了。因为儿子总在网上聊天,还张嘴就是“烘培鸡”、“偶稀饭”这类让她一头雾水的词,“有时候跟儿子交流都成了难题”。  相似文献   

6.
谁最听话     
《当代电大》2006,(10):58-59
儿子的同学来家里玩,一直听儿子叫个同学“卡门”。我说:“这同学的名字还是个著名的歌剧呢,他妈妈一定特喜欢欢音乐,才给他起了这样的名字。”儿子大声说:“什么呀,那是他的外号,他太胖,我们就嘲笑他,进门的时候总卡门!”  相似文献   

7.
魅力四溅     
一次我朋友的同学说他真是“魅力四溅”,朋友纠正是“四射”,他同学有点生气了,大声说:“我就‘溅’(贱)!你不服吗?”魅力四溅!556300$贵州省台江县二中一(10)班@风铃草(陈翠)  相似文献   

8.
<正>6月的某一天,儿子在临睡前突然说,他真希望能在家里养一些蚂蚁。他非常喜欢看蚂蚁,据老师反映,他经常在课间长时间蹲着看蚂蚁。我没有想到,他爱蚂蚁爱到想把家里也发展成一个观察基地。他说在学校看蚂蚁不如在家里方便。这是事实,蚂蚁们在家里,会被保护起来,可以让他从容地观察,我们也不会像他的同学那样,心血来潮就把蚂蚁捏死或者踩死。  相似文献   

9.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幼儿园发了测试卷子,要家长帮助孩子做。其他的测试儿子做得都很好,唯独不会造句子。儿子对奥特曼非常感兴趣,三岁半时就已经成为奥特曼专家,什么赛文奥特曼、艾斯奥特曼、杰克奥特曼等都了如指掌,甚至奥特曼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能讲出来,做的每一个动作他都学得惟妙惟肖。我从儿子的兴趣入手,先教他词语——“高兴、兴高采烈、心花怒放、手舞足蹈、难过、垂头丧气”,并用动作加深他的理解,儿子很快就记住了。然后利用家里一切可以看得见的物品教他学造句。让他用“钟表”造句,儿子说,我爸爸买了一个钟表,让我看时间,我很高…  相似文献   

10.
彭冰  贾一 《教师博览》2006,(6):19-20
最近,长春市的宋女士把家里刚装了半年的网线给扯了,为此,上初二的儿子正跟她闹别扭,觉得妈妈“既IT(老土),又DC(独裁)”。其实,让宋女士生气的,正是儿子总在网上聊天,聊完了,一张嘴就是“烘培鸡”、“偶稀饭”、“母代”这类让她一头雾水的词。“有时候跟儿子交流都成了难题”。  相似文献   

11.
“妈妈,给你钱。”九岁的儿子对我说,并扬了扬手中的钞票,“我没让你拿钱啊。”我一脸的困惑。这时孩子又对我说:“是楼下那位大哥哥给我的,他说是你叫他帮你拿钱的。”我预感到事情不妙,问儿子是怎么回事。儿子说,当时他正在隔壁房间玩,听到家里有动静,就跑回家想让所有邻居都  相似文献   

12.
杭竹萍 《文教资料》2005,(19):61-62
“杭老师再见”,随着一声响亮的招呼,一位高大的男生从我身边走过。噢他曾经是我班上的一位学生。看着他自信的身影,我想起了高一的他……一、互不理解,家庭教育矛盾激化刚做02计算机班班主任不久,有一天晚上八点多钟,一位学生的家长打来电话,说是儿子到现在未回来。我心里“咯噔”一下,立即悬了起来。她又杂乱地解释说儿子已将书包放在家里,大概是到家附近的体育场去玩了。儿子经常放学就玩,玩到天黑才回家,真是拿他没办法。好不容易从儿子的同学录中辗转知道了我家的电话号码,乘儿子不知道,打个电话给我,让我帮助教育,还要我不要让她儿子…  相似文献   

13.
“我是家里一份子”我们从阿伦3岁的时候就告诉他:“你是家里的一分子!”,所以我们平时总会让阿伦在家参与不同的劳动。吃晚饭的时候,我们把拿菜的任务交给儿子。开始时,这小家伙总是会问:“为什么要我拿呀?我拿不到怎么办?”我问他:“三个人分工,拿菜、烧菜、饭后收拾,你喜欢哪一样?”权衡了半天,阿伦觉得还是拿菜比较适合,从此以后,阿伦就成了家里的拿菜小工。有一天,阿伦的外婆到家里来玩,看见阿伦去冰箱里拿菜,就忙不迭地冲过去,“我来拿,我来拿,怎么能让孩子拿菜呢?才这么小的孩子。”谁知阿伦却义正词严地说:“外婆,我来拿,这是我的责…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您好。 我儿子是个小故事迷,每天晚上不给他讲三五个故事,就别想让他入睡。 儿子喜欢听故事,却不肯开口讲故事。有时一个故事已经给他讲了无数遍,明明知道他能倒背如流了,但如果你让他讲,他肯定会说:“我还不会,妈妈讲。”无论你怎样启发、引导和鼓励,一点作用都不起。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和儿子赌气,一个故事都不给他讲,可后来在儿子可怜巴  相似文献   

15.
角色转换     
幼儿喜欢模仿,尤其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在家庭生活中,我经常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和孩子进行角色转换,收效甚佳。儿子不喜欢吃青菜,这曾让我非常苦恼。一天,菜汤刚端上桌,儿子就喊:“妈妈,俺不吃青菜,你给俺拣出来!”我灵机一动,对儿子说:“常问,我来当宝宝,你来当妈妈好吗?”儿子眼睛一亮,爽快地说:“噢!”我便学着儿子平时的样子,扭着身子,撅着嘴说:“俺不吃青菜!”儿子笑了,马上“教育”我:“青菜有营养,可好吃了。你看妈妈吃了它!”说完,就端起汤碗喝起来,一会儿功夫,一小碗汤就喝了个底  相似文献   

16.
例文展现:暑期中,读大学的GG(哥哥)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东(东西),都系(是)偶(我)非常稀饭(喜欢)的。为此,偶就答应GG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电脑》2005,(3):48-48
星期天,我去200(动物园Zoo),碰见老同学,我们先去FB(聚餐的意思),然后再到网吧打铁(上网发帖),我给他介绍自己的烘焙机(主页),他太弓虽(强)了,一直PMP(拍马屁),还乱灌水,7456(气死我了)!但是酱紫(这样子)偶(我)也很稀饭(喜欢).  相似文献   

18.
小朋友吃午点了。冯晓鹏一看是排骨稀饭,就对我说:“老师,我不喜欢吃稀饭。”我耐心地对他说:“骨头稀饭有营养,你吃了长得高,又有力气,吃一碗吧!”他仍固执地摇头。我知道,这时强迫他吃,孩子会很难受的。于是我对他说:“你在旁边玩一会,等你玩饿了再来吃好吗?”他点点头,开心地玩去了。小朋友个个津津有味地啃排骨,吃稀饭,不一会儿,多数小朋友都吃饱了。我对晓鹏说:“小朋友都说排骨稀饭香,我不知道他们说得对不对,你尝尝香不香好吗?”他立刻乐意地答应了。我给他盛了一碗,他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香吗?”我笑着问他,他顾不上开口,点点头又吃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开心频道     
低估了儿子同事大鹏领着女儿来家里玩。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女儿,没想到长这么大了,听说上小学二年级了。小女孩非常有礼貌,一进门就主动问好。在这一点,我儿子就差远了。小女孩打扮得也很可爱,言谈举止,跟一个小大人似的。说实话,一下子我就喜欢上她了。晚上,我问儿子:“你看,今天来的小女孩,年龄跟你差不多,你觉得她怎么样?”其实,我主要想通过儿子对她的印象,来鼓励儿子向人家学习。结果,儿子竟然反问:“你是不是想让我跟她谈恋爱?”  相似文献   

20.
儿子与鱼     
儿子非常喜欢鱼,家里就养了一大缸鱼:有金鱼、鲫鱼、鲤鱼……刚开始时,由我每天给鱼换水、喂食。有时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及时换水,就会有鱼死去。儿子对此也不以为意,随手把死鱼扔到垃圾桶里,让我再买。一段时间后,我想应该让儿子来照顾鱼,让他也懂得付出和责任。于是,我教他一些饲养鱼的知识和技能,儿子听后,也就接受了这一任务。以后,儿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鱼换上干净的水,喂食。他在做这些事时,很认真,而且不需要我帮忙。换好水,喂过食,儿子就搬来凳子,静静地坐下来看鱼,喃喃自语:“这是鱼儿子,那是鱼爸爸、鱼妈妈,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