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庸书探源与对策张德田,张勇,胡炜据1994年国家出版主管部门统计,我国年出书达10万种。据了解,其中平庸书占很大比例。而大量平庸书的出版如得不到遏制,将直接影响出版行业“阶段性转移”的顺利实现。因此,研究平庸书出版缘由和遏制平庸书出版的对策,是我国...  相似文献   

2.
出书与读书     
出书与读书■南方出书人成天与书打交道,理应多读书。在别人眼里,最羡慕的是出书人书多。但是时下不少出书人“生在福中不知福”,不怎么读书。这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浮躁心态,这是做好出版工作之大忌。出书人应该多读书。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凝聚,做书籍编辑工作,没有渊博...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书之所以要出版,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使知识传播出去保存下来。出版社把人类创造的知识,编印成书,通过流通环节,让读者买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本来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现在却存在着:书写成了,却出版不了;书店存书积压,可读者又买不到需要的图书。即所谓的“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原因何在?多年来一直困惑着人们。“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是一种恶性循环。“出书难”,并非谁不让出版社出书,而是因为征订数量少,开印亏本。“卖书难”,难在书店积压严重,经济效益差。“买书难”则是“出书难”、“卖书难”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对解决“出书难”的一点思考徐兴旺“出书难”,尤其是学术著作出版难,是当前出版界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必须正视并努力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出版社要压缩品种,优化选题,保证重点,多出有一定思想深度和艺术质量、具有文化积累意义、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长命书”...  相似文献   

5.
《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专业出版社应出版有关本专业的图书”,但是有些专业出版社无视这个规定,任意出版与本专业无关的图书,以致造成出书的重复浪费,引起读者的不满。下面转载《北京日报》这篇文章,希望引起各专业出版社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注意端正出书方向,严守本专业的出书范围,避免发生为了追逐“热销”书而乱出书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从出版、发行角度来看,印刷战线上的缺口比较大,似乎一时还难以有较好的解决办法。目前,一本书从发稿到出版的周期长得出奇。从前,一本十万字左右的书,从发稿到出书,一至二个月已不算快,而现在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出书是常事;字数较多一些,如果还有图版的话,一年出书也不是个别的。同时,出版计划不周,“出版情况变更”也非常突出。所谓“出版情况变更”,是指已经向读者宣告何时出版的图书,由于出版和排印工作上的原因,要推迟到另一个时候出版而向读者所做的交代。一般做法,比原计划推迟三个月以上才向读者说明,这就是说比预告出书时间晚三个月以内出版,不算不准期出书。问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中期美国图书出版业大约有65000人,一年出书约6万种(新书占85%)、19亿册。大小出版社有1万多家,列入美国鲍克公司编的《在销书目》(1984年版)的618000种书是15200家出版社出版的,但出书常年不断的只有2000家左右。1985年出书100种以上的128家,1000种以上的3家,最大的图书出版社是麦克格罗·希尔公司,1985年出书3104种,期刊80种,在销书有20702种。小出版社有的一两年才出一种。一、出版社的类型和结构美国的出版社分“营利的”和“非营利的”。前者占绝大多数,称“商业性出版社”,后者主要是大学出版社,它们作为教育机构的一部分,不用纳锐。学校提供房舍,支付工资,按预算拨给经费。全国90多家大学出版社一年出书五六千种,约占全  相似文献   

8.
出书特色概观乔台山(一)出书特色的概念、内涵、表现是什么?所谓“出书特色”,即是“书”的特色和“出”的特色。出书特色=图书内涵+外在形式+运作方式+标志书。图书内涵包括:题材、体裁、语种、作者等项,是图书所承载的信息总和。外在形式是指载体本身,包括图...  相似文献   

9.
今年一月开始,《光明日报》图书广告栏中,每周有一次商务印书馆的“日出一书·本周书目”的广告,刊登六本书目。从这几年全国图书出版情况看,出书品种不断增加,有的出版社每年出书总计,已经达到或超过“日出一书”的水平但这样宣传介绍,建国以来还是仅此一家。在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就曾  相似文献   

10.
随笔小品出版大行其道,成绩多多,时间跨度么,也有相当的年头,请允许我先回避具体出书时间的考证,走一条快捷之道,关注那些我还曾关注过的小辑。最快捷的办法是着手眼下,拉书目。浙江人民出版社的“今人书话”,计一套12种,作者以学人为主。由于这一套书新近上市,尚未读到。看其作者阵容,当是不坏。《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终朝采绿——扬之水书话》、《冬夜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发展超级书店林穗芳书越出越多,书店越来越少,卖书买书越来越难,研究如何使发行工作摆脱这种困境,已成为出版体制改革当务之急。我国年出书量早在1992年就已超过9万种,但读者比图书产量更关心的是在市场上有多少种书可供选购。订书如“隔山买牛”,书店要...  相似文献   

12.
“这套书太好了!这么漂亮的书我都不舍得翻阅了!”一位教育刊物主编见到新出版的丛书时情不自禁地赞叹着。他说的“这套书”,是指山东教育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与研究”丛书。此套书第一辑共18本,从发稿到出书。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速度不能说不快,然而从策划、组稿到出书,却用了两年半的时间,经历了许多甜酸苦辣。  相似文献   

13.
魔方与编书     
据说,魔方这种玩具,可以变幻出几千亿种图案,其魔力之大确实让人惊叹!也许是受了魔方的启发吧,近几年,在出书工作中,居然也有人搞起排列组合来了。有些汇编书名不同,书又是两个出版社出的,但翻开目录一看,篇目却大同小异;还有的,将已经出版的一两本集子,一会儿这样组合,一会儿那样排列,大烧“回锅肉”。据不完全统计,有一部前几年出的中篇小说,竟先后被全国十二家出版社列入各种汇编书出版。还有一部外  相似文献   

14.
重视与把握图书内容的副作用———兼谈图书出版中的“打擦边球”现象□浙江省出版工作者协会沈虎根一、问题的提出及对“副作用”的界定重视图书内容的副作用并设法加以把握,是改变当前出版界粗放型出书为精品型出书的一个深层次的课题。尤其是面临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15.
必须严格实行三审制商务印书馆张万起商务印书馆有百年历史,主要任务是翻译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和编写中外语文工具书。要保证多出书,又要出好书、不出坏书,必须严格实行三审制。一、选题的确定实行“三结合”制商务印书馆选题的确定,一般实行“三结合”制。首先...  相似文献   

16.
自1979年长沙出版会议提出“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方针以后,各省市的出版机构都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到了80年代中期.一些省的出版机构出书已超过1000种;90年代以来,有的省出书已超过两三千,对原来出版基地的北京与上海,是很大的“威胁”。这是一种竞争,竞争使我国的出版走向繁  相似文献   

17.
动态集装箱     
美2005年出书少大出版社没减少据鲍克公司估计,2005年美国出版图书量减少9%,出版业大多数成员认为,多年来出版图书过剩问题应当加以纠正,不少人说下降得还不够,而且主要是中小出版社少出书,应当减少的大出版社恰没有怎么减少出书。衣阿华城一位小出版社负责人哈里斯说,主要是独立经营的出版社减少出书,出版图书总量下降的意义并不大,我关心的是小出版社受冲击最大。鲍克公司按“小型和中型社”、“中型和大型社”加以说明,他们分别减少10%和15%,但主要出版社仅下降1%。大出版社哈珀-柯林斯总裁弗雷德慢说,大多数人都同意出版的书太多,我们总…  相似文献   

18.
时下,记者自费出书潮颇热。有的出版社在出版此类书时,只顾及经济效益,很少对书中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把关,有的干脆让作者担负起责任编辑的重任。这类自费出版的新闻集,收录了不少“异型品”。  相似文献   

19.
出书思路出版社的战略抉择琚林勇出书思路是出版社根据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及本社的出书宗旨和出书方向,结合自身分工范围、经济状况和图书市场需要而确定的一个时期的选题目标。它决定了一个出版社出什么书,不出什么书,是出版社编辑部门开展组稿活动的依据。出版社的领...  相似文献   

20.
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协作出版工作上海科技出版社徐荣生协作出版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特定的出书范围。处理得好,可以促进出版工作,解决部分科技书出书难问题,能为社会提供一批好书,这无疑对两个文明建设是有益的;处理得不好,把协作出版作为牟取经济利益的手段,搞权钱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