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历史课的3项任务之一,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能够进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因此,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本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拥有丰富、详实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历史课思想品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历史课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是我们历史课教学的首要目标之一。为了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在历史课教学中,笔者根据教材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初中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材料,它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历史课上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老师除了要准确地把握住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适当地增补一些乡土材料,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课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学科 ,根据它本身的教学特点 ,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继承优良传统教育、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等 ,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立志报效中华从历史学科的特点看 ,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因为历史课有着生动丰富的内容 ,有着具体而深刻的道理 ,有着血肉相关的联系 ,所以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历史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不是牵强附会 ,因为历史课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这是它本身固有的特点。在历史课中进行爱国…  相似文献   

5.
历史课标中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历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课肩负着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历史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也就是如何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守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6.
任志勇 《新疆教育》2013,(13):113-113
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对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健全人格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因此,要努力探索在历史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屈辱抗争的历史、典型的历史人物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何惠 《基础教育研究》2011,(10):41+43-41,43
爱国主义是每个民族都具有的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课中充满爱国主义内容,这些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源泉。充分利用历史课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吴正 《甘肃教育》2007,(12S):31-31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大主题.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首选命题,而中学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在历史课教学中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立足于史,着眼于今,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爱国主义素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一、缘自课堂中学生回答的困惑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已成为习惯,然而,按部就班地行走在爱国主义教育道路上的我,竟然困惑了,困惑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内地新疆班历史课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课包含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教师越来越注重爱国主义的教育。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有担当的新青年,明白爱国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本文从创设情境课堂、借助语言描述、优化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入手,对于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初中历史教学应该结合学科特点,进一步发挥历史课的优势,充分体现历史传承、文化传承、情感传承。通过各种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事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让历史课真正肩负起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任务。文章基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通过历史课教学,使青少年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德育为中心 ,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 ,培养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是历史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 ,必须扭转历史课单纯进行知识教育、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弊端 ,充分挖掘历史史实 ,寓德育教育、素质教育于历史课教学之中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修养和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国家与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应充分挖掘历史新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并在历史教学中加以有效利用,以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高尚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历久弥新的主题。在新课程标准下,历史课堂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吴荣娟 《成才之路》2014,(29):21-21
爱国主义是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它始终贯穿于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历史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合格人才,是每个历史教师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块阵地,其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该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历史课死气沉沉,教师的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课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让中学历史课活起来势在必行。要想活,必须要教师、学生、教学手段都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民族的凝聚点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个国家政府、政治家及历史学家十分重视的问题。现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深入人心 ,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市场经济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难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 ,我觉得在历史课教学中应对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其民族的自豪感。一、通过历史课教学 ,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 ,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很早 ,我们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公元前 2 1世纪 ,就建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