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台州日报编辑林维横同志撰写的《来而不往亦有理》这篇言论,在台州日报5月18日《集巴广益》专栏中见报后,农民日报(见1987年7月13日二版)、浙江日报(见1987年8月31日二版)、人民日报(见1987年9月7日一版今日谈专栏)均作为花边言论登载,从我接触到的一些读者看,他们对这篇言论也点头称好,一篇只有470多字的“豆腐干”言论,引起了读者的叫好,这无疑是一篇成功之作.成功在哪里?本文作个浅析. 党报的新闻具有指导性,言论的指导性则更强,更明晰.《来而不往亦有事》这篇言论,旨在配合宣传中纪委发出的立即刹住用公款请客送礼、吃请受礼之风的通报,指导性无疑是强的.但指导性不同于指令性.报纸的言论是通过摆事实、讲道  相似文献   

2.
在浙江省好新闻奖和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奖评选中,获奖小言论可谓寥若晨星。然而,《台州日报》第一版《群言堂》专栏从1987年以来,就有12篇小言论作品获奖。该专栏约有半数小言论被省级以上报刊所选用,《新闻出版报》曾称赞该专栏的小言论“做出了大文章”。 综观《台州日报》的《群言堂》专栏的小言论,不难发现以下鲜明的特色。 问题提得新。小言论对于发挥新闻舆论  相似文献   

3.
党报如何扬长避短,在其公认的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基础上,增强可读性?这是广大报界同仁和读者瞩目的一个问题。笔者阅读近期陕报,认为《地委书记的“责任田”》(见《陕西日报》1994年5月21日一版)就是一篇指导性与可读性结合较成功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1999年4月6日《长治日报》一版的《上党新语》栏中,刊登了我撰写的言论《今年你植树了吗?》穴署的是笔名:罗斯雪。见报当天上午,在长治日报编辑部大楼一层大厅的阅报栏上,长治市记协主席、高级记者董志智的一封信吸引了不少同志驻足观看。这封信真情评价了《今年你植树了吗?》这篇言论,说它是一篇刊发及时、立意较高、清新流畅的较为典型的新闻言论,并指出地市党报言论专栏稿件的写作,应当忌大而空、忌打官腔,这篇言论不足500字,言之有物,不落俗套,是值得大家借鉴的。此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报社的领导、同事及读者仍时常提起此文,并给予赞扬…  相似文献   

5.
《明湖语丝》是1994年12月我在济南日报开辟的时评专栏。这个专栏是我省报界60年代继《历下漫话》之后第二个报人个人言论专栏。今年它被评为山东新闻奖好专栏奖,这是它第二次在省里获奖了。由于专栏较好地做到了指导性与接近性、说理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受到了读者的认同。新闻由头的贴近性是言论专栏赢得读者的重要因素专栏的选材关及专栏的可读性,绝对不可小觑。选材对头,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怎  相似文献   

6.
《台上他讲,台下讲他》是篇富有特色的新闻小言论。它发表在1982年10月19日四川日报小言论专栏《巴蜀小议》上,并获得了同年评选的全国好评论一等奖。《巴蜀小议》是四川日报于1980年辟设在要闻版的新闻小言论专栏。多年来,该专栏发表了大量群言型的小言论,深受读者的喜爱,获得了读者的普遍好评。《台上他讲,台下讲他》这篇小言论,就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篇。现将全文照录如下: 《台上他讲台下主讲他》(作者汪道衍) 某县有个分房小组负责人,在分房会议上振振有词地讲:这次分房的原则是县委常委定的。分新房,就要交旧房,先交旧房钥匙,才能领取新房钥匙,等等。他的话还未讲完,人们就窃窃私议起来:“他自己没交旧房就住了新房,说一套做一套咋能服人啊!”原来,  相似文献   

7.
《今日点评》是《南通日报》焦点新闻版(B1版)的主打栏目。自《南通日报》焦点新闻版2000年底开办两年多来,这个新闻时评栏目围绕当日头条焦点新闻配发一篇800字左右的专论,从不间断,在创出城市党报一块特色品牌的同时,也赢得了全市读者的广泛好评,被誉为报纸言论品种中的“生鲜专柜”。该栏先后获得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专栏类二等奖,名列南通市首届“十优”新闻栏目之首,并有多篇言论作品在省市级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立意丰赡创办焦点新闻版的初衷,是在媒体竞争不断加剧、受众水平日渐提高的情况下,充分放大纸质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强化城市…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们报上的言论,读者不大爱看。主要原因是内容单调,质量不高,有的“八股腔”很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去年以来,我们作了一些改进,除抓好社论、评论员文章外,着重抓了各版的言论专栏。如一版的《灯下漫笔》,二版的《大家谈》,三版的《随笔》,四版的《杂谈》。这些小言论,及时反映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评论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倾向,广泛触及社会生活各方面,一事一议,寓理于事,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言论要有较强指导性。能及时抓住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深刻有力的论述,使人读后感到方向明确,信心增强。去年2月8日配合菱湖化学厂依靠知识分子力量,尝到了技术进步“生财”的甜头的新闻,报上发表了一篇小  相似文献   

9.
《中州论坛》是河南日报二版中的一个言论专栏,从1997年7月开始,每周一篇,至今已连续刊发120多篇、14万多字,1999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专栏”。两年多的时间,《中州论坛》已成为一个社会认可、读者欢迎并形成了自己风格的好专栏。 《中州论坛》刊载的多是属于新闻时评类一般性言论,主要是对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某一社会现象、事件或问题从理论和政策的高度予以辨析,并提出自己倾向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很强的参与性,从正面引导公众对该现象、事件、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今年年初,人民日报海外版第2版推出了一个《众生相》专栏,迄今(3月25日)为止,已刊登了53篇。这个栏目刊出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海外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一些海外读者说:“我们爱看《众生相》,从中了解到了大陆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人民中国》杂志一位编辑来电话说:“这里介绍的人物,面广,特点突出,很有价值。”他们还准备挑选一部分编一期特集。推出生动活泼的专栏去年年底,在商量人民日报海外版1987年版面计划时,海外版领导说:“国内版有个《凡人新事》,我们能不能搞个《凡人凡事》?向海外读者介绍大陆上普通人的生活。”这话引起了第2版编辑们的共鸣。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第2版为言论、专访版。每天除了刊登言论文章外,几乎总有一篇人物专访。但由于专访所登的人物,一般知名度较高,那些普普通通  相似文献   

11.
《廊坊日报》要闻版的《说几句》专栏,始办于1987年。它每周至少有两次与读者见面,多不过600字,少只有200言。《说几句》篇幅虽短,如今却已成为《廊》报经久不衰的名专栏。 言论是报纸不可或缺的文体,这早已成为报人不成文的共识。经验证明,办好微型言论栏目,可以为一张报纸增加一个精彩亮点,关于报纸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宜昌日报》通讯员陈宏灿等采写的当阳县农民严中早适度经营的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7月1日二版)和《宜昌日报》(7月4日二版)采用,并都配发了言论。同一稿件经过不同编辑的处理,呈现于读者眼前大不一样。两相对比,《人民日报》编辑的技巧值得学习。这条新闻稿是报道种粮大户严中早适度经营的事。他原承包102亩粮田,经调  相似文献   

13.
《宜昌日报》通讯员陈宏灿等采写的农民严中早适度经营的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1988年7月1日二版)和《宜昌日报》(7月4日二版)采用,并都配发了言论。同一稿件经过不同编辑的处理,呈现于读者眼前的新闻作品大不一样。两相对照,《人民日报》编辑的技巧值得学习. 这条新闻是报道湖北当阳县种粮大户严中早的事。他原承包102亩粮田,经调整后种48亩,搞“种、养、机”经营,收益比调整前显著增加.1987年家庭每劳力分配四千多元,摸索出适度经营的好经验。《人民日报》编辑的处理有三个特色: 标题巧妙  相似文献   

14.
党报言论的成功实践话说︽杨柳青︾桑献凯《杨柳青》是河北日报一版上的一个言论专栏,从1988年2月开始,到今年2月,她就满10周岁了。10年间,这个每篇千把字、不定期刊出、楷体字排版、手写体署名的个人专栏,已发文400余篇(包括少量因排版原因临时移到二...  相似文献   

15.
宁波日报的要闻版(一版)和综合新闻版(二版),分别设有评论专栏《甬城晨笔》和《明州论坛》。自1980年6月宁波日报复刊以来,这两个评论专栏,伴随着祖国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革故鼎新,激浊扬清,发挥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成了上级机关肯定、读者欢迎的好专栏...  相似文献   

16.
从1984年到1986年,我俩个合作写出了三篇全国好新闻:1984年与杜国堂、陈宪文合写的消息《东鸭鸽营社员跑步成风》(见河北日报1984年1月19日一版),被评为全国二等好新闻;1985年写的通讯《记县委书记和乡长的对话》(见人民日报1985年6月2日二版),被评为全国三等好新闻;1986年写的消息《邢台地委书记请县委书记看<新星>》(见河北日报1986年3月14日一版),被评为全国一等好新闻。这三篇全国好新闻是怎么写出来的?我们的体会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报道改革,改革报道。  相似文献   

17.
署名小言论,也称专栏小言论,就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的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言论。一般四五百字,短则二三百字。1978年1月《哈尔滨日报》创办第一个小言论专栏“大家谈”。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家报纸大都设立了这类小言论,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河北日报》的“群言堂”、《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等,都发表了大量读者喜闻乐见的小言论。  相似文献   

18.
言论是一家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其重要地位,是其他任何新闻文体难以替代的。对县市报来说,办好言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县市报办言论专栏,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稿源的不足。《萧山日报》从1988年在综合新闻版开设《群言堂》这一言论专栏以后,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相似文献   

19.
从1984年到1986年,我们写的三篇报道被评为全国好新闻:1984年我们与杜国堂、陈宪文合写的消息《东鸭鸽营社员跑步成风》(见河北日报1984年1月19日一版),被评为全国二等好新闻;1985年我们两个写的通讯《记县委书记和乡长的对话》(见人民日报1985年6月2日二版),被评为全国三等好新闻;1986年我们两个写的消息《邢台地委书记请县委书记看〈新星〉》(见河北日报1986年3月14日版),被评为全国一等好新闻。这三篇新闻是怎么写出来的?我们的体会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报道改革,改革报道。  相似文献   

20.
解放军报二版的《军营之声》专栏,作为署名新闻评论园地,开办10多年来已编发稿件千余篇。由于文章出自广大官兵之手,贴近实际,贴近“中心”,贴近群众,寓事于理,小中见大,集新闻性、思想性、说理性、指导性于一体,加之现在的解放军报二版是“军事·后勤·科教”版,该专栏的文章自然也更具“军味”,因而颇受部队官兵欢迎。作为该专栏的责任编辑,我从多年来接触大量来稿及其编辑实践中感到,给该言论专栏写稿,需要在新些、深些、准些上下点功夫。先说新些一篇署名新闻言论的成功或失败,关键在选题和立论,核心是一个“新”字。“文求一点新”。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