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苔丝失身前到失身后以及婚前和婚后的一系列事件发生过程中苔丝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论述《苔丝》体现出的哈代的女性主义思想,并从女性主义批判视角出发探讨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著名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苔丝的曲折爱情和悲剧一生.圣经原型贯穿《德伯家的苔丝》始终,主要体现在小说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与主题思想上.通过分析原型批评理论,探讨了苔丝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3.
苔丝是哈代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塑造的女性悲剧形象,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哈代的悲观宿命主义思想则构成了苔丝悲剧的不可逆转性.在展示苔丝的心路历程时,哈代流露出强烈的宿命主义思想.文章以苔丝的悲剧解析哈代的命运观.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最出名的小说.论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苔丝的自尊与自卑,着重从苔丝的行为以及思想变化等方面进行剖析,分别探寻苔丝的自尊与自卑的特点和根源以及两者之问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德伯家的苔丝》与《圣经》的明分与暗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中苔丝一直在寻求道德上的救赎,罪恶里的解脱,但苔丝的个性和社会的现实使悲剧成为必然;小说作者哈代本人曾经把整个故事看成是"众神的主宰对苔丝的戏弄";阿历克是造成苔丝痛苦的原因,却得到了道德上的保护,而苔丝真正爱过的安琪儿(英文Angel意为天使),却遗弃了苔丝,作者在作品中多处用重墨讽刺圣经中所宣扬的德福报应观.同时故事发展结构中却包含了"突转","发现","苦难"这三个贯穿在《圣经》福音书中的成分.于是一种复杂的双重关系将《苔丝》和《圣经》紧密的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6.
谁毁了苔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是英国最杰出的乡土小说家哈代的“韦塞克斯小说”系列之一,它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姑娘苔丝是如何无奈地与内心的激情抗争,与外部的环境抗争的悲剧人生.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苔丝姑娘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7.
一个纯洁的女人--谈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指出: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人们对此争论不休。文章试图通过对男女主人公性格特征以及社会背景的分析,说明苔丝的纯洁,并分析苔丝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弥洁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哈代(1840一1928)是一位跨世纪的文学巨人,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悲剧小说之一的<德伯家的苔丝>,作品始终以苔丝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展开叙述,苔丝的生命运动轨迹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基本构架.在小说结构上表现出了时空循环,在圆圈结构模式中体现了独特的建筑艺术美.  相似文献   

9.
残酷的环境,悲怆的人生——苔丝悲剧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最有影响的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其最重要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揭示了造成女主人翁苔丝悲剧命运的两个因素:社会环境和苔丝的性格。  相似文献   

10.
哈代是英国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他最优秀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在1891年发表。通过苔丝的悲剧,作品中揭露了维多利亚时期的伪道德与社会的不平等。本文中,作者解析了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所运用的预言。  相似文献   

11.
在哈代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人们对苔丝的形象持以反面的态度。但是从苔丝的境遇及性格方面对作者哈代及小说进行解读发现,苔丝的确如小说副标题所说,是一位纯洁的女性。  相似文献   

12.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名著《德伯家的苔丝》(又译为《苔丝》)对我们中国读者来说算是耳熟能详了。其女主人公苔丝健康,美丽,她因其自然,热情,纯洁的个性和她的美德,深深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小说讲述了纯洁的农村少女苔丝被父母所逼,去附近一家有钱人家德北家认亲。德北太太的儿子亚力克是个花花公子,他趁机玷污了苔丝,苔丝怀上了小孩,但她不顾亚力克的挽留,毅然离开了德北家。在失去儿子与受人白眼的生活中挣扎的苔丝结识了牧师的儿子安琪.克莱尔。新婚之夜,苔丝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希望能够得到丈夫的谅解。安琪无法原谅苔丝,无情的离开了她,独自去了巴西。当苔丝家中陷入极度的困境时,亚力克再度出现,苔丝无奈只好再度委身于他。渐渐的,克莱尔悔悟当年对苔丝所犯的过错,从巴西归来。苔丝在绝望与悔恨的复杂心理下将亚力克杀死。等待她的只有死亡。安琪遵照苔丝的意愿,与她的妹妹重新开始了新生活……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诸多,大家从各个角度对这部作品和其主人公们作了不同分析。因为作者哈代本人就是一个有着极深的宗教观念的人,在笔者看来,小说中的故事和其主人公其实也有着很强烈的宗教色彩。所以,我准备从一个和宗教有很大关系的点——罪(sin),入手来分析这部伟大的作品和它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3.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之一。为了增强苔丝的悲剧气氛,以及表现她的性格特征,哈代充分运用了颜色、小鸟、地方、季节、自然景象等象征意义。文章试着运用弗莱的原型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辉 《华章》2011,(23)
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一个无可挽回的悲剧性毁灭.苔丝的命运始终受宿命控制,而在种种偶然性因素的牵引下走向毁灭.本文从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出发,结合小说中的偶然性因素,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特征等多角度探讨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朱海攀 《考试周刊》2012,(31):21-23
苔丝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文章通过三组矛盾对比,说明了苔丝悲剧的隐喻意义,然后进一步剖析了她悲剧形成的经济根源、阶级根源及道德意识根源。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在他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给读者讲述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少女苔丝的悲剧人生.苔丝的悲剧有自身、社会、道德、宗教和法律等方面的原因.分析苔丝的悲剧成因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这一人物的悲剧集中体现了作者哈代的悲剧观,即人物的欲望会带来自身的毁灭。本文将有选择地对小说情节与人物描写进行细致分析,探索苔丝渴望萌生的原因和其带来的后果,以进一步解读哈代的悲剧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8.
小说《苔丝》文字间笼罩着强烈的宿命气息,记述了一段无论如何挣扎努力也无法摆脱的命运.托马斯·哈代不仅仅是在讲述着一个女子在社会泥沼中苦苦挣扎的悲惨故事,更是在质问、在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纯洁、真正的美丽,也是在思考一个像苔丝一样的女人,怎么才能得到救赎.本文就《苔丝》的纯洁,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原型理论角度看,哈代《苔丝》的主题是对圣经中的"失乐园"、"救赎"与"重生"原型的化用.从隐喻的意义上讲,苔丝的故事就是她始而丧失其"天真乐园"、继而丧失其"爱情乐园"、终而丧失其"生命乐园".但通过自我"救赎"和"救赎"他人,她最终在精神上获得了"重生"的故事.《苔丝》富于悲剧意味的原型主题既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氛围,又深化了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传世佳作。哈代是公认的描绘自然画卷的高手,他以生花之笔在该小说中对自然环境和女主人公苔丝的自然美进行了生动描绘与刻画,充分展示哈代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理想和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