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618,一个极为迷人而充满神秘的数字.最早是由2500年前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后来被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又称“中外比”.黄金分割比的精确值为(√5-1)/2.0.618则是近似值。如何得到黄金比值呢?  相似文献   

2.
“黄金分割”数0.618033988…是一个神奇的无理数,在建筑、美学、艺术、音乐、医学等几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里,都可以找到这个精灵的存在.黄金分割在近年的数学中考试题中也屡屡出现.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作为数学欣赏,介绍尺规作图与几何三大难题、黄金分割、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专题,使学生感受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领略数学命题和数学方法的美学价值.”《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新增的“数学文化”专题中也提出了“黄金分割引出的数学问题”.笔者认为“黄金分割”这一题材是中学开展数学课题学习的良好素材,其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笔者对黄金分割及其有关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十七世纪德国名天学家、数学家开普勒曾经这样说过:“几何学里有两件宝,一个是勾股定理,另一个是黄金分割.如果把勾股定理比作黄金矿的话,那么可以把黄金分割比作宝石矿.”在开普勒眼里,黄金分割的地位比勾股定理的地位还要高.  相似文献   

5.
提起0.618,许多人都知道,它是被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简称“黄金律”或“黄金比”。有人曾断言:“宇宙万物,凡符合黄金分割律的形体总是最完美的”。事实证明,生物界是宇宙的组成部分,0.618在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郑瑄 《教学月刊》2014,(2):47-51
唐代王维曾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课堂教学亦然!“黄金分割”究其本质,即为有别于线段中点分割的又一种线段分割.线段的中点分割是学生进入中学后不久就已经认识,并从本质属性的角度进行了研究.那么黄金分割又有何独特的、别致的、神奇的“景观”呢?研究的方式、方法与中点分割又有何借鉴之处呢?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著名的“黄金分割法”揭示了一种最优美的线段比例关系.如果把“黄金分割法”引入图形,那么就会产生最优美的视觉效果,在初中阶段,  相似文献   

8.
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开普勒曾经说过:“几何学中有两个宝藏:一是勾股定理,一是黄金分割.”他给黄金分割以很高的评价.什么叫黄金分割?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线段AB上选出一个点C,使AB∶AC=AC∶CB?”这样的C点是存在的,它到A点的距离为AB的5√-12倍.这个C点,就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AB(或CBAC)的比值5√-12≈0.618叫做黄金比.除了课本上介绍的找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C的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例如下面的作法:作∠DAB=36°,使AD=AB;连结DB;以D为圆心,DB为半径作弧,交AB于…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课《探索“黄金分割线”》是与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相配套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八年级的活动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完黄金分割后,为学生提供的“做”数学的材料,以体现“生活·数学”、“活动·思考”的新课程理念而设计的.其内容既有动手操作的数学实验,又有动脑思维的探索研究;既有经历实验、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又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果,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综合与实践”这一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0.
对语文本色的深刻意蕴以及语文课堂如何彰显语文本色的追问和探寻,必须立足语文教学的“黄金分割点”,即动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黄金分割点”、合理把握读与写的“黄金分割点”、准确把握思考与交流的“黄金分割点”,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1.
葛亚美 《考试周刊》2010,(42):84-85
“0.618”,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数字,它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于2500多年前发现的。这个数字一直被后人奉为科学和美学的金科玉律,被运用在各种各样的方面。什么是黄金分割、黄金分割的起源、黄金分割的应用,本文一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金分割”是初中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五册的内容。由于这一内容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少,因此,不少教师都将其作为比例线段的应用来处理,学生学过以后,丝毫感受不到“黄金分割”的实用价值,体会不到“黄金分割”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记忆仅是0.618…,而  相似文献   

13.
<正>"黄金分割"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利用"黄金分割"构建的等腰三角形,可以很方便的求出18°、36°、72°、54°、27°等角的三角函数值;五角星的尖角是36°,也是"黄金分割"制造出来的.本文就来谈谈这迷人的"黄金分割".我们先用"黄金分割"构建一个等腰三角形,使底角是顶角的两倍.操作:取任意线段AB,在点C被分割,使AC~2=AB·BC,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  相似文献   

14.
吴正 《中学教研》2004,(12):44-45
在讲授《黄金分割》时,曾利用多媒体对“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做了如下演示:(1)应用在图案的设计上.教师课件演示:课本、练习册等书籍的宽长比都等于黄金分割比.教师演示完以后,请学生动手测量自己的课本和练习册.这时学生兴奋起来,又是测量又是计算,兴致很高,(2)应用在音乐方面.教师课件演示:二胡有上下两个勾弦的千斤点,当为高音演奏时置于下千斤点的位置,当为低音演奏时置于上千斤点的位置,这两个千斤点分别是上、下黄金分割点;中国笛模孔也是在笛身全长靠右边黄金分割的位置,这样奏出的韵调优美动听……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金分割法”向我们揭示了一种最优美的线段比例关系。如果把“黄金分割法”引入到图形中,那么就会产生优美的视觉效果。在初中阶段,我们研究了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16.
对形式美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觉得鲜花、金鱼美丽,蚯蚓、蛔虫难看。这是因为不同形状的物体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符合“黄金分割”比率的形式给人的感受是美的,而形式上太偏离“黄金分割”比率的物体往往给人的感觉是丑的。人们对形式的这种感受特性主要来源于人类生命密码——基因。DNA双螺旋形式构成的比率接近于“黄金分割”比率。  相似文献   

17.
“相似形”一章中介绍了黄金分割的概念,即把一条线段(AB)分为不相等的两部分,使较长部分(AC)为原线段(AB)和较短部分(BC)的比例中项,就叫做把这条线段黄金分割,其中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18.
小明在一本数学课外书中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存在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是连续整数,且其中一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小明试了几个具有特殊角的三角形:①30°、60°、90°;②45°、45°、90°;③36°、72°、72°,发现这些三角形均满足“其中一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但三个三角形的三边长都不可能全部是整数,更谈不上是连续整数了.于是小明翻看了答案,答案上说“存在,  相似文献   

19.
“黄金分割”是初中义务教育教材《几何》第二册的内容,由于这一节内容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少,因此很难引起师生的重视,只将其作为比例线段的应用来处理,而感受不到“黄金分割”的实用价值,也体会不到“黄金分割”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阅读     
①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断臂维纳斯的雕像之所以具有永恒的迷人魅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形结构比例完全符合0.618这个比值。0.618这个比值曾被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断臂维纳斯、“雅典娜”女神及“海姑娘”阿曼达等一些名垂千古的雕像中都可以找到这个“黄金分割值”——0.618,因而达到了美的奇境。达&;#183;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笔下温和俊秀的圣母像,也都有意无意地用上了这个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