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正>1GU DU DE QIU每每品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都会有一种参透不尽的感觉:爱,为什么悲;悲,为什么去爱,而且刻骨铭心?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郁达夫为什么悲?而我为什么强作悲伤去领略郁达夫的"悲凉"却又读不到"悲凉"的感伤?  相似文献   

2.
1934年,郁达夫辗转来到了阔别十多年之久的北平,饱尝了北国的秋色,百感交集之下,写就了《故都的秋》一文。通过品读全文并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我认为这篇文章体现了郁达夫深厚的文化精神和强烈的文人个性。一、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特征的总和,就中国文化而言,其文化精神主要包括:人文精...  相似文献   

3.
<正>郁达夫《故都的秋》文笔优美,情味深厚,被誉为散文名篇。在众多的文本解读中,基于散文写实的特点,习惯于从字面理解,认为该文所写之秋就是北平之秋,"清""静""悲凉"即是北平之秋的特点。但若从写作背景、北国之秋实情和作者经历等方面来考察,该文所谓的北平之秋,多是江南之秋的变幻。一关于《故都的秋》的创作经过,在郁达夫该时期的日记中,有许多记录。1934年7月16日,郁达夫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故都的秋》(1934年8月)表达了何种情感?对此有着不同的说法。一是认为此文表达了赞颂秋天的情感。郁达夫本人在《北平的四季》中就说:"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了一道了……"而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的结尾也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情怀:"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二是认为该文表现出一种忧郁、孤寂和落寞的心境。  相似文献   

5.
“达夫一生可以说不得志的一个人,在北大没有当到教授,后来(一九二四年初)同石瑛先生到武大去曾经担任过教授”。这是郭沫若同志在《历史人物·论郁达夫》中的话,提到了郁达夫赴武昌就职的时间。冯雪峰同志在《郁达夫生平事略》(载《新文学史料》第一辑)中则说:郁达夫“一九二五年春初赴武昌任武昌师范大学文科教授”。在《新文学史料》第五辑上所载的于陶同志的《创造社与郁达夫》一文中,也称:“一九二五年初,郁达夫离开北京大学,随石瑛去武昌担任武昌师范大学文科教授”。郭说、冯说,于说这三种说法,何者准确?在三十多年来的一些研究郁达夫的论著和文学史教材中,都没有提出质疑或加以辨正,有的索性回避。近期,笔者查找到了郁达夫的《说几句话》一文,这是为郁达夫著作的各种集子、本子所未收的散佚的一篇通信,载于《现代评论》四十六期。郁的这篇通信写于一九二五年十月十七日,内中追述到他离北京南下武昌的时间时这样说:“从今年的阴历正月起,我在武昌的狗洞里住了半年”。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同郁达夫的交往甚早。据《鲁迅日记》,一九二三年二月,郁达夫就在北京认识了鲁迅。同年秋,郁达夫到北京大学教书,又去砖塔胡同会见鲁迅先生。郁达夫在一九三八年作的《回忆鲁迅》中,记述了他第一次会见鲁迅以及尔后与鲁迅交友的种种情景。鲁迅在《伪自由书·前记》里也约略提到他与郁达夫的友好往来。一九二七  相似文献   

7.
2003年《湖北教育》第一期即将付印,编辑部的同志要我给读者写一篇新年寄语,并出题《春到人间万物鲜》。我提笔坐在桌前,离新年的钟声还有几个小时,遥想荆楚大地,人杰地灵,惟楚有才,今为盛世。湖北教育,乘着党的十六大的东风,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的指引下,满怀豪情地迎来了教育创新的又一年。在此,我谨向多年关心和支持《湖北教育》(教育教学)的广大读者和作者致以真挚的谢意和新年祝福。  相似文献   

8.
<正>在郁达夫1934年于北平写就的《故都的秋》中,北平的秋景、秋味、秋意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精神、独特的情感内涵和审美追求。该文自诞生以来一直倍受教育教学界的重视,不仅屡屡出现在人教版、鲁教版、苏教版及其他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而且获得了诸多的文本解读与形形色色的教学设计。众所周知,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选取了一系列独特的意象,建构出了一幅幅北平秋景图,抒发了他眷念故都、热爱祖国之情。  相似文献   

9.
在快餐文化、垃圾文化泛滥的今天重读文学精品,总会有不同寻常的感触与收获。就拿郁达夫写于1934年的散文《故都的秋》来说,它文质兼美感人至深,陪伴了好几代中国人的成  相似文献   

10.
压迫     
郁达夫请一位在军界做事的朋友到饭馆吃饭.吃完饭,服务员到他们阪桌边结账,郁达夫就从鞋垫底下抽出几张钞票交给他.他的朋友很诧异电问:"郁兄,你怎么把钱藏在鞋子里牙?"郁达夫笑笑,说:"这东西过去一直压迫我,现在我也要压迫它!"  相似文献   

11.
林夏 《河南教育》2014,(11):102-104
<正>史济行,《鲁迅全集》的注释是:又作天行,笔名史岩、彳亍、齐涵之等,浙江宁波人。当时常在文艺界招摇撞骗。他广为人知的一案是骗取鲁迅的《白莽遗诗序》。《鲁迅日记》对史济行的最早记载,见于1928年10月19日:"得史济行信","午后复"。1929年2月20日又有:"得史济行信",21日:"午后复"。10月8日:"晚得史济行信",但未见回复的记载。史济行以"史岩"的名字出现在《鲁迅日记》中,已是1934年了。5月15日:"下午得史岩信。"1935年3月2日:"得史岩信。"4月21日:"午后得史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早期作家,他的名作《故都的秋》自1934年诞生以后,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它传达的是一个迷恋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出身军人家庭。15岁就去当兵,在军中做过书记员。21岁去北京,报考燕京大学未被录取,后来在徐志摩、郁达夫的鼓励和资助下,开始创作,发表了大量小说和散文作品。1934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边城》,轰动文坛。  相似文献   

14.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写作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为现代青少年所理解,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又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其语言精妙传神,是学生品味语言的好教材。因此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品味语言,掌握方法”上,“拈精  相似文献   

15.
谈郭沫若与郁达夫的友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同志在《望远镜中看敌人》中,是这样评价郁达夫一生的:他不仅是“一位有才华、有学识、有良心的作家”,而且“一直在反抗旧社会,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毕竟是一位倔强的战士。”在《再谈郁达夫》一文中,郭沫若同志以赞颂的口吻说:“达夫是完成了一个有光辉的特异的人格的。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郁达夫的卑己自牧,我认为是文坛的三绝。”(《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500页)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观要求我们:"教学作为师生共存的精神生活过程,是认知、交往与审美交互作用、相互生成的过程,只有将教学过程统一于认知、交往、审美,才能使教学过程达到完美的境界。"又一次教郁达夫《故都的秋》,我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反复研  相似文献   

17.
1500年前有陶潜,1500年后有冰心。陶潜心中有桃花源,冰心心中也有她的理想国。——这理想国,就是她发表在1934年1月1日《文学》第2卷第1期上的《新年试笔》所描绘的光明世界。  相似文献   

18.
<正>《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年8月17日。当时,隐居杭州的郁达夫,为避暑由青岛而来北平。此间,接到《人间世》编辑的约稿,遂于17日"晨起,为王佘杞写了篇两千字文,题名‘故都的秋’。"按照作者日记中的这则说法,显然《故都的秋》是应景式的急就章。自然就不会有题外之意。然而,我们推敲文本,研读特殊语句,便会发现,除了文本本身具备的主旨外,再从文本所使用的语码转换着手,会体悟出隐含在"清、静、悲凉"情调背后的文学主张和创作诉求。也就是说,《故都的秋》语码转换的背后,曲折地宣示着郁达夫有关农民文艺和大众文艺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Q博士信箱     
<正>无所不能的Q博士:新年快乐!我在这里给你拜年啦!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也祝《创新作文》在新的一年里销量节节攀升,冲出中国走向世界!Q博士,我可是"创创"的"铁粉"哦!刚上小学我就订阅"创创"了,如今"创创"已经陪伴我9年了呢!每一本"创创"我都读了一遍又一遍,我家的书柜里有4格是"创创"专用的。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每一位"创创"的编辑都像我的老朋友一样,你们的付出我懂得!别的同学写信给Q博士都是倾诉烦恼的,新年新气象,我要告诉Q博士一个好消息——我被保送进市里重点高中  相似文献   

20.
郁风同志在《新文学史料》第五辑上,发表了《郁达夫的出生家庭和他的少年时期》,并附录了两幅难得的照片,为研究作家的生平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在一幅集体照下,郁风同志注云:“1933年摄于富阳。……”笔者以为,这幅照片该摄于一九三五年九月。可能是年代久远,郁风同志没能记住准确的年份。要确定照片拍摄的年月,先要搞清楚本事,何以会有这么多人聚游在一起? 原来,一九三五年夏天,郁达夫与其长兄曼陀约定,暑中去庐山一游。兄弟俩本来一在上海,一在杭州,能借此作一聚会,倒也是一次雅举。但临期时,尽管他的曼兄频频写信,促他同去,而郁达夫终于爽约。原因是那时他的心情不快,仍处在丧子之痛中;他又不愿在庐山有趋炎之嫌。在郁华先生去庐山后,郁达夫则因有事,从杭州到了上海。郁华在庐山知悉后,写信给郁达夫,叫他多呆几天,待从庐山返沪,兄弟俩作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