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例中职校生跳槽追求自己的理想职业,向往美好的生活,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前职校生就业的一种普遍怪现象(不甘当"蓝领",初次就业率髙于九成,两年流失八成),应引起职业教育工作者重视。 为什么职校生出现频繁跳槽现象?究竟是职校生的职业道德缺失,还是企业对职校生容忍度和耐心的缺乏?我想没有必要对职校生太过苛责,关键是为职校生职场通行提供教育支持。 完善职业道德教育。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职校生的技能和业务能力,更需要的是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职校生要想学成学精成为企业骨干,至少要经过3~5年的苦练和打磨。而一些职校生显得过于浮躁、急于求成,满足于一知半解、盲目跳槽。这是一种不尊  相似文献   

2.
不论在校就读的职校生或是刚刚跨进职校门槛的职校新生,都关注着同一个话题——职校生的就业与前途问题。谈及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校职校生就一个激灵地敏感起来,竖着耳朵打探着相关消息。在对职校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78%的在校职校生最为关注的是今后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德育》2010,(10):35-36
职校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影响,尚未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及工作前期存在一些心理、行为上的不适应,容易因不适应而放弃工作,导致职业生涯遭受不必要的挫折。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发现,一些困扰职校生共性的心理问题,恰恰反映在了他们实习前、就业中。  相似文献   

4.
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就业者的职业素质..在教好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非专业性素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本文就当前职校生非专业素质弱化产生的影响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又是一年一度毕业季。职校生在保持一贯的高就业率后面,也隐藏着稳岗率较低、生涯规划茫然、职业发展不畅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职校毕业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也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口碑和质量。GC高职校连续对2010、2011、2012三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8%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75%以上。用人单位反馈,五年制高职毕业生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大惠企业人事总监李季说:"餐饮行业招聘专科学生主要考虑到学生  相似文献   

6.
尚道文 《农村教育》2006,(10):46-46
一、职校新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目前。进入农村职校学习的学生,一般都是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他们的年龄一般都是14—15岁。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而且,有许多可能还从未离开过父母和家乡,因此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1、生活环境的变化现在的职校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即使是农村学生,也有许多是在家中比较娇惯的,在衣食习惯上都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而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初离父母的他们不仅一时难以适应校园集体生活,而且自理能力差的学生还不知道该怎样面对新的生活。有的学生自己不知道洗衣服。就把换洗的衣服累计多了带回家:有的学生吃不惯食堂就天天下饭馆:还有的因不习惯双层床铺而导致失眠。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加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和"一试定终身",考试制度所造成的社会偏见,使得职校生这一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被降到一个较低的位置,在求职路上,职校毕业生更是举步维艰.本文针对职校毕业生的求职,浅谈如何对职校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8.
李福存  任梅 《现代教育》2003,(12):15-15
近年来,由于受“普高热”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出现量少质差的趋势,但是职校毕业生不愁“嫁”的事实表明职业教育仍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各用人单位对职校毕业生的需求约占总数的80%以上,职校毕业生以适应工作环境快,能吃苦且安心工作,职业道德水平高,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等特点。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的是人才的综合技能和素质,如宝洁公司录用人才的条件是诚实正直、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且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9.
邓海建 《教育文汇》2013,(13):18-18
当近700万大学生在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的“寒冬”为找饭碗着急上火时,高职、中职院校毕业生展现了惊人“耐寒”能力和淡定。据报道。不少应届职校生在今年4月底就被用人单位招录,有的甚至一两年前已被“预订”。  相似文献   

10.
一、急于求成心理  近几年,大中专毕业生人数猛增,但同时社会需求有限,因此,职校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大。在选择合适的职业和工作岗位时,需要充分比较、权衡,切勿匆忙决定。在对用人单位毫不了解的情况下草率签约,只能造成财力和时间的损失,很可能品尝的是苦果。  相似文献   

11.
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必须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校生素质不高是职业技术学院需亟解决的问题。职校生素质不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职校生的素质障碍实施相应的教育对策,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职校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成为所有职校的共同努力方向。本文基于职校生就业能力提高的视角,对职校实训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又到了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了.每到此时,职校生从一入学就有的就业忧虑,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烦恼.从学历上说,大专生、本科生就业形势就不乐观,职校生的文凭更显得分量不足.于是有的职校生自怨自艾起来.这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带到就业市场中,怎能不影响职校生就业?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从学校跨入社会,好高骛远,工作不踏实,通常情况下他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务实和坚持是至关重要的。编者在这里,选取了三位职校毕业生作个案。将他们的事迹连缀成篇,题为《从平凡岗位上成长起来》。我相信,这是能从职业生涯角度,带给在校的职校生朋友更多思考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职校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形成和存在,给我们从事职教工作者提出这样一个课题,即如何按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把职校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合格的中初级技术管理人才。为此我们必须研究职校生的来历,职校生群体的构成,职校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研究职校生的管理,首先要研究职校生的来历和职校生群体的构成。职校生大多都来源于初中的应届往届毕业生,也有一部分来源于在职职工和社会青年。深层次看,这一特殊群体的构成大都属于初中后分流出来的学生,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相对较为盲目,不知道毕业后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造成了毕业生找工作时乱投简历,不少人找到工作后于不了多久就匆匆"跳槽",而且频频"跳槽"的现象.用人单位埋怨,学校叹息,毕业生沮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大学生不了解人职匹配的理论,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捱.本文通过事实分析,提出应当将人职匹配理论引入大学生择业教育,让大学生通过掌握人职匹配理论,正确认知自我,合理规划职业人生.  相似文献   

17.
韩峰 《现代技能开发》2011,(11):143-145
职校生犯罪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职校生犯罪有其特殊原因及特点。全社会要共同关注职校生的健康成长,共同构建职校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处于"职业适应期"的中职毕业生的离职率较高。出现频繁"跳槽"现象的原因是价值观念不适当、薪资待遇不满意、工作缺乏安全感、劳动强度较大等。为解决中职毕业生频繁"跳槽"的问题,应注重对中职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职业调查,加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职生、专业培养计划和用人单位定位不均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生、专业培养计划和用人单位三者之间定位不均衡,是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跳槽频率高、工作稳定性差的重要原因.可以通过降低学生就业定位、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和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来实现三者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20.
韩峰 《职业教育研究》2011,(11):143-145
职校生犯罪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职校生犯罪有其特殊原因及特点。全社会要共同关注职校生的健康成长,共同构建职校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