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阳东 《大观周刊》2011,(35):84-84
如何更有效地运用图像语言传递新闻信息,需要摄影者去思考、构思。新闻摄影的构思分为两个阶段:选题阶段的构思和实践阶段的构思。选题阶段的构思是对某个新闻事件拍摄之前的构思,实践阶段的构思是在拍摄现场的思维和瞬间构思。如何拍摄出与众不同、新颖非凡的图片,研究和探索新闻摄影的表现手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抓拍可以有效生动地呈现新闻事实。突发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两大类,不管哪一种都会引发民众强烈的关注欲望,新闻价值非常高。本文还结合了荷赛灾难性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对突发性新闻的抓拍进行阐述。其次,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如何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拍摄,同时又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件的真实本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闻媒体对独家新闻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非事件性独家新闻越来越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就如何拍摄好非事件性新闻,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要元素,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于艺术创作不同,其只能面对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选择,画面一定要清晰,且主题明确,还需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文章主要针对新闻事件中电视画面拍摄的拍摄技巧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研究摄影构图,就是研究如何通过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基本构成尽可能完美的画面,以突出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对新闻摄影来说,就是当人们发现了新闻线索,确定了要表现的新闻主题后,思考如何把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表现出来的过程。新闻主体放在哪里,大小比例如何,光线、色彩如何处理,从什么角度去拍摄等,这一系列的考虑就是新闻摄影构图。  相似文献   

6.
新闻画面是电视新闻内容的体现,如何在屏幕方寸之间传递大千世界的众多视觉信息,并且使其充满艺术魅力,这就是摄像师的追求。笔者在多年的拍摄实践中不断思考,认为电视新闻摄像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拍摄水平,应注意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一、知己知彼,深入新闻现场新闻转瞬即逝,变化中的新闻现场一去不回,事件经过成为历史。电视新闻前期拍摄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质量,电视摄像记者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要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新闻报道,电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几年的摄影记者工作实践,笔者觉得新闻摄影的艺术性仍然是一个主题。笔者的体会是,在传统媒体、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就应该以瞬间性强的单张图片为主;在深度报道中,应以多视角、多层次、多张图片的形式去报道事件本身和它的延伸。在真实性原则下把新闻图片拍摄得更有艺术性。自新闻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新闻图片的现场拍摄,如何更贴近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事件,第一现场就成为了高难度的摄影题材。因为,可观的海量信息,就存在于新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非突发性新闻的拍摄采访,就是在事前得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及采访对象的新闻事件。如政治、经济、文体、人物、会议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类新闻的采访拍摄有它自己的特点,因为在事前可以制订拍摄计划,确定采访对象,查阅背景资料,所以摄影记者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由于非突发新闻事件具有事前预知的特点,所以摄影记者可以事前准备,从容采访,相对于突发新闻的现场抓拍采访,则显得容易了一些。正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许多摄影记者重视突发新闻,轻视非突发事件采访拍摄,这是当前新闻摄影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摄影采访、图片编辑实践,就非突发性新闻的采访拍摄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新闻图片,除了新闻性、时效性外,其成败往往还取决于抓拍的技巧。新闻摄影中的拍摄角度、拍摄高度、拍摄构图、拍摄用光、拍摄时机、准确曝光等,是一幅好的新闻照片的基础和关键。新闻摄影的基本规律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件适合用摄影表现手法记录和传播的可视形象。它不...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新闻摄影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大学生的生活面貌,使大家更直观了解大学校园发生的新闻事件.在美丽的校园每天都有新鲜的事物发生,如何发现闪光点,拍摄并记录下来,宣传校园正能量,记录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更多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拍摄照片和小短片视频,来记录生活日常,学校还是我们学习、生活以及娱乐的场所,是我们大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四年的温馨的另一个家.抓住新闻事件的关键点,配上生动的图片,是校园新闻摄影的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袁佩芬 《新闻界》2006,(4):70-70,67
当今社会,灾难事件成为电视新闻选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发生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的灾难事件都会迅速登上我国各级电视媒体的新闻栏目,在拍摄灾难事件或者编辑灾难新闻时,如何处理好灾难类事件的电视镜头,从而使灾难新闻既能体现出突发事件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又能兼顾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体现记者和编辑的道义责任,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抓拍就是在被摄者不受干扰限制的情况下,快速地拍摄出瞬间的影像。抓拍是表现新闻事件的主要方法。它的特点是简单、快捷、作品所表现的人或事物真实、自然。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新闻事件是抓拍成的。新闻摄影报道既要讲究时效性,又要求拍摄者拍出曝光准确、图片清晰、艺术性高的照片,难度可想而知。如何能抓拍好新闻照片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见解:一、要有对新闻事件抓拍的预见性和强烈的抓拍意识。抓拍的预见性是指在拍摄事件或人物之前的某种预感。俗话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在一些事件发生前,总要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气氛或先兆,这种气氛可使拍摄者利用事件未发生前的极短时间进行准备(例如准备好器材,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是新闻事件的忠实记录和客观反映,记者在拍摄和剪辑时要充分尊重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和内在联系,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当然,记者在拍摄剪辑中或许会有一定的倾向性,但这种倾向性绝对不能偏离正确  相似文献   

14.
我们看到的电视新闻不仅仅为拍摄画面而去简单的拍摄。还要对新闻事件发生的画面中的各个要素,如新闻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引起事件发生的主体、事件发生的环境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使得观众及时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对电视新闻画面的全局即技术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其构成,发挥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展示画面语言的魅力,满足人们眼见为实、先睹为快的接受心理。当然拍摄时也要在电视新闻画面的技术和艺术处理上来做文章。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闻摄影、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多年来争论较多的是摆拍、补拍与抓拍的问题。新闻摄影拍摄的是新闻事件某一瞬间的静止画面,电视新闻、新闻纪录片纪录的是新闻事件一段时间的活动画面。它们在真实性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类似的。“摆拍”,为新闻道德原则所不准“摆拍”就是按记者的要求摆布拍摄对象和环境。  相似文献   

16.
彭小琴 《新闻界》2012,(1):28-31
如何运用新闻摄影独有的语言特性,拍摄出令人瞩目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是新闻摄影从业者的实践探索,也是新闻摄影研究者的理论追寻。摄影作为无国界的影像语言,必须塑造典型的可视形象,从而体现形象的价值;拍摄中要能通过客观真实的画面将作者对事件、人物的深刻领悟独特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作品强烈的内在冲击力;而这样的画面,是融入了具有思想和灵魂的摄影者自己的情感,传达着他所表达的特定意义。探寻这些新闻摄影的视觉语言特性可为新闻摄影新的表现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涂志勤 《新闻世界》2013,(5):274-275
摄影需要有快速的反应,没有快速的反应,就没有优秀的新闻图片。新闻现场是摄影记者的主战场,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应做到抵达现场速度快、现场拍摄速度快、发稿速度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事件第一时间报道,使大众及时了解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8.
周琳 《军事记者》2006,(10):52-52
如何拍摄出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军事新闻图片来?如何用图片来反映全军广大官兵“想打赢”、“谋打赢”、“练打赢”的大无畏英勇气概来?我认为靠的就是眼力,眼力是捕捉新闻事件决定性瞬间,是军事摄影所必须具备的摄影基本技能。只有具备抓住具有概括力的“决定性瞬间”的眼力,才能拍摄出好的军事图片。我在拍摄《苦练三伏》这张图片时,采用不打招呼,在现场等待拍摄机会的办法,足足有1个小时的时间,目的就是找寻拍摄的最佳时机,就是用眼力观察即将出现的最精彩、最动人心弦的瞬间。为此,当战士们从水坑中腾空而起的一刹那,我的眼力决定这个…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切入点”的选择──从拍摄《妈妈只生我一个》谈起郑维国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是无数个瞬间的延续和联接。面对发展、变化的新闻事件,摄影者最好在什么时候去采访?从哪里下手拍摄照片?抓取哪些情节或细节?人们在摄影采访前和现场来访中作出种种判断,...  相似文献   

20.
在摄影报道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摄影记者口述所采访的新闻事件时,将当时的场景、画面及发生发展过程描述得十分感人,但观其所拍摄的图片,却远不及口头描述的那么生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摄影记者观察和捕捉瞬间形象的功夫不够,拍摄的新闻图片缺乏较强的形象表现力。主要用图片形象而非用文字语言报道新闻事件,这是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摄影记者独特的工作方式。因此,能否运用照相机新闻事件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