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不含任何氮素营养的基本培养基和以1%蛋白胨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为对照,测试了平菇、杏鲍菇、灵芝、黑木耳、毛木耳、金针菇、茶树菇、香菇、白灵菇、灰树花等10种常见木腐性食用菌在以不同浓度抽滤除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蛋白胨而言,尿素不是食用菌菌丝生长的良好氮源;尿素经高温灭菌后,产生了对食用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成分;不同食用菌对尿素的同化利用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关键之一是培养基优化,氮源是培养基优化中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每一种氮源成分组成不同,对食用菌生长有不同影响,筛选出合适的氮源及其最适浓度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常见的有机氮源为黄豆饼粉、麸皮、蛋白胨、酵母膏等;无机氮源为硝酸钠、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等。以上氮源对食用菌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但尚未有人将新型液态氮源——蛋白液作为食用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氮源进行研究。本文使用由河南省科学院研发的产品——蛋白液作为4种食用菌(平菇、金针菇、杏鲍菇和白灵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唯一氮源,以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研究不同浓度的蛋白液对食用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皱马鞍菌(Helvellacrispa)碳源同化、氮源同化研究,测定了菌丝生长温度、酸碱度以及在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皱马鞍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D-果糖、葡萄糖、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8℃,最适为25℃;酸碱度范围为pH值3~10,最适为7~8;菌丝能在麦粒、棉籽壳、木屑等多种培养基质上良好生长。此研究对皱马鞍菌驯化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皱马鞍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皱马鞍菌(Helvella crispa)碳源同化、氮源同化研究,测定了菌丝生长温度、酸碱度以及在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皱马鞍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D-果糖、葡萄糖、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8℃,最适为25℃;酸碱度范围为pH值3-10,最适为7-8;菌丝能在麦粒、棉籽壳、木屑等多种培养基质上良好生长。此研究对皱马鞍菌驯化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几种栽培灵芝菌丝体生长营养条件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种栽培灵芝品种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及不同种配方的母种培养基上的生长实验,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和最佳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栽培灵芝菌株菌丝体在玉米粉、可溶性淀粉、蔗糖、葡萄糖、乳糖和走牙糖这几种碳源中,以玉米粉为最适碳源;在花生饼粉、酵母膏、蛋白胨等几种氮源中,以花生饼粉为最适氮源,并表明在PDA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和大量元素对菌丝体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且其影响效果可以累加。  相似文献   

6.
测试了平菇、香菇、柳松茸等8种食用菌菌丝对不同处理的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的同化利用情况,并测定了不同处理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平菇、滑菇、黑木耳、双孢蘑菇和大肥菇在以抽滤除菌的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香菇和柳松茸在以高温灭菌的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蛹虫草在以间歇灭菌的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经高温灭菌处理后,还原糖含量降低;而可溶性淀粉经高温灭菌后,还原糖含量略微升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含琼脂的丰固体培养基来培养松乳菇菌丝,优化了半固体培养基碳源和氮源以及培养温度,并将含同样营养成分的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和半固体培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采用半固体培养时,0.5%蔗糖与1.5%淀粉的组合碳源培养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蛋白胨是最理想的氮源物质,25℃是松乳菇菌丝的最适培养温度.3种不同培养基培养结果是半固体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其他2种培养基,且菌丝颜色可以由纯白色转变为棕黄色,同时出现部分菌丝相互靠近集中生长的现象,此现象类似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松乳菇菌丝半固体培养方法为人工栽培松乳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南韩灵芝母种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韩灵芝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及不同配方的母种培养基的生长实验,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碳源、氮源和最佳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南韩灵芝菌丝体在麸皮、酵母膏,蛋白胨3种氮源中,以麸皮为最适氮源;在葡萄糖、蔗糖和玉米粉3种碳源中,以玉米粉为最适碳源.在5种不同的培养基试验中,加富PDA培养基是最适合南韩灵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皮对几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DA培养基为对照,探讨了分别用不去皮马铃薯、50%马铃薯皮和100%马铃薯皮代替PDA培养基中的去皮马铃薯对平菇、香菇、毛木耳、茶新菇、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去皮马铃薯培养的六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势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50%马铃薯皮和100%马铃薯皮对茶新菇、白灵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均无明显影响,只有香菇菌丝生长势减弱;毛木耳以50%马铃薯皮培养较好;以100%马铃薯皮培养平菇,菌丝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探明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核侧耳菌丝生长及胞外聚合物动态积累和化学成分组成影响.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菌核侧耳(虎奶菇)菌丝体在以果糖为碳源的培养液中菌丝生长好于葡萄糖为碳源,生物转化率37.18 ~48.53%,菌丝(冻干)产量12.640.41 ~16.500.51g/L;以酵母粉为氮源的菌丝生长好于蛋白胨为氮源,生物转化率28.06 ~33.68%,菌丝产量9.540.79 ~11.450.73g/L.胞外聚合物含量在接种后的6 ~ 14d或6~ 20d均有一个平稳的高含量,在葡萄糖-酵母粉Gpy培养基中胞外聚合物含量(0.12 ~0.16g/L)明显高于以果糖-酵母粉Fpy培养基(0.11 ~0.12g/L).气相色谱法分析表明:菌核侧耳(虎奶菇)胞外聚合物的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而且胞外聚合物含量高于单糖组分的总和,是一种杂多糖.本研究确定可以利用果糖-酵母粉培养基进行菌体增量培养,同时利用葡萄-糖酵母粉培养基进行胞外聚合物的增量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固体培养基上测定不同的碳氮源、微量元素、生长因子(维生素)、pH值及温度对HDF.01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7.0,温度28℃最适合HDF.01的生长。培养基中以玉米粉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加入微量元素Mn及维生素B6,HDF.01的产孢量最高。培养基中以蔗糖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加入微量元素Mn及维生素B,时HDF.01的菌丝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2.
在固体培养基上测定不同的碳氮源、微量元素、生长因子(维生素)、pH值及温度对HDF·01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7.0,温度28℃最适合HDF·01的生长。培养基中以玉米粉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加入微量元素Mn及维生素B6,HDF·01的产孢量最高。培养基中以蔗糖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加入微量元素Mn及维生素B1,HDF·01的菌丝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分离自莲瓣兰(Cymbidium lianpanTang et Wang)根内的5株内生真菌利用氮源的生理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的方法是三点种植实验,培养5天,测量氮源培养基上内生真菌菌落直径,同时,进行液体培养5天,将菌丝过滤,烘干至恒重,计算菌丝干重。结果如下:这5株内生真菌利用氮源能力各不同;其中,属于木霉属的LP161菌株对多数氮源有较好的利用能力,但对尿素利用能力较差;并且,LP161菌株在硝酸钾液体培养基内生长最快,培养5天后菌丝干重达到0·78g/100ml。  相似文献   

14.
绿色木霉杂菌的防治绿色木霉菌对食用菌的菌种生产及栽培威胁性大.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条:一是这种杂菌适应性强,特别在木质素纤维素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迅速,传播蔓延快,二是它可分泌毒素抑制食用菌菌丝的生长;三是它除了与食用菌争夺培养基中的养料外,还可直接寄生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氮源、碳源、温度、pH、光照条件和基质含水量对北冬虫夏草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柠檬酸铵;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为6~7最适基质含水量为80%暗培养对菌丝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葡萄糖和蛋白胨对猪苓(Polyporus umbellate)不同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苓F菌丝生长的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2.0%和0.3%;猪苓Z菌丝生长的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1.0%和0.4%;猪苓L菌丝生长的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2.5%和0.3%。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培养基对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个品种灵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实验,筛选出适合灵芝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在母种扩制过程中,综合培养基Ⅱ中菌比例生长最好;在原种制作过程中,玉米粒培养基中菌丝的生长较麦粒、木屑培养基好;在栽培种制作过程中,培养基Ⅲ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个品种中南韩灵芝菌丝的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灵芝、凤尾为实验材料;以固体原种为对照样,采用液体发酵法制备的液体原种为实验样;以菌丝体的生长势、生物量及其液体原种、固体原种制备栽培种的实验结果为评价指标,对液体发酵法制备液体原种的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灵芝和凤尾的菌丝体在玉米粉和黄豆粉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比在马铃薯和麦粒汁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好,表现出菌丝长势旺盛、菌丝球大小均匀、生物量高的特点.并且,用玉米粉和黄豆粉培养基制备的液体原种制备栽培种也优于用马铃薯和麦粒汁培养基培养的液体原种.  相似文献   

19.
对浙江省选考要求的选修1教材中"微生物的利用"实验涉及的5大疑点——细菌的分离、灭菌操作、培养基、大肠杆菌的培养与分离、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进行剖析,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实验。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菌丝体液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针菇菌丝在不同配比的葡萄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有不同的生长速率,在24℃下以110 ̄120r/min的摇床转速进行的培养试验表明,金针菇菌丝合适的液体培养条件为:葡萄糖3%、蛋白胨0.3%,MgSO4 0.05%,KH2PO4 0.1%,VB1 10mg/L,PH6,培养时间7天,菌丝体最终浓度达到0.45g/100ml(菌丝干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