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生活是美的源泉,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语文教学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用美的感情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人生的心灵鸡汤。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特别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把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序地组织起来,有效地利用起来,融会于语文教学中.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既要用好手中的教材,又要汲取教材以外的更丰富的营养;既要有一双善于发现与鉴别的慧眼,又要有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善于发现那些能够进入语文课程的素材。教师应敏感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敏感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把混杂在纷繁芜杂材料中有用的东西摘取出来,把零星分散的有关语言学习的材料组织起来,统一到语文教与学的活动中,整合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中.  相似文献   

3.
初中作文写作的关键在于“以情动人”,语文教师要善于在作文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种特别情境,一、教师要善于激“情”;二、教师要善于激“趣”。使学生主动地与环境融为一体,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创作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倡导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资源的慧眼,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它是天长日久的积淀。因此,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善于积累。语文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把全新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教师要善于运用点拨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活语文教学,使教师能触摸到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将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将人格培养寓于语文教育之中,这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育的重要要求。语文教学应该弘扬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因素,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丰富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语文教学,要善于调动学生的道德情感;要善于诱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抓住关键词句,也能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意志。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系统工程”,单靠课堂教学来抓语文教学质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语文教师在每个学期内都把课文教完了,学生也把教材学完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却提不高。这里有一个拓宽语文的学习和运用领域、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问题。正如《新课标》提出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最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好教材,更要有开放的视野,善于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吴家荣 《文教资料》2013,(22):32-33
语文教师要有一颗努力追寻语文本真的心,不懈求索,“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在吟哦讽诵中培养学生对文章风格、语言句式的审美感受能力;在情操陶冶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在鉴赏作品中自然美的过程中求“真”,启发学生在鉴赏作品中社会美的过程中追求“善”;在驰骋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只要你留心,时时都有教学的契机。语文教师应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善于发现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使学生享受生活化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相似文献   

11.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说,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新大纲的“教学原则”中规定:要“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全面训练”;要做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学习语文,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一个为学生亲近和喜爱的教师,容易被学生信赖和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语文学科的广泛性要求语文教师在苦练"内功"、夯实专业素质和文化底蕴的同时,还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注重观念的更新和个性魅力的展示,塑造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教师形象,做一名让学生喜爱和乐于亲近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求学生善于释疑、解疑,教师必须要善于设疑。语文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抓契机、巧点化,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了。”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一定深谙如何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向往的路径。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教师应该是既具有亲和力又具有创新力的魅力语文教师。这种魅力是一种内在的功力,是一种深蕴骨髓的风度气质。  相似文献   

15.
李振宇 《广西教育》2007,(6B):35-35
世间万物,能够打动人心灵的东西才是美的东西。语文也一样,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一部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而最能打动人心的是蕴涵在作品里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蕴涵在文学作品中的深刻情感,在学生作文时,也要引导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我”爱语文,文抒“我”心,心映宇宙万物,心感世间百态,心念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语文教师理应成为“魅力教师”,他的魅力就体现在语文课堂里.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我始终觉得缺少一些难以触摸的东西,缺少了这些东西,我们只能原地徘徊,难以超越自我,无法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我常常在思索: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缺少什么? 你的语文课有亲和力吗——轻轻地贴近学生 上课时,教师若面无表情,话语严肃,不善于夸奖学生,不善于拉近师生距离,师生关系就会僵硬,距离遥远.这样的课堂,师生都难以进入角色.下面,欣赏一段于永正老师与学生的课前谈话.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寻找平衡点,关注文学与文化,注重审美与思辨,让语文回归真正的语文.要善于引领学生在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徜徉,培养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世事多变,一日千里,教育也面临新的形势,所以教师要善于学习,善于研究。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同时也要研究学生,让课程、教材和教法适应学生,争取教育教学的最高效率。多年来,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直是语文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进行语文复合教学是遵循教学规律,提高语文效率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唐剑 《江苏教育》2012,(34):75-76
一、给学生最有价值的体验,教师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命世界色彩斑斓,奇妙又神秘,对于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为此,教师要有一颗亲近自然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样才能从习以为常的平凡现象中看出不平凡的潜在的教育价值。二、给学生最有价值的体验,就是要唤醒学生心灵的悸动传统教育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学生。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表扬这一教育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自赏能力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