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与俄国民粹派关于农村公社生命力看法的区别在于马克思坚持必要条件 ,即俄国革命引发的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所给予的物资支持 ,而这一点在信中没有提及 ,加上此信没有寄出发表 ,说明该信没有完成 ,其原因在于马克思寄予厚望的俄土战争以土耳其的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2.
俄国农村公社不仅具有经济二重性,还具有社会二重性;在俄国农村公社长期存在的诸因素中,政治因素应是最主要的;有必要提出阶级社会中农村公社的专门概念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同时 ,也一直关注着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革命。在研究了印度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俄国的农村公社后 ,提出了著名的关于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的理论 ,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 ,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又将其理论进一步发扬光大。本文讨论的就是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1、1 9世纪 50— 60年代提出了“东方社会特殊论”。19世纪 50年代初 ,英国国会就东印度公司展开国会辩论 ,马克思对此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对印度、中国…  相似文献   

4.
提起俄国农村公社问题,人们都会想到马克思给俄国女革命家维·伊·查苏利奇的信。在这些信(草稿)中,马克思把原始的氏族公社称作公社的原生形态,把氏族公社之后的公社形态称作农业公社,农业公社再进一步发展,就是次生形态的公社,即马尔克公社。对于俄国的公社,马克思认为:“俄国的公社就是通常称作农业公社的一种类型”。马克思还对照氏族公社,概括了农业公社的特征:(1)是最早的没有血统关系的自由人的社会联合。(2)在农业公社中,房屋及其附属物——园地,是农民私有的。(3)耕地是不能转卖的公共财产,定期在农业公社社员之间进行重分,因此,每一社员用自己的力量来耕种分给他的地,并把产品留为己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指导,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在早期,由于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抽象的公平观,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中期,马克思深入到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当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上的公正和实质上的不公正.在晚年,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要求的公平正义只能是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实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与农村公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皇政府1861年改革维护农村公社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农民无产阶级化而爆发革命。但在保存地主大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改革造成了公社农民份地严重不足和贫困化,政府人为地维护公社也加强了农民认为全部土地应归公社的传统观念,加上农村公社本身所固有的社会二重性,结果使农村公社从专制制度的工具变成了反对它的现成组织形式。俄国1861年改革导致了1905年革命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文化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是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研究仍处于零散的状态,缺乏系统的、扩展性的研究。就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历史正当性的研究、不合理性的研究以及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价值旨趣的探讨。为推动这一理论深入发展,须扩展和深化文本研究,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拓展研究视角,全方位、多层面探析理论内容;立足"新时代"文化发展境遇,凸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现实观照。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对抗性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从思想上武装了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今天,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仍是我们观察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锐利武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否还具有普遍意义。对此问题的正确回答,不仅有其现实意义,也是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固然是俄国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产物,但它与俄罗斯民族文化和社会的传统特点也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传统生活方式基础的农村公社对十月革命的发生、进程与结果,都有明显影响。19世纪以来农民反对村社束缚,要求独立地位的斗争为十月革命创造了经济、文化条件,但创造十月革命政治条件的却是斯托雷平改革后农民维护村社的斗争。这造成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局限性:它在以农民土地占有制消灭地主占有制的同时,也用村社消灭了独立农民,从而使十月革命后的苏联社会留下了很多宗法因素。这给苏联社会主义后来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俄国产生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这种新的经济现象。俄国的工场手工业,虽然也有与西欧工场手工业相类似之处,然它却更具有自己的特点。俄国的工场手工业按其社会性质言,大致可分为五个类型——私人工场手工业、宫廷工场手工业、国库工场手工业、领地工场手工业和外国商人工场手工业。A、私人工场手工业伏尔加河和奥卡河的中间地带,早在十七世纪时已经开始奠立了未来的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基础。农民手工业的继承者就是现在的工场手工业的主人和大型机器工业的主人。这些都是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上的必经阶段。虽然这种现象在十七世纪还较难找到事实依据,但这种趋势已经很明显地出现了。如在俄国十八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思想超越了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个人自由进行了前提、实质、结果的全面批判与解构,以及对个体与共同体相统一的彰显之中.揭示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对资本主义个人主义的这种超越,可以使我们在面对西方自由主义社会思潮的入侵和诘难时,做到有力地回击与批判.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中期,在俄国出现了一个被官方教会认为是"分裂派"的民间宗教派别——旧礼仪派。由于居住地自然环境的限制和政治地位的影响,旧礼仪派不得不转而从事工商业。到19世纪及20世纪初,旧礼仪派的两大派别——教堂派和反教堂派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著名的旧礼仪派商人家族甚至还与俄国1917年革命有密切的关系。旧礼仪派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观原因是共同的旧信仰和社团组织,客观原因是历届沙皇政府对旧礼仪派实行的不同政策。  相似文献   

13.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是19世纪40至50年代俄国自由主义的思想流派。他们提出了俄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并相互论战。斯拉夫派相信俄国的独特命运,把彼得一世以前的"神圣"罗斯理想化;西方派则坚信俄国要走西欧已经走上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赫尔岑的"农民社会主义"理论和俄国民粹派运动,是两派论战的社会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列宁晚年的经济建设思想主要有:适时地转移党的工作重心;由“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和合作社走向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后的土地改革实际上是借助农村公社进行的,曾遭斯托雷平改革破坏的农村公社被重新恢复和加强。新经济政策前期独家田和独家农庄虽得到一定发展,但后期农村公社又卷土重来。其原因在于农村公社的土地重分制度符合苏共的依靠贫农、限制富农的阶级政策;虽然它不利于经济发展,但有利于向农业集体化过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及周期性规律,文章通过21世纪初美国房地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的实例证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本质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根据马克思对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分析,美国资本主义深陷制度性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资本主义制度不改变,那么未来美国经济仍将在危机周期性爆发的道路上循环往复下去。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典意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是以机器大生产为代表的,对机器本身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的区分是很重要的。从机器的产生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机器资本主义应用的实质和两者区分对现实的影响几方面进行论述。马克思"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所包含方法论对于我们现在分析科技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治维新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很特别:既没有像英法那样激烈地暴力革命,也不象俄国那样用纯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更不像德国那样用王朝战争的办法来实现资本主义,而是采取革命与改革结合的办法,在没有资产阶级的条件下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而且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是极为迅速的,社会变化也是极大的。可以说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世界近代史乃至世界现代史上革命和改革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究竟指什么?它是否就是《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本文拟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在马克思的笔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个多义词。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它先后出现过几十次。由于使用的场合不同,含义往往不一样。把德文版与法文版对照起来看,它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含义: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资本主义生产。例如在德文版第18页上,马克思说:“可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质在法英两国通过历史斗争而明显地暴露出来以后,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于平等、公平及正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正义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正义观。围绕着实践的主体性、社会性以及历史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基于个体自由、社会平等以及历史进步的实践正义观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