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栋 《声屏世界》2012,(11):46-47
率先实现三媒一体赢得市场主动权燕赵都市报顺应求变,自2009年开始在全国都市生活类媒体中率先开始报网一体化建设,首倡"报网一体"概念,随后又纳入手机媒体,构建了都市报、都市网、都市手机报三媒一体的运营体系。燕赵都市报在新媒体发展关键的三年中,跨过了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鸿沟大壑,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更是一次完美的穿越。  相似文献   

2.
荆门日报传媒集团将“创新、转型、融合”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在新媒体发展和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不断深化报媒融合形式,目前已形成了10余种新媒体形式。初步形成了以“荆门新闻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体、以“荆门在线”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以“电子阅报栏(屏)”为代表的电子阅报媒体、以微电影为代表的数字光影出版媒体等新媒体矩阵。  相似文献   

3.
王方  朱俊男 《传媒》2020,(1):68-71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正在走向深度融合,从技术融合到机制融合,再到节目内容和节目形态的融合创新。重大选题的全媒体整合报道能力加强,技术手段的多样性融合,超线性叙事、交互叙事的互文性呈现,矩阵化、跨圈层、多圈层的立体传播方式以及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视频化趋势,都展现了融媒体时代新媒体作品的“融合与创新”之道,同时也出现了节目的技术创新不足,内容垂直领域深耕仍有发展空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唐英  李江 《青年记者》2016,(3):80-81
《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实践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迁的背景下,传统报业遭遇断崖式下滑.为应对这一新常态,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报,纷纷开始寻求以全媒体为指向的转型之路.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全媒体集群的构建以及《燕赵都市报》“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三媒一体的运营模式,都是都市报向全媒体转型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5.
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需要树立媒介融合发展意识,探索自身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本文在对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确保广播媒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下的发展环境,抓住新媒体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的研究,首先,阐述全媒体时代基本内容。然后,分析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具有实现内容丰富化、实现传播平台丰富化的重要作用。最后,为在全媒体时代下更好实现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给出完善传播渠道、积极联合网络企业、传统媒体企业加强合作、创建新媒体共享平台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都市报的转型与新媒体发展为样本,从稀缺与富足、沉淀与引爆、渐变与瞬变、理性与动物四个维度,对当下新媒体发展与应用进行了带有哲学意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应对媒体融合发展趋势需深刻分析融合发展带来的媒体环境变化,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搭建全媒体宣传矩阵,产生强大的全方位立体式舆论宣传效应。本文试从常熟日报社以及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区域新媒体分会相关活动的宣传案例出发,探讨媒体如何更好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济南时报》是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都市报,自1996年创刊至今发展良好,日发行量为48万份,在济南市报业中排在首位,并且在全国也拥有较好的口碑.2014年,在第七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上,《济南时报》荣获“中国都市报品牌影响力十强”的称号,其体育新闻栏目“球话实说”因新颖的标题、个性化的评论受到广大球迷朋友的喜爱,成为传统纸媒融合新媒体转型的样本.《济南时报》的“球话实说”栏目从标题、语言和内容三方面实现全媒体时代体育评论话语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回顾全媒体在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把2007年报业开始探讨全媒体的概念,定义为全媒体的概念期,把随后几年报业在报网融合、移动新媒体的尝试定义为探索期,2011年以来,以南方日报、现代快报为代表的传媒企业深化改革,构建了新型全媒体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陈明明  马燕 《新闻通讯》2012,(11):41-43
今年4月28日,扬子晚报组建了首批跨部门的全媒体记者队伍,66名来自采访一线的记者正式上岗。这是扬子晚报向全媒体迈进的重要一步。新兴数字、网络等技术发展,使新闻信息传播模式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这场变革中意识到,要在竞争中不落伍,并且求得长远的发展,必须以开放、创新、借鉴、融合的姿态.不断融入新媒体的优势。从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队伍的推出,到海南日报“全媒体中心”的组建。以及三晋都市报北方首张全媒体报纸的出版,无不说明“全媒体”已向我们扑面而来。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全媒体记者”实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邢雪 《新闻窗》2013,(5):83-84
新媒体以史无前例的媒介发展速度冲击着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传统媒体中报业的式微更为明显,地市级报业在被省级媒体和强势新媒体覆盖,没有区位优势,没有强大的信息资源,没有较好的文化消费资源,没有更多的受众群的情况下,生存更加艰难。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满足受众个性化要求的全媒体构想被提出来,全媒体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命题,我国学界对于全媒体战略研究始于“新媒体”与“媒介融合”的研究,对于“全媒体”,学界至今没有科学而严谨的定义,已有的概念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智媒时代的到来,给主流媒体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主要对主流媒体的传播运营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显性特点。【方法】从全媒体矩阵构建、基本运营情况、创新发展等方面入手,以“央视新闻”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从最初的频道建设,到“两微一端”三步走战略,再到“建设自有平台+入驻第三方平台”的复合式传播渠道构建,“央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经营战略取得良好成效。【结论】面对愈发激烈的新媒体竞争格局,主流媒体应积极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紧扣媒介特质,把握媒介时间观念,利用新兴技术进一步激发自身活力。  相似文献   

14.
刘峰 《传媒》2014,(7):69-70
正"随着网络融合的升级,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进入一个全媒体时代。"这是在2011年召开的全球传媒产业与新媒体发展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与会专家学者提出的观点。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的全媒体时代,为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此,笔者以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为例,分析提出了舆论引导、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多,传统媒体同新媒体逐渐相互融合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媒体时代。本文简要分析了推动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途径,希望为推动传统广播媒体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传播媒介逐渐由传统媒体过渡到新媒体,彰显新媒体非凡的影响力。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并非是竞争淘汰的局面,两者的融合才是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比较、融合着手,理性解读全媒体,展望全媒体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重要讲话,全国各地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主流媒体与成熟的新媒体不断深度融合实现了舆论引导能力的最大化。市、县级主流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成为引导舆论,解决媒体生存发展现实困境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互联网、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让报纸消亡之说再次被学界提及,手机报无疑是印刷报纸、特别是都市报适应媒介融合趋势进行的有益尝试.对于手机报的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宏观论述已有研究较多,本文试以南京地区开办较早并持续拥有稳定订户的<南京手机报>为例,从分析手机报与传统媒体属性的区别与突破入手,探究适应手机媒体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欢迎,这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显得非常落后。在全媒体环境下,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也为了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就必须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去新的生机活力。为此,广播媒体要更加注重倾听受众反馈意见,要在创新中提高节目质量,还要培养复合型媒体人才,探索建设广播全媒体平台,从而实现良好的媒体融合发展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以供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环境下报业复兴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刚 《新闻世界》2010,(10):57-59
传媒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全媒体时期。在"全媒体"环境下,报业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也必然在融合与转型中通过加速媒体融合,打造全媒体;实施品牌战略,凸显核心优势;构建多元媒体格局,做大发展平台;借力新媒体,创新报业主业等方式实现自身的复苏与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