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碑》,一个感人的故事,课堂上,教师正围绕“胜利一定属于这支队伍”这句话带领学生走近长征,走近雪山,和将军,军需处长进行“生命的对话”。学生潜心会,被军需处长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  相似文献   

2.
〔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然后结合课文插图,进行思考,课文为什么把军需处长比喻为一座晶莹的丰碑。生1:这是因为一个僵冻的军需处长,依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雪不断地下,大雪把这个军需处长的全身都覆盖了,雪越下越大,越堆越高,成了一座小雪山,人们把他比喻为一座晶莹  相似文献   

3.
《丰碑》一课讲述的是一支红军队伍行军途中经过云中山时发生的一件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文章涉及的人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将军,一个是军需处长。其中将军的表现贯穿始终,但核心却是军需处长,是那在严寒中一心为大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军需处长,是与云中山化为一体成了“晶莹的丰碑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3课《丰碑》。(板书课题,读课题)师: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在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板书:“军需处长”)生:红军队伍的任务很艰巨,行军条件很恶劣。生:我补充,课文写了将军开始为军需处长生气、发火,可是知道军需处长被冻死以后,对军需处长表示了深深的敬意。(板书:“将军”)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师:同学们课前预习得很好。请再说说你有哪些不明白…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通过《丰碑》一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克己奉公的精神;学习以军需处长为代表的红军队伍,不怕困难,舍生取义,以天下为公的革命传统美德。教学难点:1.“丰碑”的含义。2.军需处长的精神与这支队伍胜利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板书课...  相似文献   

6.
《丰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长征故事。为了让学生领会“军需处长”这一人物所表现的深刻内涵,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我不是仅仅停留在线型的静态分析上,而是把学生领进课文的故事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去加以理解。因为理解感悟是核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一、通读全文,读出“军需处长”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概述故事: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进,部队缺少御寒衣物,一位老军需处长将自己的御寒衣物让给了别人,自己却冻死在一棵树下,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打捞”故事中的主人公,“军需处长”这…  相似文献   

7.
文琼 《湖南教育》2004,(14):40-42
回顾内容,创境激情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22课《丰碑》。谁来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生:课文讲了在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别人,而自己却由于衣服过于单薄被冻死的感人故事。师:是的,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留下了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特别强调“点”的教学,因为一篇课文涵盖的信息量多,首先得抓住一个能统领整篇课文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其全身”效果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我们立足课文进行教学的基本点。纵观以往多数教师对《丰碑》这篇课文的设计和分析,往往是由解题入手,再抓文中点题的句子——“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然后在文中感受军需处长的形象,最后回扣这句话,深入理解“晶莹的丰碑”的含义。文中对将军神态、心理的描写由于能侧面烘托军需处长的形象,因此在课堂上对这方面的体会也就服务于感受军需处长的形象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1.理解"丰碑"的含义,弄清"这样的队伍"必胜的原因。感受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体会将军对战士的关心和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受到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0.
(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出示《丰碑》第7自然段)师:谁愿意读读这段凝重的文字?(指名读)你觉得哪些词、哪些句子能触动你的内心,打动你的心灵?生:我读到“单薄破旧”这个词时被深深地打动了。老战士是部队的军需处长啊,部队里所有的给养都归他管,如果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就不会让自己衣着单薄,就不会  相似文献   

11.
层层设疑诱发情感——谈《丰碑》重点段的教学于建宏《丰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十册新选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严寒的冬天,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在供应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自己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严寒活...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简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丰碑》是通过写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军,军需处长被冻死的事赞美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教学此类课文,要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得到提升。教学过程:一、影视引导思绪,朗读呈现环境(原因)1.默读、思考、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相似文献   

13.
赵挚 《湖南教育》2002,(11):48-49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的主要部分。先把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找出来读一读,边读边标记你所认为的关键词句,并根据关键词句展开想像,然后,请把你想到的、悟到的告诉给大家。(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点思索,然后交流)生:我从“单薄破旧”想到军需处长身上的衣服又少又破,他的衣服穿了许多年了。生:军需处长本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件御寒的棉衣,可他被活活“冻僵”了,这让我十分感动!师:你能抓住关键词,很有眼力!生:我从“光秃秃的树干”想到当时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师:你的感悟很独特。大家想一想,军需处长的棉衣哪里去了?请…  相似文献   

14.
《丰碑》是一篇文笔细腻、蕴含深情、十分感人的课文。讲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在行军途中。赞颂了军需处长为革命胜利,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听到《奶奶的剪纸》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师:你觉得奶奶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生:奶奶的剪纸手艺高,孩子很调皮,奶奶怕他乱跑,用剪纸"拴"住孩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特别强调“点”的教学,因为一篇课文涵盖的信息量多,首先得抓住一个能统领整篇课文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其全身”效果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我们立足课文进行教学的基本点。纵观以往多数教师对《丰碑》这篇课文的设计和分析,往往是由解题入手,再抓文中点题的句子——“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然后在文中感受军需处长的形象,最后回扣这句话,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丰碑》写红军在长征途中,将军见到一位战士冻死在雪地里,他发着怒要找失职的军需处长问罪。出人意料,这位冻死的战士正是他要找的军需处长。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内涵却十分丰富,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红军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教学此文要把理解语言文字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融情于语言品味之中。一、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人认识事物总是从整体感知入手的,学生阅读课文亦如此。在读中整体感知不仅仅指感知事件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赵丹 《吉林教育》2006,(12):39-39
一、激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场1、形象感知,使学生受到“情”的诱导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如第十册《丰碑》,揭题后,教师提问:丰碑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接着,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第三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导入第七节的学习,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军需处长的表情、动作、穿着等,使学生了解军需处长是被严寒冻死的。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他的这种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大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  相似文献   

19.
课堂回放《新诗诵读》教学实录师:诗歌鉴赏应该从诵读开始,诵读就是把我们读懂的诗歌用声音呈现出来.(投影《泥土》: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请一位同学读这首诗.(生读诗)师:我先来问你一个问题:你读诗的时候,考虑过这首诗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向什么样的对象在讲话吗?生:我觉得……,这里所指的“珍珠”的那一个人,是那种一直把自己当做是高高在上的人.师:“高高在上的人”?生:对.作者想对这类人说:让自己变得平凡吧!在平凡中奉献自己,为大家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只求官位、成绩,求地位、金钱.师:你说哪里读出“求官位、金钱”这个意思?生:我觉得“珍珠”是指那些比较贵重的东西,贵重的东西也可以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丰碑》是第十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在艰难的行军途中,军需处长忠于职守,温暖他人,而自己却被风雪严寒夺去生命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军需处长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歌颂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文中着重塑造了军需处长可歌可泣的高大形象,教学时可借助这一形象,运用“读、勾、思、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入情入境,深入领悟“丰碑”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