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定位,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必须体现“新常态”的要求,原来经济报道的模式、内容、文本呈现方式、话语体系等应该在此背景下做出改进、调整. 立足全局,做好经济报道的顶层设计 经济“新常态”是基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判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特点.这是地方党报“新常态”报道的主要参考依据. 1.用全局的立场来看待“新常态”.报道本地的经济转型发展是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地方党报应以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方向、新理念为解读“新常态”的案例,帮助公众更新经济发展观念、立体把握“新常态”特点.  相似文献   

2.
冯余冬 《新闻界》2004,(1):55-55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一代重要领导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遵循新闻规律的具体体现,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吸引力、提高报道效果的根本途径。毫无疑问,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必须走“三贴近”之路。同样,作为“旗帜和灵魂”,党报尤其是市级党报的新闻言论,也应该紧扣“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  相似文献   

3.
报道时政新闻一直是党报发展的优势,也是党报“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但在时政新闻的处理过程中如果方式“过硬”,“文件化”或者“讲话化”,这种优势也会成为党报前进的包袱和障碍。得到受众关注和理解的新闻才是好新闻,如果受众不关注,就不能起到应有的舆论导向作用,增加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就需要转变思路,“顶天”的同时,也要“立地”,软中求硬。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失实,不仅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声誉,有损于新闻单位的声誉,也有损于作者个人的声誉。要做到不失实,就必须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三贴近”,摒弃有水份的报道。特别是作为党报,更应该杜绝虚假新闻见报,以维护党报在社会上的信誉高度。  相似文献   

5.
新闻事业是创新出新、与时俱进的事业。从报纸诞生的第一天起,新闻从业人员就每天必须与“新”字打交道,新,不仅仅是报道的事件是新的,所挖掘的新闻是新的,也包括我们的经营理念、报道观念也需时时更新,无“新”便无发展:因此,党报的改革创新不仅是因为竞争对手的增多,也在于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在于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黄红芳 《传媒》2021,(3):39-41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是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党报要在海量信息中保持竞争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必须创新民生新闻报道方式,不断推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传播效果,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本文基于融媒体时代对党报记者提出的新要求,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分析当前党报民生新闻采写普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探讨党报民生新闻报道的新方式新对策.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要改进党报可读性不强的问题,实现“三贴近”办报,必须减少各级机关的工作、会议及领导人活动报道。这种观点未免偏颇。党报的这类报道之所以不太受人们的欢迎,关键是我们的报道习惯于“穿旧鞋走老路”,从形式到内容都不新、不活、不实、内容空洞,缺乏信息量。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创新报道内容,改进报道形式,而不能简单地靠压缩或减少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8.
在新传播格局下,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如何应对,如何发挥核心价值和优势,走出一条新闻宣传更好为民服务的新路,是所有党报工作者共同思考的命题。党报要在与新媒体竞争中掌握主动,就必须坚定地发挥党报的党性立场优势、社会资源优势,并适应时代特征,提升软硬件水平,做好复杂信息环境下的“把门人”角色,从纸媒本身来说,要主抓深度报道,彰显新闻地缘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宣传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头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做好经济新常态下的县域经济报道至关重要。做好县域经济报道,需要把拐点讲清,以通过舆论引导社会受众树立平常的心态;需要把亮点讲足,以通过舆论引导社会受众树立发展的信心;需要把亮点讲通,以通过舆论引导社会受众树立坚定的决心。在具体实践上,县域经济报道要"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在"专"字上下功夫;要"内行愿看、外行乐看",在"新"字上下功夫;要"高端集成、低位运用",在"特"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因其“与生俱来”的特殊属性,一个地区的党报无疑当是该地区的主流媒体。 报道严肃深入,信誉卓著,社会地位高——在我国,党报主流媒体的地位是自身数十年如一日“修炼”出来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如何适应受众市场的变化?如何应对日趋惨烈的同业竞争?如何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主流地位?……这些,都是党报必须直面的新课题。正是为了探索这些新课题,作为武汉地区最  相似文献   

11.
“新闻常新”,这是对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不仅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新”,要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方式、语言、风格、写作技巧,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记者不仅需要报道有关国家政治、战争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报道科技、文化、人物等其它方面的内容。新闻报道题材的扩大带来了新闻报道方式和语言的大创新。为了让新闻  相似文献   

12.
向熹 《新闻采编》2001,(1):16-17
西部报道有三难,一是政策把握难,二是熟悉当地情况难,三是从常态中写出新闻难。克服前两难靠记者的积累与钻研,克服最后一难则要靠记者的战术创造力——在常态中寻找新闻,将常态转化为非常态,正所谓要在“平地”上掀起“风雷”。 对此,笔者在西部采访报道中实验了一些方法,取得一些效果,相信对其他常态报道也有借鉴作用。 “树林同现”法 踏足西部大地,配合大开发的口号随处可见,也遇到过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工,但若只就此进行报道,不足以传达西部开发的大态势。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13.
张炜 《新闻世界》2010,(7):22-23
新时期,党报的经济报道要不断探索新思路:一是要关注发展——强化党报经济报道的前瞻性;二是要关注民生——体现党报经济报道的人文关怀和贴近性;三是要关注利益——加大党报经济报道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是表征我国经济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重大战略研判.这一社会经济发展新特征为经济报道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经济报道也面临一个"转方式调结构"的问题,即要从以往单纯关注经济增长转移到关注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质量提高上来.  相似文献   

15.
对地方党报而言,相对高密度的开放型经济报道只是近几年的事,这是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地方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的结果。唯其新,报道又容易止步于新东西的简单记叙或再现,而对潜在的新闻价值缺少“发现的眼光”。要做到开放型经济报道出新、出彩、出其不意,就要确立与之相适应、与新闻规律同构的开放型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党报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但正面宣传并非简单的说好话,唱喜歌,也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否则,所谓的好话也无人愿听,所谓的喜歌也无人欣赏。在新闻实践中,也确有一些新闻界同仁在搞正面报道时常遭“闭门羹”,任你怎么动员,人家也不配合。  相似文献   

17.
彭燕 《新闻实践》2009,(7):52-54
在经济伞球化的大背景下,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关注程度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所加深,同时对经济新闻表达方式和表达角度的选择也有了新的变化.图片作为报道经济新闻的一种手段.同样也要随着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对摄影记者来说是一种挑战.笔者作为专职从事经济新闻图片报道的地市党报摄影记者,每天与大量的经济新闻打交道,成败得失感触颇深.下面结合个人从事报道的实践.谈谈如何提高经济新闻图片报道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地方党报,要想使经济报道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就要努力在战役性报道上做文章,不断推出新亮点,突出深化经济新闻改革,力求报道创新。一、战役性经济报道,要紧跟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组群结构大城市是济宁未来发展的定位,“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是市委、市政府近年工作思路。围绕工作重点,如何搞好经济宣传,  相似文献   

19.
刘宏奇 《传媒观察》2005,(12):29-31
新闻传媒受到新闻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双重制约,而作为一级党报,理所应当地要承担许多宣传的职能。报道地方“得意之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方成就报道就是一项“规定动作”。这是党报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的优势,是党报唱响主旋律的一出重头戏。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类报道往往工作性强,地域性强,时效性差,贴近性差。写者有心、读者无意,有时甚至被宣传的地方也不叫好。这也是广大地方通讯员和驻地记者最挠头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做好经济报道特别是党报经济报道,必须着力提升专业化水平。本文从培育专业精神、积淀专业素养、力求专业表达三个层面探讨了提升经济报道专业化水平的内涵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