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佛大学与当代高等教育——德里克·博克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里克·柯蒂斯·博克(Derek Curtis Bok),1930年生,1971-1991年间担任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15年后,因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辞职,德里克.博克再度出山,于2006年7月1日至翌年7月1日担任哈佛大学代理校长,成为哈佛大学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两度执掌校政的校长。2011年5-6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曲铭峰赴哈佛大学作短期学术访问,先后四次访谈德里克.博克。访谈话题涉及他对哈佛大学治理的成就与欠缺,大学校长的角色、地位与管理专业化问题,大学的道德教育与社会责任,本科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商业化取得的成效和付出的代价,美国高等教育正在和行将面临的挑战与威胁,以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议与期待等等。德里克.博克谈笑风生,妙语连珠。曲铭峰访学期间的房东凯瑟琳.克里普里克(Catherine Krupnick)博士也陪同并参与对博克的访谈。现根据访谈录音,将相关内容按照主题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1947-),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校长(2007年至今)。福斯特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也是自1672年以来第一位没有哈佛学习经历的哈佛校长。福斯特1947年出生于纽约,1968年毕业于布林莫尔学院历史系.接着她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历史硕士学位,1975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同年起留校任教。2001年.福斯特进入哈佛大学.担任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的首任院长。2007年7月1日.哈佛董事会决定任命福斯特为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福斯特是一位研究美国南方战前历史和美国内战历史的专家,其著作《创造之母:美国内战南方蓄奴州妇女》在1997年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美国题材年度非小说类最佳著作“弗朗西斯.帕克孟奖”。她的近著《苦难的共和国:死亡与美国内战》在2009年荣获“国家图书奖”和“班克罗夫特奖”。文章由本刊特约译者杨勇根据哈佛大学网站公布的英文演讲稿翻译而成.标题系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3.
余英时先生毕业于香港新亚书院,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新亚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并担任过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和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主攻中国历史,有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相似文献   

4.
科南特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南特(JamesB.Conant,1893—1978),美国著名教育家、有机化学家。1913年在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1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19—1933年在哈佛大学化学系任教。他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1929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33—1953年任哈佛大学校长,离任后任哈佛大学名誉校长,直到逝世。科南特是哈佛大学校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校长,对哈佛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并时至今日仍然居领先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他还担任过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主席、科学研究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等职,为二战期间及二战后美国的国…  相似文献   

5.
《吉林教育》2007,(3):F0002-F0002
程介明,香港大学校长资深顾问、前副校长,教育学院首位华人院长,历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顾问,也曾在英国,日本、新加坡、印度、莱索托、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担任政策顾问。过去十年以讲座教授身份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任教。  相似文献   

6.
作为哈佛、牛津这两所世界上最知名的大学,他们校长眼中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创造性、广泛的兴趣、独立思考能力”,这三点必不可少。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教授,在担任哈佛大学校长10年后于去年刚刚退休。他认为,一流的学生不能仅凭分数来评估。对于学生来说,类似全国的考  相似文献   

7.
博克的学术自由观对当代大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里克·博克(Derek Bok,1930-),是美国当代高等教育界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他1951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学士学位,1971~1991年任哈佛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8.
查尔斯·威廉·埃利奥特担任哈佛大学校长达40年之久,将哈佛大学从一个地方性的学院转变成一所现代化的、全国性的大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大学校长之一。他于1869年10月19日发表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就职演说。该就职演说包含丰富的内容,探讨了哪个学科具有更加重要的教育价值,大学的教学方法如何改革,高校入学考试的改革方向和内容,选修课制度的重要性,大学排名体系的意义,大学生的礼仪和修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古晶 《教育与职业》2006,(28):40-42
2005年2月21日,哈佛大学在其网站上宣布,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将在2005-2006年学年结束时辞职,其辞职的主要原因是哈佛职员对其投下的不信任票。事发的直接原因源于今年1月萨默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女性学理逊于男性”的论调引起轩然大波,导致文理学院教职员联手投下不信任票撵走萨默斯,而他抢先宣布了离职,成为哈佛校史上第一个被通过“不信任案”的校长。萨默斯的辞职使得因校长和教员的矛盾造成的混乱画上了句号,他自己也为此付出了“下课”的沉重代价。曾在1971-1991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里克·博克已经从今年7月1日开始担任哈佛…  相似文献   

10.
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1893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多尔彻斯特.1910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1913年获得哈佛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16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9~1933年,他在哈佛大学化学系任教,随后在1933~1953年期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并担任美国科学促进会和教育理事会会长.1941~ 1963年间,曾三任美国教育协会政策委员会成员.1957年和1961年,他接受卡耐基基金会资助,对美国师范学院和公立学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其研究成果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校教育的改革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先作一个对比。北京大学1898-2000年的102年里,共25位校长,平均任期4年。哈佛大学1869-2001年的132年里,共6位校长,平均任期22年。这也是哈佛真正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年代。若从哈佛建校算起,1636-2001年的365年,总共是26位校长,与北大102年的25位相差无几。1869年算起的6位  相似文献   

12.
在一本名为《美国校园文化》的译著中,有关于“走后门”的轶事。该书作者亨利·罗素夫斯基教授,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在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担任院长达十一年之久。他说,若干年前,哈佛大学曾经因为素质太差而拒收一位女生。然而,由于这位小姐的祖父是哈佛大学的主要捐款人和该校校友会的头头,所以学校感到十分为难。  相似文献   

13.
东北大学,这所创建于1923年的矗立于我国东北大地的高水平大学,从张学良将军担任校长到现在,她的发展和壮大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校办学特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教授。  相似文献   

14.
刘苗苗 《教育》2013,(17):56
燕京大学:燕京大学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教学质量最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创办于1916年,司徒雷登任校长,曾与哈佛大学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校园为今天北京大学主校区——燕园。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撤销。辅仁大学:辅仁大学是1925年由罗马教廷创办的,20世纪初与北大、清华、燕京并  相似文献   

15.
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及其践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略特于1869~1909年间在哈佛大学担任了40多年的校长。在此期间,他奉行自由主义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确立了建立区别于欧洲大陆的本土大学的发展方向,打破古典传统,推行选修制,重视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创立研究生院和各种专业学院,为哈佛大学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化大学奠定了重要基础,其贯彻实施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对今天的高等教育发展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于2017年建立首批名校长基地,张耀奇名校长培养基地就是其中之一。张耀奇校长曾担任常州市北郊高中校长,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退居二线后创办了常州市滨江中学,担任首任校长。2018年起担任常州市金沙高级中学校长。  相似文献   

17.
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建于1740年,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8所常青藤盟校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建筑与工程教育上处于全美领先地位,其中最为知名的学科是商学、法学与医学。2013年5月13日,宾夕法尼亚大学第257届毕业典礼在宾大富兰克林运动场举行,校长艾美·古特曼(Amy Gutmann)发表演讲。古特曼于197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1972年获伦敦经济学院政治学硕士学位,1976年获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76~200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先后担任政治系主任、校学术顾问、教务长等职,2004年就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第8任校长。古特曼于2009年11月被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为美国生物伦理问题研究总统委员会主席,2012年5月被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在演讲中,古特曼校长提及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始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哲学理念,认为宾大毕业生的社会贡献在于服务他人。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鼓励毕业生们理解服务他人的意义并逐渐成长为优秀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18.
哈佛大学对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可桢曾于1913年至1918年期间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段留学经历对于他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哈佛大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艾略特和劳威尔任校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对竺可桢教育理念的形成和他的教育改革的推行,包括重视教授、实行导师制、培养通才以及崇尚求是精神都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艾略特与哈佛大学选修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世纪中叶,选修制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论战的中心问题和焦点问题,艾略特极力倡导在大学中全面实行选修制,他在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坚决打破哈佛大学固定的课程体系,经过不懈地努力,最终建立起了选修制课程体系,此举对哈佛大学由一所地方性大学发展成为全国性大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哈佛大学日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奠定了基础,在哈佛大学的影响下,美国各大学纷纷实施选修制,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以校长叶家康研究员为团长的五邑大学教科考察团应邀于4月22日至6月16日访问了美国和加拿大,参观考察了廿多所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其中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等蜚声世界的知名学府,也有适应地区人才需要而建立的市立大学和社区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