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这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如何满足低年级学生探索发现的需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孩子的一个小小的发现,都是通过他童心的思考、认真的观察获得的。孩子们的发现比沙漠里的绿洲还要可贵。常青道,与其送学生一座金山,不如教学生“点金术”。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百次的创造意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这种强烈的阅读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只有学生的自主参与,学生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真切体验,才会学得更快乐。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百次的创造意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这种强烈的阅读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只有学生的自主参与,学生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真切体验,才会学得更快乐。体验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是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学习致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一个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这次的"新教材"培训活动,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加强烈。因此,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都应给予充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在不断更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数学教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贵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相似文献   

11.
“质疑探究”教学的四个操作环节文/钟洁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质疑探究”活动,让学...  相似文献   

12.
徐燕玲 《考试周刊》2012,(76):140-140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主体.但以考试为目标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教材的改进、模式的设计等这些只是形式上的更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调课本的基本知识点,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推动学生去学习的内在动力,以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为满足这种需要和愿望,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下面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结合自己教学,结合苏教版教材,谈一些自己的设想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化学教学大纲》注重对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认为化学学习不只是概念、理论、实验等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学生自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表现得更加强烈.因此.教师要想尽办法把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变为他自己的内部需要.当学生面对问题生疑时,留点空白时间,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想一想,换个角度冉想一想,这样创新的火花就会在教学"空白"中闪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以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创新精神为指导思想的小学劳动课,就是要利用这些“问题“扬起小学生自主探究的风  相似文献   

17.
陈久宽 《化学教与学》2012,(2):5+28-5,28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质疑探究"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探究,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所学新知识进行自我探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感知新知共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放手,凡是...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树立主体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一、让学生自己发现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爱恩斯坦也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我们应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发现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例如,一…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