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节日,是人类社会各个种族普遍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端午节是备受人们重视的传统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影响也扩大到了周边国家,形成了辐射广大的“祭祀圈”,如韩国在我国传统端午节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的“自我选择”,从而发展出独具大韩民族特色的端午祭;日本也逐渐形成了“端午男孩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不但有许多的欢庆活动,而且还兼具公共卫生预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端午漫谈     
端午是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固有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节日,是一个全民参与、内涵丰富的节日.随着端午列入国家法定节日,人们对它的了解与认可与日俱增.和所有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它的起源、发展、演变是一个潜移默化、节奏缓慢的过程,渗入历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细微末节,表现出一定时代人民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端午     
【相关题目】赛龙舟青青粽叶艾蒲飘香端午随想温馨端午节那年端午【写作指要】端午是一个以严肃的心情来过的节日。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曾于农历五月初五含愤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当作节日,这一天要吃粽子,赛龙舟,艾蒿高挂,雄黄飘香,粽叶滴翠,香囊系身……端午节的民间风俗各地不同,但都围绕着驱妖祛邪。写这个节日要抓住本地区  相似文献   

4.
端午之日     
端午节,这个历史久远的传统节日,又重新成为人们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从三天端午假期,就能看出人们对它的青睐。端午之日漫步街头,一股浓郁的节日气息与风儿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必定热闹非凡。不同于闽浙一带家家悬挂钟馗  相似文献   

5.
北京作为元明以来的都城,传统节日形态完整,其中作为夏季重节的端午,其礼俗在北京有着生动表现.辽金元时期,端午节俗以国家拜天仪式为中心,同时又具有演武性质的射柳、击球竞技,是一种国家主导的节俗形态.明清以后北京的端午节强调的是家庭形态,家庭性节日民俗占居主导地位,节日日益世俗化,成为城市社会居民生活的节点.从北京端午节俗来看,城市节日有如下特征:城市节日习俗的仪式性明显;城市节日信仰氛围浓郁;城市节日娱乐功能突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湖南省举行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以端午源头汨罗作为主要活动地,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屈原颂”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赛龙舟等水上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活动。汨罗江被公认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源头。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喝雄黄酒等端午习俗就是从汨罗江两岸发源并沿袭千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现已成为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端午传说的艺术特性与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的传说众说纷纭,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为这一节日发展了各种节俗,围绕节日的来源及习俗衍生了诸多端午传说,并赋予了它复杂的艺术特性和多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醉在粽香     
正每年的端午,粽香都会在榴花深处一次次与我相遇。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因为有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汨自沉罗江,这个节日便被赋予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可在普通老百姓眼中,这其实就是一个驱邪纳福的节日。尤其对我而言,端午节更是一个美妙的节日。它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的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  相似文献   

9.
<正>许多传统的民俗节日,在现代社会快速的新陈代谢下,渐渐式微,失去了滋味。以端午节为例,许多家庭一想到放假了,外头肯定人满为患,索性一家老小瘫坐在电视前,看着旧瓶装新酒的特别节目,不然,就到对街的便利超商,微波几颗粽子回家吃完,就算给了端午节一个交代。这怎么成呢?端午可是中国三大节日之中最有趣、好玩、富含典故、生活智慧的节日。当然,还需要您动动巧思,把属于节日的氛围找回来。点雄黄、挂香包驱虫  相似文献   

10.
宋代元宵词的数量颇多,且极富特色。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允许妇人出游的节日特征以及时局衰.变造成的宋人独特的心理是宋代元宵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端午琐忆     
6月8日晴 清晨六点醒来,不知为何,却没有了睡意,我便打开电视来消磨时光。看到电视里正播着有关端午节的新闻,我才想起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单位因为有特殊事务要处理,只字未提放假的事。五岁的儿子不知何时也睡醒了,歪着脑袋扑闪着眼睛问:“爸爸,端午是什么节日?”儿子竟然不知道端午是什么节日。这也不能全怪罪儿子,连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会忽视端午节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是我国千百年来一个重要的夏季节日。2004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江陵“端午祭”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消息一经传出,我国一些民间人士十分激动,惊觉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节日文化遗产要被人抢注了,一时间,网上网下,甚至一些政府文化部门的官员和专家学者,都被卷入了这场中韩端午文化保卫战。2005年11月,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委员团在法国巴黎正式宣布了由该组织评出的第三批无形遗产名单,韩国江陵“端午祭”榜上有名。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和咱们国家的端午节是不是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端午的含义是什么?词典上说;端午是指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这一天有吃粽子、龙舟竞渡等风俗。 其实,早先的每月初五,均可称为“端午”。因为“端”就是“初”,所以初五就叫端午,端只作一般用法,并非专指五月的初五。后来,五月初五单独成为节日,就把“端五”称作“端午”,成  相似文献   

14.
屈原、端午与龙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据典籍所载,至少有五种说法,而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久远的要数纪念屈原一说。而真实的历史却是,端午本是一个祭祀图腾之物——龙的节日。作为一个精通楚湘巫傩之术的爱国诗人屈原,选择了五月五日这一个祭龙的日子投江自沉,本是一种安顿自己灵魂的行为,是乘龙升天之意。而屈原崇高的爱国精神,顽强的斗争意志,高尚竣洁的品格感动了楚国人民和历代中国人民,于是,把端午节、划龙舟与屈原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纪念伟人的节日和活动。  相似文献   

15.
在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下,农村地区不再简单的依赖农业与工业来带动经济发展,借助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端午节作为浙江省乡村地区重要的民俗节日在全省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参与程度与热情,并逐渐成为浙江省民俗活动的典型代表.本文从乡村端午民俗旅游资源的视角出发,以端午民俗旅游节庆为研究重点,对浙江省乡村端午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说起来有点可笑,我的“初恋”来得太早,其时不过15岁,尚未到16岁的花季。那是在没有冬的寒冷、夏的炎热的五月初五,一个中国民间古老的节日——端午节前夜,那时我在离家千里之遥的某地求学,理所当然的端午节回不了家。端午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农历每年的五月五日,是传统人文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也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是日,与夏至同。"从《说文解字》看:"端,物初生之题也。""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而我们祖先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到五月恰好为午,因此五  相似文献   

18.
端午风俗中的科学端午节民间的风俗很多。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外,家家还在门前悬挂菖蒲、艾叶,故又有“蒲节”之称,据说这样可以“辟邪”。节日里人们还有放雄黄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带实习生,碰到这样一件事,当时正好是上新教材中的《节日》一课,在讲到端午节的时候,实习老师告诉同学有关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的事,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06-109
宋代笑话集保存完整,内容涉及宋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具有极大的大众性与时代性,是一种能对宋代民间文化有力反映的民间文学。在现存的宋代笑话集保存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中,可以从文化层面出发,分析宋人进行文化消费的条件,窥见宋人的文化消费内容与特点,从而勾勒出宋人进行文化消费的生动社会风貌与生活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