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市报作为一种大众读物,其丰富的新闻资讯为广大市民所喜爱。但今天资讯的购买方式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纯粹的卖方市场变为了纯粹的买方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更应该本着寻找市场、寻找需求的路子去看待自身的发展。需求不一定就是经济需求或者是竞争产品的需求。还包括各个层面的需求在内。我觉得厚报时代已经过去了。一味地增加内容、增加广告去填充版面,  相似文献   

2.
学哲学的时候,我们就了解到理论从实践中来要回到实践中去,量变产生质变,理论有两次升华的过程。同样,我觉得这一理论适用于我们对于新闻专业的学习。这里我就对如何走向实践,又如何走回课堂来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记者的职业定位是,有高尚的品德,有敏捷的思维,视野开阔,行动机智,有倚马可待、落笔成章的能力,地市报记者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不比大报有专门的分工,而是要成为杂家和多面手,特别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建设,对应读者对记者的角色期待。  相似文献   

4.
纵览全国各级电视台当中有一半以上的电视台开办了生活服务频道.其宗旨大都是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实际。作为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也要有本专业频道主持的特色。主持人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这一点已经得到电视界的普遍认同。主持人的自身条件(包括年龄、外貌、性格、气质、知识结构和阅历等)是形成主持人独特的形象魅力的内在因素.而节目的特点和受众的心理需求则是对主持人形象定位和风格形成的外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上海有家著名刊物,有位顾问仙逝,时跨两个年头了,但名字依然期期赫然印在显著地位。此事我早就发现,本想即向该刊编辑部质疑,但事杂忘了。近日与文友闲谈,又谈及此事,一位文友调侃说,此刊是跨时空、阴阳两界都发行的啦。我赶紧发一电邮给该刊编辑,叫他向主编转达。  相似文献   

6.
四川《泸州晚报》为顺应市场要求,于2004年年初成立了房地产专刊,命名为《酒城楼市》。截至今年2月,房地产专刊已经出刊100期,文字总量达到两百多万字;尤其是《酒城楼市》改名为《城市像素》后,在泸州房地产市场上已树立起了专业房地产专刊的形象,社会反响非常好,已显示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想象,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从我们出生开始记事起,感觉和记忆就开始存储关于这个世界的印象和信息,比如对某种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观察和认识。想象有如心灵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把你的感觉经验组织起来,产生某种抽象的概念或图像。  相似文献   

8.
王红军 《青年记者》2009,(22):49-50
“从事体育新闻报道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愉快的一种谋生方式。”对累死累活的体育报道,一位记者写下了这样的话语。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经历是一点点积累的财富。 有经历,才有成长。从事新闻这份职业整整11年,多数时间都在经历一种新闻人生。我曾经在沈阳日报60年报庆特刊上写了一篇标题为《经历成长》的小文,说:“责任是一名新闻记者应有的品质,激情是一名新闻记者应有的风度。”  相似文献   

10.
列宁曾说:“在语言中只有一般的东西。”所谓“一般的东西”,也就是指抽象的东西,如语言中的“天”、“地”、“人”、“山”、“水”、“花”、“鸟”等基本语汇以及由这些基本语汇构成的语法结构等。这本来是无所谓美与不美的。  相似文献   

11.
6月20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作为抗震救灾英模报告团的一员,在山西作演讲报告,人们从中领略到了新闻工作者忠实履行神圣使命的职业风采。5月12号,在珠峰呆了一个月之后我回到了拉萨,还沉浸在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报道成功的喜悦中,大地震发生了。北京、台湾、日本都有震感!我的第一反应是:唐山大地震影响到了14个省,这可能是比32年前更大的一次灾难,而前方灾情不明!情况不明的时候是最需要记者的时候!我得去现场!我知道高原下撤以后的第一原则是休息,我也很想家,想不满两岁的儿子。但是这时候到一线去,不是我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职业的天性。  相似文献   

12.
《潮州日报》的《社会与家庭》专刊创设于1999年10月,至今已出了360多期。该专刊在报社的历次“您最喜欢的版面”读者问卷调查中都有很高的“人气指数”,被誉为本报的品牌专版。身为该专刊责编,我拟谈一谈办好该专刊的体会,希望能通过具体的工作回顾,对地市党报如何办好专版专刊作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是学习、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声音·谁说金融海啸来了,我看已经过去了———09春晚广告卖亿元主持人王小骞喜出望外他们之间无情可言,是赤裸裸的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受众对新闻媒体经济报道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受到长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报道思路的束缚,各级党报在经济报道方面虽有所强化,但仍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近年来,众多财经类报纸的出现,使党报的经济报道进入了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之中。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16.
“改革的宣传如何深入人脑?”这是近期新闻界的“热题”。如何入脑。实际是讲宣传艺术问题。使我们的报道脱离“宣传腔”。让读者感到自然亲切,易于接受。回顾我们铁岭日报的近—个时期的宣传报道工作,体会有这么三点。  相似文献   

17.
舒童 《出版经济》2005,(10):80-80
图书行业的发展往往是缓慢的,但在书业各个领域,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变化,或是一种畅销书的诞生,或是一家新书店的开张,也或是发生某件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电视,作为现代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日益彰显。电视艺术的出现,给人类找到了一种更为大众化,更鲜明生动的载体。作为传媒的生力军,电视成为传播知识、表达思想、阐释哲理、抒发感情、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媒介,其本身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成果。电视以直接、真实的形象诉诸人的视觉。克服语言文  相似文献   

19.
办一张报纸,像办一桌酒席:新闻如热菜,副刊若冷盘,广告似酒水。服务质量,就是真善美。  相似文献   

20.
雷阳 《中国广播》2004,(9):19-22
2004年7月24日7时20分,我国杰出的播音艺术家、我们尊敬的夏青老师与世长辞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