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课程组简介:课程负责人为李正光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讲为何绵山教授。课程组主要成员有李正光、何绵山、边建军、杨文新、黄林吴等教师,职称和学历都较高,教学、辅导、研究、设计、技术等人员齐备,构成全面,各有分工。教师责任感强,团队协作精神好,主要成员均具有多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何绵山教授是全国研究闽文化、  相似文献   

2.
以某地域为例,由于其地理历史发展的特殊原因,现今逐渐形成呈现出多样性和别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但这并不能否认各地域以汉文化为主体内核,归属于闽南文化一部分的事实。然而,极少数人过分夸大和强调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妄图割裂中华民族内在的血肉联系。本文尝试基于实现定性概念与定量表示之间不确定转换的云模型,探索以量化的事实去证实地域文化属于中国文化中闽南文化一部分的定性结论,以驳斥某些人的荒谬言论,同时也是对于人文领域中云模型应用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宗教研究会副会长何绵山教授撰写的《福建宗教文化》,经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资助,已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福建历来是一个宗教大省,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在福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但长期以来,福建尚缺乏一本全面研究这五大宗教的著作,使有兴趣探究、了解福建宗教者多有不便。何绵山教授《福建宗教文化》的出版,使这一缺憾得以弥补。  相似文献   

4.
英雄崇拜是各民族都有的普遍现象,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各民族的英雄崇拜也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两位英雄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中英雄崇拜的差异:一、中国文化中的英雄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规范,重道德;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崇尚战争,重力量。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具有集团性的特点;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的特点。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重心在民族和国家利益;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则重个人利益。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重伦理道德、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集团利益,心灵上是戴着枷锁的。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重力量、重个体、重荣誉,重私利,是人性觉醒的英雄。  相似文献   

5.
新疆各民族不仅历史悠久,其传统文化也丰富多彩,其中各民族形式多样的古籍,是其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这些古籍散存于民间,为使它们代代流传,历史上各民族普遍都形成了将这些古籍代代传抄保存的文化传统,或者以口授相传、传唱形式加以传播和保存,为新疆地域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亦为该地域文化的延续创造了资料条件。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深入的了解,尤以20世纪50年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作为真实记录与记录真实的重要艺术样式,在记录真实生活,展现人间情感;记录历史,展现历史风貌等方面有着其他艺术样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不同的是中国各地在整体上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不同地区在不同的时期也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格.纪录片《龙之江》属于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片中利用黑龙江独有的地域特征、民俗风情、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等历史情境的真实记录,通过对黑龙江流域不同民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述,反映出黑龙江流域各民族文明与中原文明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促进与融合过程.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地区也不例外。怎样进行现代化建设,如何对待日益受到冲击的传统文化是人们正在反思的问题之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的,它不能离开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众多的民族、举世无双的人口以及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但是,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这是民族学尚未很好解决的课题。为了弘扬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首先要认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分清精华与糟  相似文献   

8.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对促进新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民族间的团结,推动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传统、民族心理、价值观和风俗习惯,这种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客观上对新闻传播也起着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影响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在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情况下,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新闻传播?这是新疆新闻界一个值得重视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就跨民族文化的新闻传播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并就韩强同志在《试论跨文化传播的新闻价值观》(载《新疆新闻界》1996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商榷。 一、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新闻传播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包括人类在后天所习得的各种知识技能和创造活动的总合。它由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认知文化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构成。文化具有民族性、综合性和历史延续性,在阶级社会中还具有阶级性。每一社会和群体都有与其相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民族分别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不断互相接触、交流、融会,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丰富、发展了共同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印刷出版方面,各民族的互动有生动的反映。由于汉族文化的先进和强势地位,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更为突出。一、中国汉字对少数民族文字的影响中国很多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制并使用了本民族文字,这不仅在民族文化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增添了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任慧英(辽宁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我代表辽宁人民出版社衷心感谢各界朋友对我们出版工作,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出版物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文化又以自己独特的个性,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它们的凝聚和发展成为中华意识和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颗又一颗明珠,并且作为特殊的思想和文化纽带,维系和推动着各民族统一的中国历史的发展,使各民族之间相互长期融合,密切交流,彼此依存,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1.
傅华 《中国记者》2023,(10):4-7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贯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深刻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课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持续加强对这一思想的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民俗,而这些互不相同的民俗,又反过来成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地域民俗志的编写,不仅是地域文化再认识和再建构的要求,而且对于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优良传统,也...  相似文献   

13.
陇文化(泛指河陇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悠久、极富有特征的地域文化之一。因为在这一地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创世神话,诸如天水卦台山与人文初祖伏羲氏的传说,泾川王母宫与周穆王的因缘等等,这一地域文化还闪烁着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光辉,诸如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畜牧养殖和农耕文明的曙光曾在陇右一带兴起,周、秦  相似文献   

14.
屈小宁  余志海 《新闻知识》2023,(10):60-64+95
《典籍里的中国》是整合主流媒体和学界、演艺界等各方力量,连接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放大资源优势和传播影响力,而推出的全媒体创新表达的一档传播新样态的文化类节目。其创新传播的文化价值在于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加持中华民族的身份认知自觉、国家地域意识自觉、民族文化基因自觉和“命运共同体”多重典范自觉。  相似文献   

15.
任娜 《大观周刊》2011,(6):38-38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点燃了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热情。这是中国千年不遇的体育大事件,也为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然而如何借鉴西方体育文化、完善我国的体育文化建设、推动中国体育文化振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总结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从体育全球化、体育产业、休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这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未来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戴聚坤 《新闻传播》2022,(1):117-1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赣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既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之一,又是近几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江西独特而厚重的文化优势,以文铸魂、以文兴业,提升赣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对于促进江西文化强省建设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构成国家软实力和民族精神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民族文化传统也是电影艺术的精神宝库和创作资源。即使是当下,表面上看来已经部分都市化、现代化和好莱坞化的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依然在画面和声音的延续中散发着浓郁的本土味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这里面,不仅有着电影画面创作者的业绩,更有着电影声音创作者的功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电影声音是体现民族化、还原本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精神、契合本民族审美需求的象征者和承载者。  相似文献   

18.
曹婷  张洁 《青年记者》2012,(8):22-2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哺育和传承生命力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的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以及各民族共同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壮大提供了精神力量.面对着当下各国文化激荡的文化环境,大力弘扬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市场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关系到民族精神与文化力量的丰富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把文化建设好发展好既是历史的使命,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建设好发展好文化,需要媒介技术的推动来完成这一使命.  相似文献   

19.
读完何绵山先生撰写的《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之后,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本书摒弃了就文学论文学的陈旧模式,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就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一、活动意义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澳洲行活动通过民俗歌舞表演、图片展览、民间艺人现场制作展示、民族饮食及民族土特产品展销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中华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让澳洲人民充分感受中华民族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